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甜是《專注,是一種資產》的作者,她認為專注力很像精神存款簿,平常拼命透支、高額負債,但可以用「七件事練習法」,嘗試補一些存款。

IMG_3148_20220522204606.JPG  

我是因為《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的作者曾彥菁,才知道柚子甜這位作家。

在今年五月初,發現竹南獨立書店「起點書房」邀請她來開書本分享會,立刻手刀報名。一個原因是不用到外縣市就可以聽作者演講,另一個原因是離出版相隔快兩年半,竟然還有機會聽到分享會。

說實話,我自認是很容易專注的人,可是聽完柚子甜的分享,才體認到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講座精華」是柚子甜演講的重點觀念,「讀後感想」是書中讓我最有感的實用技巧。

IMG_3147_20220522204606.JPG  


Part 1:講座精華

我分成「自我介紹」、「專注的關係」、「專注的美學」和「建議方法」四個部分。

【自我介紹】

柚子甜說自己讀過商學院,待過外商,後來才變成自由工作者,所以會帶著理性和懷疑的視角在看事情。

她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會專注在內在盲點,原因是覺得比起聽兩性專家的建議,更應該注重內心的修行。

另外,柚子甜多年前曾去緬甸參加十天的「內觀」,回到台灣之後專注力大幅提升,可惜只持續了約兩個月,為了找回專注的狀態,她觀察和實驗了一整年,並寫成《專注,是一種資產》這本書。


【專注的關係】

柚子甜此場演講的主題為「專注的關係美學」,意思是要把美學融入在生活之中,會更容易專注。

她以聊天為例,無論是跟朋友、家人或情侶,隨便聊聊並不會有沉浸其中的感覺,要進入專注的狀態才有可能做到。

那麼缺乏專注力的原因是什麼呢?

人類的大腦一分鐘可以處理 750 個字,卻只能說 150 個字,沒說出口的 600 字變成雜訊,也是身上必須拿掉的包袱。

造成雜訊的原因有兩種:

1.「無聊」:跟吃蛋糕只吃上面的奶油和草莓一樣,對任何事情只停留在表層的刺激,快感消失之後,又趕快去找其他刺激。

例如跟情人約會,沒有好好享受眼前的食物,只是打卡拍照,上傳到 IG,不斷滑手機看有什麼新鮮事,讓這段關係不停斷裂。

2.「恐懼」:習慣在上班時多工處理事情,一下子忙老闆交代的事,一下子忙同事拜託的事,但其實是很怕對別人說不,無形之中被別人制約。

此外,除了害怕沒達到「別人」的期待,有時候是害怕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

柚子甜說身為自由工作者,看了許多「理想我」的書,會覺得一天不可以沒有一定的產值,然而寫作的時候,又會想好好吃飯,或者打掃一下居家環境,甚至出去運動,反而沒有一件事情做好,過度想追求想要的自我。

於是她把今年五月訂為休息月,完全不接工作,雖然看著其他自由工作者繼續前進,可是柚子甜選擇告訴自己,「理想我」可能是有毒的,比起努力,要先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而且,專注力不足不是靠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原子習慣》提過好的意志力來自於懂得觀察自己,找出不用依靠意志力的方法。

換句話說,要先找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就可以不靠意志力。

另外,身體的健康程度同樣會影響到專注力,上班時事情多到爆炸,講太多電話,讀太多沒有營養的言論,很晚下班又報復性熬夜,不斷找新的刺激,造成大腦更撐、精神更餓,最後變成一位無法專注的人,什麼也不會改變。

例如劉揚銘曾經在書本寫過,在當上班族的那段日子,曾經對走路不小心撞到自己的陌生人,當場破口大罵,他才知道身體已經到達過勞的程度。


【專注的美學】

前面所說的「關係」,是用俯視的角度,去找出自己的心靈盲點。而所謂的「美學」,是實用之上的無用,如果說「實用」是 60 分,「無用」就是往上加分,昇華到有滋有味的程度。

不過,沒有專注就無法達到高度美學,跟藝術家要靠專注,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一樣。當一個人足夠專注,進入心流狀態,作品的靈感會主動來找你,透過本身熟悉的方法表現出來。

還有,美學應用在感情方面,不是透過外在的燭光晚餐,比起無限上綱,更應專注在內在本質,先讓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對方才會在好的狀態。也就是不去要求對方為自己做些什麼,而是自己先創造什麼。

