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繁體) 親子教育書評影評和演講心得 (17)
- Jul 24 Sun 2022 07:05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沒告訴你的事,通通藏在《如父如子》小說!
- Jul 21 Thu 2022 05:10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下)—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前兩篇文章的主題為「關於兒子」與「關於爸爸」,最後這篇是我的三點感想。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上)—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 Jul 20 Wed 2022 22:16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中)—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上篇文章的主題是「關於兒子」: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上)—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這篇文章的主題則是「關於爸爸」。
Part 2:關於爸爸
一共有「爸爸的過去」、「爸爸的血緣」和「爸爸的工作」三點。
- Jul 20 Wed 2022 21:47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上)—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有一種工作,沒有在職訓練,假日都要上班,不能請假,不能離職,還要經常聽老闆大小聲,也不會感激員工做的一切,而且沒有薪水,更慘的是要做一輩子。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想做這份工作呢?
做任何事情都有背後的理由,計算過得失,或者有特別目的,無論是對父母交代,很喜歡小孩...等,但「喜歡孩子」和「養個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人往往忽略了背後要花的時間和心力、犧牲和陪伴。
我很佩服願意做這個選擇的人,即使發現有那麼多困難,有時候也會抱怨,仍然義無反顧去做,因為理由只有一個字—「愛」。
- May 15 Sat 2021 09:41
《勇敢如妳/TO BE A BETTER ME》讀後感想—「職業婦女」不是抉擇,而是選擇!
- Nov 25 Wed 2020 07:24
藍白拖之《我的學號是爸爸》新書分享會和讀後感想(下)—家,對你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上一篇文章主要是以速記方式,分享演講的精華內容,這一篇則是聽完新書分享會和讀完書的個人感想,分為「育兒」和「婚姻」兩方面。
- Nov 24 Tue 2020 06:12
藍白拖之《我的學號是爸爸》新書分享會和讀後感想(上)—孩子就是個子比較小的大人,要互相理解和道歉
《我的學號是爸爸》是藍白拖寫給兒子的散文,謝謝兒子已經陪伴自己走過六年的時光。
我一共看過他寫的三本書,這是最有感的一本。太早知道,單身的我根本不會買,現在是一看到立刻買,雖然我年紀比他還大,但在「爸爸學校」被留校察看,很好奇學長的心路歷程。
我的文章分成兩篇,上篇為演講精華和聽眾提問,下篇為個人感想,分為育兒和婚姻兩個方面。
Part 1:演講精華
- Aug 24 Fri 2012 01:34
《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教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好孩子》讀後感想
一本在竹南往台中的火車上就差點看完的書,作者是從事兒童教育研究的中國媽媽趙麗榮,她陪同丈夫到德國留學並在當地生下女兒,分享生活周遭德國媽媽的教養觀念寫成此書。文筆淺顯易懂,也有很多家長和兒女爭論及溝通的真實例子提供參考。看過以華人媽媽為觀點的教養書籍,換換口味學習外國媽媽的教育理念也不錯。
