上一篇介紹我從六位作家身上學習的方法:
46歲大叔的腹肌訓練心得(1)—從「拉鍊哥」到「竹南腹肌哥」的奇幻旅程
這一篇是我自己發明的方法。
Part 2:自創訓練方法
我從訓練過程中想出六個方法:「五感訓練法」、「斷捨離訓練法」、「影音書訓練法」、「加倍奉還訓練法」、「身分認同訓練法」和「金句標語訓練法」。
上一篇介紹我從六位作家身上學習的方法:
46歲大叔的腹肌訓練心得(1)—從「拉鍊哥」到「竹南腹肌哥」的奇幻旅程
這一篇是我自己發明的方法。
Part 2:自創訓練方法
我從訓練過程中想出六個方法:「五感訓練法」、「斷捨離訓練法」、「影音書訓練法」、「加倍奉還訓練法」、「身分認同訓練法」和「金句標語訓練法」。
從前從前,有一個又老又忙又弱的「拉鍊哥」…
他很「老」,已經 46 歲了,中年大叔一不小心就有小腹或游泳圈。
他很「忙」,每晚六點要去接兒子放學,回家做家事、處理公事,沒有空去用社區的健身設備。
他很「弱」,二十多年前曾經椎間盤嚴重受傷,不得不停下工作休養,現在仍不能久坐,訓練過程中也幾次舊傷復發。
終於等到彥菁的第二本書!
在出道作《有一種工作,叫生活》中,她寫出從國際志工轉換為自由工作者的故事。
在新書《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中,她更進一步分享自己的感情、恐懼、性別、家庭、傷口和工作,同樣真誠,更加勇敢。
我很喜歡彥菁替自己寫的墓誌銘—「這是一個活得剛剛好的人」,還有人生的關鍵字—「自由」與「自在」,因此分成「自由人生」和「自在寫作」兩方面,分享書摘和加上短評。
前兩篇文章為歐陽老師的演講精華內容,還有講者與聽眾提問,這一篇文章是自己聽完演講的收獲。
因為十一月底我剛在獨立書店分享年度選書,加上這個講座的主題是演說,所以特別觀察和拆解老師的演說技巧,思考本身可以做什麼改變,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派上用場。
Part 4:參加收穫之技巧篇
我分成九個技巧—「刻意誤導」、「自我解嘲」、「故事霰彈」、「聽眾互動」、「重複使用」、「演說回饋」、「三個標籤」、「三層收納」、「人際網路」。
上一篇文章為歐陽老師的演講精華內容(留言有連結),這一篇文章為講者和聽眾提問,分別有九個和五個問題。
當天除了歐陽立中,還有八位跨界創作者,先上台分享讀完《演說高手都是這樣練的》的收穫,再當場提出問題。
Part 2:講者提問
我把問題分為「演說開場」、「演說風格」、「演說類型」、「演說準備」、「當場應變」、「親子教育」、「鏡頭演說」、「演說分析」和「寫逐字稿」。
從「素人」變「超人」,需要多少年?
我和歐陽老師第一次見面是在 2016 年,一起參加「為你而讀」讀書會;再次碰面是 2018 年,去聽他的新書《飄移的起跑線》分享會;第三次是 2020 年參加爆文寫作課,第四次到第六次都在今年,分別是《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新書分享會、《內在原力》受邀對談,還有「我如何用演說打開人生新局?」演講。
我們見了六次面,他寫完六本書,但直到聽完這場演講,才體認到歐陽老師的成功不是這五年的轉變,而是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和出社會各階段的持續累積,用三十幾年的奮鬥,濃縮成一小時的勵志故事。
或許我們不會成為跟歐陽老師一樣的「超人」,卻可以透過寫作和演說,成為更加勇敢、更有自信的自己!
沒想到在書本出版的五個月之後,還可以聽到新書分享會,真的非常幸運!
這篇回顧文主要是記錄 11 月 27 日,在苗栗「老家生活」咖啡館舉辦的新書分享會,我分成「自我介紹」、「《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介紹」、「《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介紹」、「現場提問」和「參加收穫」五個部分。
Part 1:自我介紹
李惠貞老師在 2017 年有了想要推廣閱讀的想法,於是離職告別上班族的身分,後來自己去環島一個月,回家之後就成立了「獨角獸計畫」。
上篇分享「活動緣起」、「活動準備」、「活動回顧」、「活動收穫」與「活動檢討」,中篇和下篇則是還原現場,分成「開場對談」和「選書分享」。
Part 5:開場對談
獨立書店「起點書房」店長的開場主題為「小鎮書店的一年」,她形容我是天使客人,除了買書,也合辦每月贈書活動,同時問我為什麼這麼支持這家書店?我回答有三個原因:
1.在去年四月頭份金石堂書店關門時,我在粉專感嘆居住的城市沒有書店了,忽然有一位不認識的女粉絲留言,說會有書店的,因為她要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