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後回家的路上,我才恍然大悟編劇的巧思,感動也在幾天之後慢慢發酵。讀小說時更加明顯,內心擺了淚水之壺,每一句描述親情的句子,就像倒入更多水,滿出來的水卻不是從壺頂流下,而是從我的眼睛…
除了要一直暫停閱讀,先用筆記本記錄當下情緒,我還打算在感想完成之前,不看下一部電影,再多聽幾天配樂,重溫故事裡的氛圍。
Part 1:劇情簡介
散場後回家的路上,我才恍然大悟編劇的巧思,感動也在幾天之後慢慢發酵。讀小說時更加明顯,內心擺了淚水之壺,每一句描述親情的句子,就像倒入更多水,滿出來的水卻不是從壺頂流下,而是從我的眼睛…
除了要一直暫停閱讀,先用筆記本記錄當下情緒,我還打算在感想完成之前,不看下一部電影,再多聽幾天配樂,重溫故事裡的氛圍。
Part 1:劇情簡介
Lee Chandler 是在波士頓工作的水電工,某天得知哥哥 Joe 意外過世的消息,他立刻趕回老家(小鎮「海邊的曼徹斯特」,麻薩諸塞州 / Manchester-by-the-Sea, Massachusetts),除了處理喪事,還要被迫面對不堪回首的過去…
以下內容分成「故事回顧」、「個人感想」和「導演訪談」三部分,都有涉及劇情,歡迎看過電影再回訪,謝謝!
Part 1:故事回顧
這一部電影如果提早一個月上映,一定是最佳父親節影片無誤!
【劇情簡介】
基金經理人碩宇忙於工作,婚姻觸礁,勉為其難答應女兒去找媽媽的請求,在生日當天帶著她,從首爾搭乘高速列車前往釜山。沒想到爆發生化危機,韓國各地出現喪屍,這趟旅程能否順利抵達終點,兩人的命運又會出現什麼變化呢?
在台灣的時候,幾乎都是看洋片電影居多;來到了 L.A.,可以欣賞到一部台灣電影,就覺得特別懷念。本片是根據榮獲「林榮三文學獎」的同名作品改編而成,描述女兒阿梅對於過世父親的思念和追憶之情,以彰化鄉間為背景,用幽默又不矯情的方式讓人思考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
以下內容有部份劇情,怕影響觀影樂趣者,可以看完電影後再閱讀。
阿梅在陸橋上騎著機車準備回家,忽然想起自己 18 歲生日時,父親送她自己捨不得吃的肉粽,還教她如何騎打檔摩托車,在那個時候,身後還是開懷大笑的父親,如今在自己的背後,父親依舊掛著笑容,卻只是永遠停駐在那張相片上而已。
很寫實也很感人的新加坡電影,雖然很多笑點是圍繞著政府制度在打轉,可是關於親情的描述卻是不論在那個國家都可以感動人的。掙扎了很久才能寫感想,不只是因為超貼切的劇情,更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事情。
楊家三兄弟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待遇和生活卻截然不同。老大是個老實人,在快遞公司服務超過30 年,收入是三人之中最微薄的一個,他在父親過世後負起照顧老媽的責任。老二是房屋買賣和標案高手,過著開名車住豪宅的日子;老三則是在保健食品直銷公司擔任經理,跟二哥一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老大看著兩位弟弟都做到管理階層好不羨慕,出入又有名車代步,於是加入老三的直銷團隊,跟老媽要錢加上自己的積蓄買了第一批保健食品,也開始事業的第二春。透過他的努力推銷和勤跑客戶,很快地也晉身為有車階級,同時領到了高額的業績獎金。老大食髓知味,投入全部財產購買食品,正當他準備再創業績新高時,保健食品被檢驗出來含有不利於人體的有害物質,導致他面臨破產。而身為公司負責人的老三,不但要面對政府官員的查核,還要躲避黑道老大的討債,也自身難保。另外,老二也因為錯誤的商場情報加上部屬捲款潛逃,同樣欠下大筆債務。
安瑞是家中的小兒子,比起事業有成、成熟穩重又有責任感的哥哥,他懦弱和消極的個性讓他離開家鄉來城市打拼十年,都還是沒闖出什麼名堂,仍然在做端盤子的工作。此時正好得知父親因心臟問題住院的消息,只好搬回家中,暫時陪著母親打理雜貨店的營運。
母親必須在家裡經營實體店鋪,而安瑞的工作便是駕駛著裝滿貨品的卡車,每天依照既定的路線,依序經過鄉間的每個定點兜售給有需要的人們。剛開始時安瑞只是當成例行公事,面對客人時就是擺一張撲克臉加上「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態度。而前來購買的客人也確實不好應付,有耳聾每次都故意少給錢的老先生;有挑三揀四最後只買一樣小東西的老婆婆;還有討價還價的客人等,每天跑完一趟回到家的安瑞都覺得是種解脫,希望早點結束代班的日子。對於熟悉安瑞老爸送貨的居民來說,也對這個冷淡又脾氣不好的小伙子頗多怨言。
一個迫於無奈成為納棺師的大提琴手,用心演奏出令人感動又不捨的生命樂章。
從小學琴的大悟原本在東京的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才剛貸款買下名貴大提琴的他正準備好好發揮長才時,卻被告知樂團解散。礙於生活壓力的包袱,典當大提琴的同時等於也是宣告和自己的夢想告別,於是他和妻子只好搬回老家山形縣。
待業在家的大悟碰巧看到”旅途協助者” 的求職廣告,前去面試才知道是要擔任「納棺師」。大悟的父親在他 6 歲時就外遇離家出走了;母親也在幾年前過世, 他也沒來得及見到最後一面就入土了,從沒見過死人的他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好此份工作,可是肩上的經濟負擔讓他別無選擇。