此外,分享柚子甜在自己粉專寫的演講紀錄文:

人不可能在沒有「專注」的情況下,把關係昇華到「美學」層次。就像不可能一個畫家,畫兩筆就分心去做其他事,忙了一圈再回來畫兩下,最後能夠畫出什麼曠世巨作──美學需要專注才能純淨,關係的美學也要專注,才能進入彼此滋養的幸福狀態。


【建議方法】

柚子甜透過一年的摸索和實驗,建議可以嘗試五個方法,去找回專注力:

1. 充足睡眠:睡飽是一種行為,先處理身體需求,精神才可以更專注。

2. 停下一分鐘:先停下手邊的工作,有意識地問自己想想到底最該做什麼。

3. 一次只做一件事:「分心物」是深化關係的大敵,跟伴侶聊天時,就把手機放在旁邊,並切換為靜音模式。

4. 深入陌生的地方:去發現伴侶或朋友不一樣的地方,可以拉近距離,還有深化關係。

5. 賦予神聖性:人生的任何一個時刻,都可以將小事賦予神聖性。例如這一輩子只會跟這一個人,有這一次對話,好好打開五感,並想像這一刻是百分之百神聖的,也是以後不會再出現的場景。

在講座的尾聲,柚子甜特別送給大家幾句話—

「古時候無所事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但現在的人時常要讓自己變得很忙,才算是成功,忘記了閒暇的本質就是富足!」

image1.jpg  


Part 2:讀後感想

我分成「閱讀方法」、「交談方法」、「專心方法」和「多工方法」四個部分。

柚子甜在書本中提出建議,假如要讓自己學習更專注,可以從日常生活的七件事著手,包括吃飯、閱讀、運動、通勤、走路、使用電腦/手機、與人交談,稱為「七件事練習法」,其中我最有感的是「閱讀」和「與人交談」。


【閱讀方法】

我本身長年有閱讀習慣,雖然能很快進入書中情境,不過仍可以學習柚子甜的「心靈意念」技巧。

心靈意念:「現在是留給我和知識的時間。在這二十頁內,沒有事情可以動搖我。」~ 《專注,是一種資產》

柚子甜建議看沒幾頁書就分心的人,可以學「二十頁閱讀術」。先選定一本書,每天一定要看滿二十頁,看書前告訴自己上面的心靈意念。同時記得把電腦關掉,還有把手機放到看不見的地方,這樣兩週也能讀完一本書。

我是用「二十分閱讀術」,像《專注,是一種資產》這本書,自己分成三次讀完,每次二十分鐘,包括新書分享會開始前、隔天上班前和午睡前。

平常的話,每天早上送兒子搭娃娃車,再騎車抵達公司大概是八點四十分,可以專心看書到九點;中午吃完飯到午睡前,可以看書到十二點半;晚上的話要看狀況,不一定每天能擠出二十分鐘。

重點是排定這個閱讀時間,就要確實執行,二十分鐘已經夠短,再摸東摸西,根本看沒幾頁書。

當然,遇到同事或主管來詢問公事,只能停下正在讀的書,但至少要訓練自己在不受打擾的情況下,能迅速切換到專心狀態。

我自己的做法是,處理知識焦慮,要先重設閱讀的價值觀:「看十本書略懂皮毛,不如看十頁書學到骨髓。」~ 《專注,是一種資產》

另外,柚子甜觀察到很多人急著讀更多書,買更多線上課程,手機下載更多學習軟體,或許都是因為「知識焦慮」,並不是真的「缺乏資訊」,也不完全是「愛好學習」,而是心裡「害怕落後」。

她認為如果思考沒有深化,就算飛快看完整座山的書,也像環遊世界卻只有拍照打卡的網美,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內在不會有成長,更不能紓解知識焦慮。

image2.jpg  

我認為每個人都要找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法,有人用照相閱讀法,幾秒鐘能看一頁,有人用速讀法,一天能看三四本書。對我來說,閱讀不想跟人比「速度」,不想跟人比「本數」,只希望自己有一定的「深度」。

所以我從不計算這是今年看的第幾本書,直到年底要寫年度好書清單才統計。還有,針對非常有感的書,一定逼自己寫長篇感想,或者短篇貼文,如同柚子甜的建議,最關鍵的是讀完書,記得反問自己學到什麼。