以下分別從「身教」、「尊重」、「規則」、「放養」、「閱讀」及「勤儉」等各方面介紹德國媽媽的教養方法:
【身教】
趙媽媽某天和德國好友以及她女兒一起過馬路,沒想到才踏出一步,就被身後抱著孩子的德國婦人指責,她的德國好友解釋事情的原委給她聽:「妳今天竟然在兩個孩子的面前公然闖紅燈,妳可知道這兩個孩子正處於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萬一她們以後模仿妳的行為,後果會有多麼嚴重?……今天妳可以闖紅燈,明天就有可能去偷竊、搶劫…..因為這也是對規則、法律的一種踐踏,從某種程度來說,它們就是妳闖紅燈的一種延伸……」
- Jun 19 Tue 2012 00:04
汪培珽之《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與《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讀後感想
汪培珽,擁有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 MBA 學位,在投入銀行界工作九年之後,決定改當家庭主婦,並將親子教養心得歸納成”愛孩子也愛自己的七堂課”,以及出版八本相關書籍。之前有朋友們轉寄 e-mail和介紹她的書,直到前陣子總算有機會到書店翻閱,深受感動之餘,也決定寫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和外國人相比,中國人表達感情本來就比較含蓄,父母打罵小孩的次數遠遠高於擁抱的次數,批評也超過稱讚的次數,孩子們不習慣也不太知道如何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激。明明雙方都是相愛的,卻沒辦法讓對方感受到真正的感情。曾經是最親密的親生骨肉,反而隨著年紀增長漸行漸遠,父母感覺辛苦沒人體會,孩子覺得父母從不了解自己,這樣的遺憾很難彌補,只能改變自己本身的觀念,以及從下一代的教養方式做起。
以下分成幾個部分介紹自己的心得:
一. 如何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們
- May 04 Tue 2010 11:38
「一閃一閃亮晶晶」觀後感想
上個周末很多人去看「IRON MAN」、「IP MAN」(鋼鐵人、葉問)時,我去看了「一閃一閃亮晶晶」。一部很感人的自閉症孩子記錄片,讓我在觀賞過程中哭了兩次,電影院裡擤鼻涕的聲音也此起彼落。沒有大卡司,只有真實呈現四個孩子的人生故事,加上簡單輕快的配樂,就成了一部溫馨的動人小品。
【四顆小星星】
同樣罹患自閉症的三個孩子:明澐、宇謙和志澄,因為媽媽們交流醫療心得而互相認識,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問題,有的是注意力無法集中;有的是沒辦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是情緒異常敏感,動不動就掉眼淚。他們是同學眼中的怪咖,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兒童,但是在父母和特教老師的教導下,他們其他方面的天賦逐漸被開發出來。有的人是舞蹈資優班的學生;有的人展現出對於戰爭和歷史的熱愛,而且三個人都很喜歡電影「星際大戰」,他們可以用圖畫接龍的方式,畫滿整面牆壁,也能夠發揮創意想出許多生動的故事情節。
- Apr 14 Wed 2010 15:05
《慢的教育》讀後感
在書店陳列架上無意之間發現的一本好書,作者 Carl Honore 繞著地球跑親身觀察歐洲、美洲、亞洲的親子和國家教育現象,也旁徵博引這幾年的研究報告,還訪問許多老師、家長和小孩,希望可以替自己和全世界的家長找出比較好的孩童教育方式。300多頁裡面包括很多文獻探討卻一點也不乏味,諷刺的是每個國家的父母親都拼命想給孩子最多和最好的,卻往往揠苗助長,反而得到反效果。作者最後也提出給現代父母親的許多中肯建議,個人覺得不只是父母,連老師都可以從中獲益良多。
【被父母綁架的童年】
