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不是露「面」和應「試」就好!

好不容易靠履歷獲得「面試」機會,可能搭台鐵或高鐵前往,甚至跟公司請假,卻老是有人以為只要「露面」和「應試」,浪費雙方不少時間...

https___specials-images.forbesimg.com_imageserve_5e33ab078b6cf300071d7cd7_0x0.jpg  

我認為履歷表就是「情書」,面試就是「第一次約會」,成功才有進一步交往和在一起的機會,因此心態上要有三點認知:

第一,今天是對方在選對象,也不是非你不可,所以要把「面試」當成「能夠再見面的考試」,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幫部門找新的 PM,正好讀到矽谷阿雅的《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黃大米的《若你委屈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和《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對於履歷制作和面試技巧部分超級有感,我把書本觀念整理成「寫好履歷十大重點」和「面試十大常見問題」,並分享個人經驗,寫成兩篇文章。

skills-for-resume.jpg  

工作不是「找到」的,而是「寫來」的!

我提供一個機會,請讓我多看一眼!

履歷表可以換到一份工作,賺到薪水,養活自己,照顧家人,甚至幫你更靠近職涯目標或人生夢想,偏偏有的履歷表讓人看幾秒就關掉,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中了「天下為暢」的毒!

昨天週六下午去新竹的 Across 闊思學院聽完新書分享會,那些觀念和做法始終在腦海徘徊不去。凌晨三點多驚醒,再躺下去也睡不著,乾脆四點起床,從天黑寫到天亮,連續寫了超過五個小時,完成五千多字(改版後快七千字),加上製作表格和畫圖,終於把毒素排出體外,感受到全身暢快,同時對經營個人品牌更有想法。

IMG_3222_20200704183445.JPG  

暢哥(于為暢)大學時就對創業很有興趣,先選擇到幾家公司上班,32 歲那年雖然當上台灣區總經理,卻感覺跟員工很疏離。他思考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之後,決定靠寫 365 天的部落格創業,同時接業配文,還有擔任幾家公司的行銷顧問和部落格經紀人,加上課程收入,第三年就超過原本上班的年薪,這輩子都要繼續開一人公司。

這篇文章分成四個部分: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知道歐陽老師要出新書之後,立刻在筆記本圈起《就怕平庸成為你人生的注解》的預購日期,結果收到書還沒看完,就只有一個感想—

「這根本是寫給教師的參考書,而且老師太偷懶了!只不過把授課心得和臉書文章,通通重新編排,直接變成一本書嘛...」

但是看完整本書,再仔細想想,我才發現大錯特錯!

IMG_1836_20200501211320.JPG  

第一,文章只是用國文課的主題當例子,字裡行間隱含人生的道理。而且有些學生的創意或作業,想法較為僵化的大人反而寫不出來。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曾彥菁的《有一種工作,叫生活》讀到「迷惘的人需要 Ikigai」這篇文章,覺得 Ikigai 的觀念非常實用,於是買了內文提到的書—《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想了解更多細節。

作者 Héctor García 出生於西班牙,當過軟體工程師,住在日本已經超過十年,曾經寫過幾本關於日本文化觀察的書。

他和另一名作家 Francesc Miralles 某次見面聊到日本單字 Ikigai,覺得可以用來解釋沖繩人為什麼如此長壽,每 10 萬名居民就有 24 位超過百歲的人瑞。於是兩人先做了一年的相關研究,再前往平均壽命最高的大宜味村(又稱為長壽村),訪問當地的居民,並把發現結果寫成這本書,希望能幫讀者找到人生的意義。

IMG_1615_20200411111912.JPG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兩篇文章為 Shelby 的賽車手和賽車設計師生涯回顧,這篇文章是分享我看完傳記的感想,以及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和回答,包括如何成為賽車手、贏得冠軍的秘訣、對於 Le Mans 24 小時耐力賽的看法。

FVF-Arocena.jpg  

Part 1:Key Takeaways

我看完傳記學到的五件事情為: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然花了一個月才讀完傳記,一定要寫好寫滿。

第四篇,也是最後一篇文章,來比較改編電影和傳記內容。

Shelby 真的會開飛機嗎?

Ken Miles 因為福特公司的命令,只能收聽 1965 年 Le Mans 24 小時耐力賽的現場轉播?

隔年創下單圈最快速度,卻被迫放棄到手的冠軍獎盃? 

以下 13 點中,到底哪幾點符合歷史?哪幾點加油添醋?

000.jpg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elby 就讀高中時就決定未來要當賽車手,退伍後當過傾倒車司機、木材搬運司機、石油業員工和養雞戶,好不容易有人找他去賽車,奮戰多年拿下了 Le Mans 24 小時耐力賽冠軍,卻被診斷出心臟問題,不得不放棄最愛的賽車比賽。

然而他已經 37 歲了,也沒什麼積蓄,到底未來該何去何從...

第一篇文章算是電影《賽道狂人》的前傳,介紹麥特戴蒙飾演的 Carroll Shelby 成長過程和車手生涯,這篇文章則回顧他怎麼從賽車手變成知名賽車設計師。

81GpDKdcqwL._AC_SL1500_.jpg  

【1961~1964】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洛杉磯的彼得森汽車博物館這樣形容 Carroll Shelby—

除了他,再也沒有任何人,對美國三大車廠的汽車設計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每台他碰過的車子,都成為傳奇。

He was the only individual to influence the designs of all three major American automakers. Everything he touched became legendary.

IMG_1091_20200314111631.JPG  

我覺得電影《刺激1995 / Shawshank Redemption》的這句台詞,也很適合形容 Shelby—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篇文章介紹《自造成功》前三章的重點觀念,包括個人品牌的重要性、成功發展的關鍵因素、打造個人品牌的策略,下篇文章繼續介紹第四到六章:

CH 4:你該擁有與經營的個人品牌溝通工具 (Tool)

CH 5:一流水準的行銷溝通 (Communication)

CH 6:運用指標與刻意培養的習慣 (Index & Habit)

31028554_2017692671802834_2069991177741001431_o.jpg  


文章標籤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