【交談方法】

我承認自己是很不會聊天的人,一個是比起聽更想說,另一個是不知道聊什麼。

柚子甜認為與人交談,也能用一些技巧,讓自己更加專注,讓對談更有滋味。

面對認識的人,如果對方想找我們說話,而當下忙不過來,可以請對方給自己五分鐘把事情處理好,再認真聽對方說話,不然心不在焉地聽才真的沒禮貌。

面對不認識的人,比如不得已的社交場合,對方說的內容又很無聊,可以利用兩個深化交談的方法。

第一個深化技巧是「觀察」,留意對方言語之外的訊息。對方講這些話的時候,口氣是激動還是平靜的?他的用詞和小動作,代表內在有什麼樣的感受?~ 《專注,是一種資產》

從對方的用詞和語氣,觀察出真實的個性,才能共鳴對方的感受,他們也會覺得被了解,更加願意打開心房。

「提問法」同時能滿足對方的訴說欲,也能增加自己對談的興致,我們才更容易專注在「交談」本身。~ 《專注,是一種資產》

從對方說的話,針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辦法詢問更多問題。

我想到疫情看起來沒有終點,產品卻不能停止推廣,因此產品經理有更多機會跟業務去跑客戶。這個時候除了把產品簡報準備好,還能用上柚子甜說的「觀察法」和「提問法」。

「觀察法」例如注意對方的表情,是否對於這一頁簡報沒興趣,決定要快點結束或直接跳過。

「提問法」例如問對方會考慮新供應商的條件是什麼,有哪幾家是對手,甚至聊一些工作之外的話題,比如每間公司都會受到的疫情影響,在冷冰冰的數字之外,試著加入一點溫度。


【專心方法】

柚子甜建議剛開始練習專注的人,可以先從「七件事練習法」做起,我很認同她提到的兩個技巧—「一次只做一件事」和「心靈意念」。

現實就是,當我們沒有刻意「決定任務、看一下就好」的時候,專注力就會大量流失,什麼東西都「很快、看一下就好」,花了一大堆時間在無意義的岔路上,岔路還會生出更多的小岔路...~ 《專注,是一種資產》

柚子甜提到無論是工作或娛樂,一旦拿起手機或打開電腦,最好先有意識地問自己,現在要用手機或電腦做什麼?

決定之後專注執行那一件事,甚至可以關閉通知,避免掉入手機黑洞,浪費太多時間。或者明明要用電腦做正事,可是一下子回訊息,又一下子看網頁,導致效率很差。

我想到平日早上都要帶兒子下樓,陪他等娃娃車。因為車上都會有好幾位小朋友,我們家也不是最後一站,因此盡量提早下樓,有時候甚至要等超過十分鐘。

以前的我,曾經試過翻幾頁書、回覆粉絲團留言,或者確認公司 email,總之不想白白浪費時間。

現在的我,想到一天之中跟兒子相處的時間非常少,睡前故事時間變成只找媽媽之後,爸爸只剩下洗澡時間,還時常幫他洗好,又跑回書房做事,留他在浴室玩玩具...

在這個週二早上,我突然看到才剛睡醒的兒子,目不轉睛盯著地上看,原來是一群螞蟻正搬著昆蟲的翅膀,然後我和他一路當狗仔隊,直到螞蟻們搬進水溝蓋。

我想謝謝那一群螞蟻,也想謝謝柚子甜,讓自己體認到「無聊,絕對不是浪費」,一整天只有這個時間,剩下我和兒子兩個人,可以說說話,找點事情做。

除了追螞蟻,另一天去追咬著樹葉走路的小鳥,還有一天去找躲起來的蝸牛。只要有心,任何一段時間,都可以變成高品質的相處時間!


心靈意念:「在二十到三十分鐘內,沒人可以介入我和我的食物。」

心靈意念:「現在是我和身體的時間,在這三十分鐘,沒有事情可以動搖我。」
~ 《專注,是一種資產》

在使用「七件事練習法」時,柚子甜都會告訴自己一個心靈意念,慢慢自我覺察,並找回專注力。

如果我要把這個方法應用在跟兒子相處,心靈意念就是

「現在是我和兒子的時間,在等娃娃車的這段時間,沒有事情可以打擾我們。」

告訴自己的這個動作很重要,等於是對自己的心喊話,粉絲可以等,email 可以等,但兒子的時間不能等,先認知到這一點,才不會又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而且,只要好好利用早起,等於在上班前就擁有四段時間—