小孩誕生後一個家庭的生活重心從夫妻轉到孩子身上,家長不但努力工作甚至選擇當全職的家庭主婦,犧牲許多自我成長的機會和休閒時間,所以就把孩子的表現當成自己的成績單,或者是投資一千萬後的損益評估表。就像書裡寫的,父母親在逢年過節時的賀卡報告近況就像孩子的大學推甄成績單一樣,又拿了第幾名、得了什麼獎、參加了什麼體育比賽。一方面是證明自己的辛苦有了代價,二方面是和其他家長彼此較勁和比較。此外,父母自己小時候沒有機會得到的才藝補習經驗,希望孩子們可以多好幾項一技之長;而且利用課外活動和才藝課程又可以省去自己照顧的時間。結果就是一個被父母精心規劃和嚴格控管的童年,孩子也被迫在每個方面都要加速成長。然而事實是欲速則不達,很多提早學習的做法不見得就有實質效果。例如學習外語,不能靠填鴨式的教育或者每週幾堂課就可以有進步,必須在生活中創造可以聽說讀寫的環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學, 而不是什麼時候學。在嬰兒時期給予過多的刺激會擾亂睡眠,而睡眠正是嬰兒消化和記住醒著時所學東西的時候。鞭策過多和給予壓力會造成緊張,長久之後反而會影響學習效果。孩子的成敗並非完全由嬰兒時期得到的親職照顧所決定,更不是像捏泥土一樣,放入什麼容器出來就會變成那個形狀。
- Mar 01 Mon 2010 12:32
蔡穎卿之《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與《在愛裡相遇》讀後感
最近看了好幾本關於親子教育的書籍,蔡穎卿寫的『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和『在愛裡相遇』是最深得我心的兩本書。蔡穎卿是兩個女兒的母親,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帶著兩個孩子在台灣、曼谷及新加坡等地受教育,自己也曾參與餐飲設計、撰寫雜誌文章和企劃文案等工作,一樣教出兩位乖巧又自動自發的女兒。在兩本書裡,沒有什麼大道理和方法,只有一些描述她和孩子們相處的文章,卻可以讀到最真實的互動和生活化的教養,分享她二十多年的媽媽經驗。對她而言, 母親不是一份永遠忙不完的工作,而是一份心甘情願,歡喜去做的責任;不是一件需要耳提面命,再三嘮叨的事情,而是一種時時刻刻表現在行動上,身教甚於言教的影響。另外,成大中文系畢業的她,在每一篇文章的插圖旁邊或者最後一段,都會有幾句寫得很棒的話語,常常讓人感動莫名。她有著一顆很溫暖的心、很溫柔的態度和很堅持的理念。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 做個好大人】
書裡面寫著: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看」代表父母必須先做榜樣,所以孩子才看得到。孩子不是「聽」著教誨長大的,期望不能用耳提面命來達成, 只有自己做才會有背影……管教不是教孩子去做,而是默默地做給孩子學……我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為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 Jan 30 Sat 2010 02:52
洪蘭教授「可以知書達理」演講分享
1/29 在竹科管理局聽了由 IC 之音主辦的【I care,I can,I change!】生活系列講座:洪蘭教授的「可以知書達理」演講,在這裡把精彩內容記錄下來分享給當晚錯過的朋友們。其實部份內容和 2008年她到公司的演講有點重複,不過還是聽得很高興,同樣的笑話也聽不膩。因為教授永遠是那麼熱情和幽默;永遠是那麼想要用飛快的講話速度,在有限的時間內帶給聽眾最多的知識,希望可以替台灣的孩童教育盡一份心力。
洪蘭教授於2008年在公司的演講分享請看: 洪蘭演講
這場演講的第一部份同樣從解釋人的大腦構造開始,說明後天的經驗對於神經原的發展很重要,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決定他們的 Destiny (命運)。因為神經原從嬰兒出生後開始逐漸發展,所以北歐政府有補助那些願意在小孩上小學之前,把他們留在身邊自己教育的家庭。而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只能跟自己比較」,今天從 10 分變成 30 分就算有進步。因為連雙胞胎的大腦結構掃描結果都不會相同,更何況是跟基因和後天環境都不一樣的別人家小孩相比。Parenting is an art, not a science. 不會有兩件藝術品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也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跟別人一樣考 100 分。另外,人的學習是波浪型的,不是一條直線,一次到位的。