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文章的主題為「關於兒子」與「關於爸爸」,最後這篇是我的三點感想。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上)—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我的意外爸爸》電影心得和《如父如子》讀後感想(中)—你能夠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嗎?
Part 3:我的感想
一共有「關於工作」、「關於婚姻」和「關於父子」三點。
【關於工作】
雄大:「從來沒輸過的人還真的完全不會理解別人的心情啊。」
良多:「為什麼我非要被一個開電器店的傢伙說三道四?」~《如父如子》小說
良多有一次跟雄大一家人提到,不如讓自己同時撫養慶多和琉晴,當場讓對方忍不住生氣,兩家人分開之後,良多還對老婆綠表達自己的不滿。
另外,良多不甘心輸給會修玩具的雄大,曾經特地帶琉晴去看自己蓋的大樓,總共有十五層,還說斥資四千億日圓,不過琉晴完全不感興趣。
我能理解良多的成長環境,造就他重視金錢的價值觀,可是金錢並非萬能,不可能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到,無論是一個兒子,或者兒子對自己的尊敬。
因此,任職於知名公司的人,可以自豪但不可自滿,更沒資格瞧不起別人。你的公司、職稱和收入,並不等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更何況沒有什麼工作是非你不可的。
還有,跟前面所提過的一樣,賺錢和陪伴是兩件事情,賺到的是實體貨幣,還是要抽空陪小孩,不要忽略了感情存款。
良多看著模型,腦海裡描繪出和慶多在公園玩耍的情形。要是沒有組建家庭,可能這個視角就被忽略了。~《如父如子》小說
良多和團隊成員討論公園的設計時,除了建築物本身,還想到可以放一家人的模型,營造一點家庭感。
這讓我想到「工作」和「家庭」雖然不可能平衡,只能夠取捨,卻可以互相幫助。
拿我自己當例子,當了爸爸之後,更能理解為什麼結婚的同事要準時或早點下班,有些跟我一樣要接孩子放學。另外,有機會跟爸媽同事,聊聊育兒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
其他想到的好處是提升效率,不斷思考怎麼把大部分的事情在公司處理完,真的沒辦法,就帶筆電回家加班。
至於熱情方面,我定期會買跟爸爸有關的小說或書籍,開創了新的寫作路線,跟爸媽讀者多一點交流。
「至於你的送別會,這個月實在是太忙了...」~《如父如子》小說
良多為上司上山賣命多年,無奈官司纏身,假日不太能配合加班,從核心的設計部,被調任到冷門的研發部,接任者是比自己更年輕、更拚的波留奈,而且上山連幫自己送別都沒有。
換成良多自己,曾經有位得力部屬三村,但當對方離職,要回家鄉振興林業時,從此斷了聯絡,也不想關心近況。
這就是職場的現實,既然同事因為工作才在一起,那麼專業能力等於可被利用的價值,或者說用時間、體力和腦力,交換公司支付的薪水,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能理解為什麼上山把良多一腳踢開,還有為什麼良多沒時間關心離職部屬。
不過,人畢竟不是機器人,共同奮戰過一定會有革命情感,如果主管把部屬當成用過即丟的零件,恐怕也沒人想追隨這種上司。
此外,不管是主管或部屬,都是公司的員工,工作操歸操,一定要保留點時間給家庭,因為那才是不管發生任何事,都會陪伴在你身邊的人。
【關於婚姻】
「沒什麼,反正一直都是這樣,沒關係的。」~《如父如子》小說
良多跟老婆綠說明天自己會空出時間陪琉晴時,綠卻說了這句話挖苦他。
當年良多的女友是目前的部屬波留奈,還沒分手就跟更年輕、畢業剛進公司的綠交往,在對方懷孕之後跟波留奈分手,因為綠才是他心目中,組建家庭的理想對象。
我認為兩個事業心都很重的伴侶,相對更難兼顧家庭,比較常見的是事業女強人,配家庭主夫,或者高階男主管,配家庭主婦。
即使如此,忙於工作的那一位,還是不能把家事或育兒都丟給另一半。如果說親情是在孩子出生之後,會一點一滴培養和增加的,那愛情是在結婚之後,會一點一滴破壞和減少的。
約會的時候,都用最好的狀態跟對方見面,就算有什麼爭吵,也可以分開幾天,但婚姻是天天短兵相接,想躲都沒地方躲,假如工作太過忙碌,孩子太過暴躁,更容易讓夫妻的衝突升高。
因此再怎麼熱愛工作,還是要留點時間給家庭,尤其是給老婆,同時要找到在婚後繼續維繫感情的方法,在不能加分的情況下,也不要被扣太多分。
前幾天忽然想到一招,除了最基本的生日、情人節、母親節,還有四個節日,可以送禮物或卡片給老婆,就是父親節、自己的生日、兒子的生日和兒童節,感謝的原因是:
1. 父親節:謝謝妳讓我有機會當一個爸爸!
2. 自己的生日:因為生日最想跟妳一起過,分享生日的喜悅!
3. 兒子的生日:謝謝妳讓我的人生多了個兒子!
4. 兒童節:謝謝妳讓我有機會過兒童節!