「寫新文章」的時間、「校稿和日更發文」的時間、「陪兒子等娃娃車」的時間、「上班前閱讀二十分鐘」的時間,如果每一段時間都能保持專注狀態,其實在一天的開始,就已經感覺活得很有意義。


【多工方法】

柚子甜建議已經掌握「七件事練習法」的人,如果想要嘗試「多工」,可以使用「主程式/背景程式」技巧。

因此當我們又想要「善用零碎時間」時,我們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現在誰是主程式?」以及「這兩個程式,有搶奪相同的感官嗎?」

必須消耗最多思考資源的那個,就被視為主程式...

一旦決定誰是「主程式」,並且確定「沒有搶奪相同感官」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把「專注力」留在「主程式」,而不要任意切換。~ 《專注,是一種資產》

柚子甜覺得如果真的很想利用零碎時間,同時做兩件事,就要判斷是否用到一樣的感官,資源最多的被稱為主程式,另一個為背景程式。

邊搭車邊看書,主程式為眼睛閱讀文字,背景程式為耳朵注意廣播,區分明確,相較之下,邊走路邊滑手機,主程式和背景程式都會用到眼睛,專注力頻繁切換,效果當然不好。

我的經驗的確如此,在家邊吹頭髮邊看網頁,沒什麼問題,但在公司邊吃午飯邊看 email,一下子要低頭看食物,一下子要抬頭看螢幕,眼睛焦點換來換去,看起來省到時間,卻消化不好,處理公事效率也不高。

跟柚子甜學到「主程式/背景程式」的觀念之後,我們可以先判斷會消耗的資源,再決定是否要安排多工。


【專注,是一種資產】

我求學時期主修工業工程長達九年,學習如何幫工廠用最短時間,完成最多事情,達到最高效率。

這個觀念深深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包括不放過任何零碎時間,很常同時做好幾件事情。即此如此,還是很吃力地適應科技產業的節奏,柚子甜提出「七件事練習法」,我是「七件事多工法」,除了要看 email,還要注意五個通訊軟體的即時訊息,包括 Teams、Skype、Line、WeChat 和公司自行開發的 Chat,同時接聽桌機和公務手機的來電。

處理這七件事的時候,還會有同事或主管來詢問事情或交辦任務,難怪自己永遠走路很快、表情很臭,每一天下班都還有待辦事項,回家也不可能不看 email。

選擇這個產業和職業,就不得不接受這種日常和節奏,那麼我還可以做什麼呢?

我的想法是在可以掌控的範圍,比如早起時段,試著用柚子甜的建議,讓自己更少分心(起床一小時盡量不要看手機),更加專注(用心靈意念自我喊話),寫作更快進入心流狀態,如此才能有精神存款進帳,感覺拿回一點人生的自主權。

你的精神存款也時常餘額不足嗎?

建議試試看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更推薦購買《專注,是一種資產》來看,沒有艱深理論,只有作者真誠的經驗分享,大多數屬於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找回專注力,每天存點精神資產!

image0.jpeg  


購買《專注,是一種資產》:

《專注,是一種資產》博客來購書連結

我跟「起點書房」買了兩本,一本自己看,另一本捐給我成立的部門圖書館。

IMG_3500_20220613081201.JPG

P.S.

1.第一次新書分享會遇到作家生日,還吃了柚子甜請的肯德基蛋撻,希望這篇讀後感想能當遲到一個多月的生日禮物。

2.柚子甜的演講分成上下半場,完全沒有使用投影片,可能因為都是親身經歷,說起話來非常自然。另外,休息時間結束之後,她花了十五分鐘複習上半場的重點觀念,還舉了不同的例子,我是第一次看到作家這樣做,一般都簡單講幾句話而已,後來想想效果也不錯,會讓大家印象更深刻。

  

【延伸閱讀】

正好讀過柚子甜在講座中提過的《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讀後感想和實踐心得—原子習慣不是「讀」出來的,是「練」出來的!

 

在「起點書房」聽過的另外兩場演講:

《「起點書房」之《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書本分享會感想(上)—內心有微光,眼中有神采,生命有火花!

《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新書分享會感想—面對難關,比起火影忍者的螺旋丸,你更需要Amazing的人生螺旋!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週七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專注是一種資產 柚子甜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