學習一段時間後也許要過一陣子才會開竅;然後又遇到瓶頸,再沉寂一段時間後又想通,所以在教導孩子時需要多點耐心。如果你的孩子偏偏是在考完試之後才開竅,那你責罵他不是很冤枉嗎? 況且,考試只是評量的一種方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方式。評量也有很多方面,不只是一味強調智育而已,要看生活各方面的表現。在演講後的 Q & A,有人請教洪蘭目前台灣的教育最需要加強的地方,她的回答便是缺乏「生活教育」和替別人著想的能力。例如有人到了大三還不會換枕頭套,因為從小到大都是由媽媽代勞。另外,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有幫助學習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多多運動,像游泳就是很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之一。
- Jun 22 Mon 2009 00:13
「Team Hoyt」:值得每個父母親這輩子讀一次的故事 - Dick Hoyt 迪克老爹感人的父愛
幾年前就知道這個故事,還記得一個人在家看 youtube 而熱淚盈眶。近年來也會陸續收到好友同事們轉寄關於 Team Hoyt「賀特二人組」 的 e-mail,一直到今年終於從美國訂到了他們的傳記書籍『It’s only a mountain』,花了三個多禮拜看完,分享更多他們一路走來的辛苦和挑戰。
每個男人都應該花點時間看看 Team Hoyt 的故事,尤其是已經當上爸爸的人,你可以知道原來一個父親可以為了他的兒子付出這麼多。
「Team Hoyt」是由父親 Dick Hoyt和兒子 Rick Hoyt所組成的團體,從 1979 年到 2008 年間,他們一共完成了 984 項體育比賽,包括 229次鐵人三項競賽、66次馬拉松、212次 10K長跑等,如果你知道 Rick是終生不能講話和走路的,都是由 Dick在後面推或者拉的方式來完成比賽,相信你會更佩服他們的成就。
- Apr 08 Tue 2008 08:16
「小孩不笨2」觀後感
一部令人看了心有戚戚焉的孩童教育片,以新加坡的中產階級家庭為背景。父親負責公司產品的行銷推廣工作,母親是雜誌的編輯,倆人都因忙著賺錢而忽略兒子的需求。 15 歲的哥哥 Tom 雖然在校成績不好,卻是個很會寫 Blog 的孩子,還有電腦方面的才華。8 歲的弟弟 Jerry 在學校是個乖乖牌,但沒出狀況不表示沒有問題。兄弟倆漸漸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和老師的正確教導而誤入歧途。 Tom 因為幫派朋友的認同和賞識而加入他們,還因行竊失風被逮。Jerry 每天練習學校的舞台表演,屢屢邀請父母來欣賞演出卻苦無回應,想起父親某次提及自己是放棄時薪 500 元的講師費用回家教他功課,結果天真的 Jerry去偷福利社的零錢卻被錄影存證,事後當父親逼問他是否因為要買遊戲卡才偷錢時, Jerry 說: 「因為慢慢存零用錢太慢了,我才去偷錢,想湊到 500 元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看我的演出」,這一句話真的讓我看的好震撼也好心痛,孩子的小小心願無非是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但被逼得要用這種手段來達成。
Tom 的死黨成才生長於單親家庭,不識字的父親年輕時不學好愛打架,被人打斷腿,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就是不打不成器,卻一步步把成才打入自我放逐的深淵, 成才因為毆打師長而遭退學,加入幫派的他愈學愈壞,最後在一次圍毆中父親更為了替他解圍而意外失去性命。
教育兒女的責任在父母和老師身上,又以父母親的責任更重。不是付了學費把孩子送到學校丟給老師就好,最有影響力的人當然還是父母。看完影片有幾點感觸:
- Jan 12 Sat 2008 19:37
洪蘭教授演講之感想(完整版)
公司 HR 部門舉辦的演講,主講人是洪蘭教授, 題目為「想像力×創意=? 用閱讀活化大腦,讓您更有勁兒」。 幽默、生動的談吐讓我甘願少吃一些尾牙也要把演講聽完。
洪蘭教授在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美轉換領域到心理學,爾後成為腦神經方面的專家,現職為國立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她有典型教育人的熱情, 講話飛快又妙語如珠,現場聽眾笑聲不斷; 同時又兼具法律人的理性,談到的每一個發現或行為,都一定有一個科學實驗或證據在背後支持著。很容易讓凡事都看數據和結果說話的科技人信服。