總之,愛沒有消失,只是變淡了,熱戀時用嘴巴傳達,結婚後用行動表示,不見得是黏 TT 的肢體接觸。
自己可以想想,老婆為什麼願意打掃家裡、處理家務、切好水果,除了表達謝謝之外,也要做些什麼才行。
早就不記得因為什麼,只記得自己就一些瑣碎的事情跟妻子起了爭執。那時尚且年幼的慶多就這般牽起兩人的手,嘴裡說著「相親相愛」,想讓兩人和好。~《如父如子》小說
此外,慶多好不容易有機會跟爸媽睡在一起時,或者發現爸媽剛吵架時,會牽起良多和綠的雙手,讓兩人的手背互相溫柔摩擦,並一直說「相親相愛」。
我一方面感受到慶多是一位心思細膩的孩子,另一方面聯想到爸媽感情狀態對於孩子的影響。
以我自己為例,爸爸和媽媽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例如爸爸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媽媽熱心助人的個性,不過在感情上偏向負面教材。
在爸爸身上,我因為看過他喝醉酒、回家變成另外一個人的樣子,決定長大不要喝酒,現在雖然聚餐或應酬時會喝,但都是很必要才喝,更絕對不會讓自己喝醉,印象中有過兩次經驗,嘔吐的感覺非常噁心。
在媽媽身上,我因為看過她發脾氣、凡事都要做主的態度,決定長大之後要找一位跟她完全不一樣的伴侶,現在的老婆的確如此,不是沒有情緒,至少是可以溝通、體諒和配合的。
所以,婚姻絕對不是只有夫妻兩人的事情,爸媽的互動和感情,其實都看在孩子眼裡,也很容易感受到情緒變化,就算不能相親相愛,至少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關於父子】
他從未因自己想要傳達什麼感情而擁抱慶多。這是第一次,良多想要通過擁抱把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傳達給慶多。
良多擁抱了慶多那小小的、纖細的身體,用盡全力地抱緊他。
慶多的身體繃得僵硬,就像一根小小的木棍。
良多只是抱著,一直抱著,他想要永遠抱下去。
他感覺到慶多的身體漸漸放鬆下來。
慶多的小手溫柔地、輕輕地環住良多的背。
良多摩挲著慶多的背。他一遍又一遍地用力地摩挲著兒子的背,仿佛想將更多的思念傳達給他。~《如父如子》小說
良多有一天拿起自己的相機,發現除了有幫慶多拍的照片,更多的是慶多幫自己拍的照片。
有在沙發上睡著的自己,有在書桌工作的自己。忽然之間,他才體認到相機中留存的不只是相片,更是「慶多記憶中的爸爸」。
那是明明很晚回家、很少陪他,還是愛著自己的兒子。
那是不喜歡彈琴,但想要讓自己開心,還是繼續練琴的兒子。
那是個性溫柔,但慢慢試著更堅強,還是想變得跟爸爸一樣的兒子。
那是喜歡雄大爸爸會修玩具、會放風箏,還是想回到自己身邊的兒子。
而如今那個自己抱過,也愛過的兒子,已經是別人的兒子了...
良多無聲地流下眼淚,決定連早餐都不吃,直接開車去雄大家,他要跟慶多道歉,他要宣布任務已經結束,他只想抱著慶多,他只希望慶多回到原來的家...
父子之情,不是跟交換禮物一樣,把人帶回家,自然會發生感情的,終究還是陪伴大於血緣。
爸爸對兒子做過的事情,爸爸跟兒子一起做過的事情,相信都會留在兒子心中,長大仍然會記住的。
雄大說過:「父親也是無人能取代的工作。」
原來當爸爸真的跟上班很像,很少人會在到職第一天就愛上一份工作,也不會沒事做就愛上一份工作,都是透過邊做邊學的過程,有搞砸任務的經驗,有處理危機的經驗,從中累積自信,到某一年回頭來看,才發現已經成長了,漸漸對工作發生感情。
回想自己跟兒子住在一起的這四年,確實有類似的體會。
一家三口的日子拉開序幕時,兩三天我就發一次脾氣,情緒最低潮的時候,真的不懂為什麼要生孩子,甚至在兒子生氣時,忍不住動手,兩個人打來打去...
即使是現在,我也無法跟老婆一樣,無時無刻對兒子都有滿滿的愛,沒辦法說自己「很愛」當一個爸爸,只能說已經「接受」當一個爸爸,還在「適應」當一個爸爸。
然而一切都是「過程」,以上班為例,身分轉換成員工只是幾分鐘的事情,要稱職扮演合格員工卻是好幾年的事情;以當爸爸為例,身分轉換成爸爸只是幾分鐘的事情,要稱職扮演爸爸卻是一輩子的事情。
父愛也不會跟母愛一樣,天生就有、源源不絕,但至少可以透過練習,做不好沒關係,偶爾不想做沒關係,只要不放棄,只要肯學習,每一次的努力都會幫父愛指數加分,離心目中的理想爸爸更靠近一點。
你或許會想,為什麼要這麼累,不能當旁觀者就好,反正有媽媽搞定一切?
前幾天我在繪本《Made For Me》讀到這句話:
Of all the children that ever could be, you are the one made just for me.
在所有可能擁有的孩子之中,唯有你是獨一無二、只屬於我的。
我跟兒子的緣分也是一樣,重點不是「一個」,而是「萬中選一」,全世界有上萬個孩子,上天安排他來當我的兒子,體內流著我的血,遺傳到我的優點和缺點,讓我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讓我有機會培養自己的耐心,怎麼能不愛他?怎麼能不想當個爸爸?
謝謝《我的意外爸爸》!
導演是枝裕和在小說寫過:
「什麼時候一個父親能真正成為一個父親呢?是從怎樣的一刻起,一位父親能夠真正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呢?」
有些電影看過就看過了,而這部電影、這本小說,註定永遠留在我心中,時時提醒爸爸該背負的責任。
或許我永遠撐不起「爸爸」這個稱號,永遠不會變成跟別人一樣、享受當爸爸的感覺,但我會找出一百種方法,不管是看一百本爸爸繪本、一百本爸爸小說、一百部爸爸電影,讓自己一天一天,慢慢成為更心甘情願、更有愛的爸爸!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週七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