冷冷的冬天裡,12℃ 的房間內,熱熱的兩行眼淚就這樣流了下來,就算是在看第二次的時候,還是止不住淚水,好令人感動的溫馨電影。
這是一個以東京夕日町的三丁目巷為背景的故事,那裡有立志要把小修車廠變成大公司的熱血老板鈴木;有從鄉下來東京打拼的畢業生六子;有屢次挑戰”芥川獎”卻都失敗的文學家茶川;還有一心想喚回亡妻的醫生等人。在昭和 53 年 (1953 年) 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年代,那個家中的門無須上鎖、左鄰右舍會互相幫忙、好事壞事都一樣會傳千里的的時代,這群小人物雖然過著沒有高科技產品的單純生活,卻格外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只要和心愛的家人一起看著夕陽,心中就有飽滿的幸福。他們每天晚上帶著微笑滿足地入睡,再懷抱著希望迎接明天。那擴建中的東京鐵塔象徵著每個人努力打拼的精神,鐵塔總有一天會完成的, 而景氣也終究會復甦的。
除了鈴木家一家三口的親情,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小說家茶川對浩美的深情。居酒屋的美麗老闆娘浩美被委託要照顧好友的兒子淳之介,卻因為經濟情況也不是很好,便拜託暗戀自己的茶川幫忙。茶川只是一個眾人眼中鬱鬱寡歡、註定不會出頭天的失意人,一開始他也不情願,但和淳之介朝夕相處的日子裡,茶川第一次有了被需要和肯定的感覺,兩人也漸漸化解心結接納彼此,即使後來淳之介的親生父親: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想要回淳之介,淳之介還是選擇了留下來和茶川一起生活。比起有血緣關係但相信金錢萬能的「陌生人」,貧窮但願意負起責任的茶川才是淳之介眼中的「父親」:一個會為了達成他想買鋼筆的願望,去跟別人借錢假裝聖誕老公公來送禮給他的好爸爸。
小 Baby 是一個很神奇的生命和上天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看到他(她)就會想給他(她)最好的, 為了他(她)繼續打拼下去。
前陣子在同學聚會出遊時, 一位女同學把她女兒的娃娃車交給我推, 說也奇怪, 明明不是我的女兒, 可是我頓時變得非常小心謹慎, 開始注意周遭是否有行人或是車輛突然經過; 地面會不會凹凸不平或者推到了碎石路面, 深怕一點點震動驚醒了她, 或者害怕她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那種心情就像電影中的一幕, Gardner 的老婆揹著沉睡的兒子上樓進入房間時, Gardner 一直想親自來抱他, 後來老婆怕會吵醒兒子, 堅持要自己把兒子放在床上。 讓我感動的是雖然夫妻已經決定不再一起走下去了, 卻還是都有著對兒子滿滿的愛。 有一個汽車廣告也有著類似的場景, 雖然已經開車到了家門口,為了讓睡著的小朋友們可以多睡一會兒, 還是故意多繞個幾圈。
Pursuit of Happyness 由 Will Smith和他兒子主演,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Gardner Rich & Co)執行長克里斯多佛•賈納(Christopher Gardner)的真實故事。Gardner 因為投資錯誤, 導致收入拮据, 交不出房租, 甚至連生活基本開銷都成問題, 在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情形下老婆也棄他而去, 他只有和兒子相依為命, 讓他翻身的機會是一家知名證劵公司的實習機會, 就算順利成為實習生, 訓練期間沒有任何薪水, 而且 20 個人之中只有一位可以成為正式員工, 抱持著對兒子的愛和追求幸福的信念, 他挺身面對挑戰。
美國的獨立宣言寫著「凡人生而平等,皆受造物者之賜,擁諸無可轉讓之權力,包含生命權、自由權、與追尋幸福之權」。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by their Creator,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人人皆有權利去追求幸福, 但真的就保證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得到幸福嗎? 如果你只是在原地空想, 不去付諸行動, 幸福不過是你的白日夢而已。 為什麼 Gardner 可以脫穎而出, 成為二十分之一的正式職員? 因為他已經一無所有, 沒有退路了, 他的動機比任何一個人都還要強烈。 他的腦子總是在煩惱下一餐的開銷; 為了今晚可以睡在床上, 必須提早下班去教堂和一堆游民去排隊爭取免費的床位。 對其他人而言, 這家公司也許只是眾多工作機會的其中之一, 卻是 Gardner 唯一的希望。 當你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可走時, 也是你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之時, 你會跟他一樣孤注一擲, 放手一搏。 別人只是「想」成功, 他是「一定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