首先洪蘭說明大腦結構是可以改變的, 也會受到週遭環境所影響。 MRI 核磁共振掃描證實 921 地震的受害者在一年後神經原已萎縮, 罹患憂鬱症; 另外, 學禪打坐可以降低新陳代謝; 擅長潛水者可以控制自己心跳, 降低對於氧氣的需求, 都是外在因素來影響腦部。 而大腦產生觀念, 觀念影響行為, 行為產生結果, 結果又回頭來改變大腦。 她以愛因斯坦為例, 後天行為是可以改變大腦的, 在先天上愛因斯坦的腦部沒有特別大 (中國人認為腦越大越聰明的刻版觀念有誤), 聰明才智是和腦神經密度和連結方式有關。 愛因斯坦在小時候有語言遲緩問題和閱讀障礙, 幸虧他有一個好媽媽, 讓他改朝向「空間能力」去發展, 也造就日後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 俗話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洪蘭認為在哪裡跌倒代表你的能力不在那邊, 要換個地方爬起來。 勤能補拙, 後天努力的確可以改善你的缺點, 但是花費的時間不符合經濟效益, 愚公移完山時自己都老邁不堪了。 她也以一位同班同學為例, 天生患有數字恐懼症, 曾因為數學成績不好而幾次有輕生的念頭, 讀到大學後才發現自己對於文學的熱愛, 後來曾得過國家文藝獎也成為知名出版社總經理。 那位同學不讓女兒跟自己一樣浪費前半生, 鼓勵女兒念有興趣的復興美工, 畢業後也快樂地在動畫公司上班。 最圓滿的境界就是你做你喜歡做的事情; 有人付錢請你做想做的事情; 你也會要求自己做這件事情。人都喜歡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能將興趣結合工作是最理想的,你才會更精益求精,逼自己更加進步。
- Jan 12 Sat 2008 19:35
洪蘭教授演講之感想-2
因為演講的內容太經典了, 繼續補充一些內容和感想。
洪蘭教授也有提到照顧老年人的方法, 老年人常常會變成「三等公民」, 等吃、等睡、等死。 一般老人幾乎都足不出戶, 在家睡覺和看電視。 打麻將是一個很好的消遣, 包含眼到、手到和口到。 特別是退休後的父母要幫他們規劃第二春, 不然如果缺乏運動, 也沒有學新的東西或者從事其他活動, 通常兩年後就會離開人世。
洪蘭教授也強調終生學習的觀念和主動學習的態度。 有一個實驗是找 20 歲的大學生學小丑一樣在一分鐘內拋接三個球, 然後不再碰球, 等三個個月後再次觀察大腦的變化, 發現運動皮質區還是有所改變。 所以大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即使到了一定的年紀一樣可以因為外界需求和刺激改變神經的分佈。 另外, 學習的效果以「主動」的態度最好, 只有靠自己積極去研習的東西才會發揮作用, 被動接收的效果並不大。美國知名電影女明星在 39 歲那年得到金像獎, 正值演藝事業的高峰,身體卻罹患左半邊中風, 醫生診斷自此不能再上舞台演戲。 她卻憑藉著驚人的意志力歷經四年的復健, 再次演出電影「慾望街車」甚至又獲獎。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行為, 洪蘭教授舉更多的例子證明「積極」態度的影響力, 將猴子的兩手神經都切斷之後,過一陣子仍可以因為必須進食的生理需求,自己硬生生地舉起手臂。另外,左手中風的病人都依賴右手,不願意針對左手做復健。醫生就將右手綁起來,餓他兩餐,逼他要慢慢去動左手,兩年後病人進步到可以自行用雙手拿刀叉切牛排。
從演講中可以知道大腦的結構在一輩子中會一再因為你的學習和外在環境而改變, 後天的努力和先天的基因相比, 對於你的成功影響更大, 沒有藉口說我年紀大, 記憶力不好了。 所以我們都要活到老學到老, 離開了學校更是自我學習的開始, 沒有了老師和制式化的課表和功課, 只有你對自己的要求和求知的渴望而已。 身邊的朋友、同事和上司下屬都是可以請益的對象; 定期且大量的閱讀更是累積背景知識以增加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不二法門。 在商業周刊上曾看過一句話:「男人的戰場就在晚上, 你知道你的敵人昨夜又吸收多少新知嗎?」,和每一位上班族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