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是「國慶日」,但我更想記得十月九日是「女神日」,喜歡志玲姊姊十幾年了,變成中年大叔才第一次去追星。
這是我十年來參加的第 29 場新書分享會,也是最不專心的一場。時常拼命拍照,或者看到發呆 (唯一清醒的兩次是因為志玲姐姐談到姊夫),回過神來才抄筆記,所以沒有很完整。
系列文章分成七大部分,Part 1 到 4 分別是書本的四大主題,我特別加上對應的章節名稱;Part 5 是讀者和媒體記者的提問,以及有獎徵答;Part 6 是聽完演講的收穫;Part 7 則是對於演講的觀察。
Part 1:溫暖心靈的魔法
黃子佼開場說以前都叫志玲女神,現在終於可以叫她暢銷作家,因為這本書從五月出版以來,都一直停留在暢銷排行榜內。話說完馬上丟難題給志玲,問她誰寫的序最好?
【禮貌回應是優雅的表現】
接著黃子佼開始導讀書本的第一部分,提到有禮貌的重要性,志玲則補充現在大家都戴著口罩,表情被隱藏起來,更要好好說話,尤其是面對家人,或者身邊親近的人。
志玲還舉了幾個禮貌回應的例子,當記者問她長這個高,男主角怎麼辦時?她就說對方的氣度勝過高度;當媒體形容她是花瓶時,她就謝謝對方肯定自己的外表。
志玲認為生活當中不一定要把別人的問題當成壓力,我們永遠可以選擇好好回答的方式。
【懂得傾聽,比能言善道更有魅力】
另外,她補充禮貌有時候代表多去傾聽,少說一點。原因是上帝給我們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應該就是為了讓我們多看多聽、少說話。
【肢體,也會說話】
黃子佼請志玲分享「禮貌蹲」的由來,她說因為穿上高跟鞋會超過 180 公分,有時候會比主持人高,但自己覺得要眼睛平視說話才有禮貌,於是講話或者拍照時,都會刻意蹲下。
Part 2:轉念向前的智慧
【出口不成傷】
黃子佼請教志玲如何去做到情緒的控管,說話時不要傷害到別人,志玲說先思考過就不會造成傷害。
有些人覺得自己囤積這麼多情緒,一定要丟出來,可是那很像到處釘釘子,不只會留下痕跡,還會在別人心中留下陰影,因此她認為沒有人有權利可以丟出情緒,也沒有人有義務要去承受情緒。
志玲建議大家試試看「控制情緒三連問」—合不合理、對不對人、如何表達。
脾氣快衝上來時,先問自己這個情緒來得「合理」嗎?如果過不了合理性這一關,就把情緒收回去。
如果合理,再問自己該找眼前這個人負責嗎?她由於工作需要,經常在機場看見乘客對著地勤人員抱怨,說天氣不好害班機延誤,這就是找錯人的例子,地勤人員無法控制天氣,所以我們不該找無辜的人發洩情緒。
最後一個問題是能不能換好一點的表達方式?她認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接著,黃子佼請志玲跟大家分享書本中小男孩釘釘子的故事,她希望以後大家只要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要記得好好說。
【不慌不忙,不委屈】
不過,志玲提醒如果受到委屈時,一定要試著表達,這是尊重自己的表現。
她在海外高中求學時,微積分教授從講台把考卷丟給每位學生,雖然她英文不是太好,仍然鼓起勇氣,撿起考卷還給老師,請對方以後不要再用丟的,講完之後還感覺自己好像在發抖,不知道還能不能修這一堂課。
對當時的她來說,這就像找到心中的正義感,從今以後在外國遇到類似的事情,她都會站起來面對,好好為自己發聲,更不希望這些不好的事情,出現在海外求學或觀光的台灣人身上,繼續受到欺負。
還有一次是在法國的拍攝行程,她身上穿著最時尚的服裝,看似優雅卻一點也不優雅,被旅館老闆把自己和工作人員反鎖在房間內,心情很不好,找了警察來現場,而且一想到要吵架,英文就變特別好,告訴警方整件事情的經過。
所以志玲覺得受到不合理的委屈時,一定要勇於表達,還有堅持立場。
【對他人寬容就是放過自己】
黃子佼請問志玲怎麼避免責怪自己,又同時抱怨別人?
她回答大家有時候把抱怨當成一種習慣,覺得只是小小發洩情緒和壓力,可是當你抱怨太久太多,會慢慢失去身邊一些比較正向的朋友,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自己也失去了可愛的魅力,還有那樣的修養。
所以要如何解決不抱怨呢?
志玲覺得要學習知足,學習看見自己所擁有的,同時看見別人的好,放大他人的優點,不要一直看到缺點,某種程度也算是放過自己。
而且有些人會覺得這件事很辛苦,越辛苦我要越努力;或者這件事很困難,越困難我要越奮鬥,並不會把時間花在抱怨的情緒上,他們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她就非常尊敬這樣的人。
【換位思考同理心】
志玲提到工作上確實會遇到兵荒馬亂的時候,例如媒體詢問可不可以多拍幾張照片,廠商詢問可不可以多說幾句產品的優點,此時她會告訴自己要有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
「我站在你的立場,我感受你的感受,去體諒你的需求。」
雖然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卻可以從生活中練習這句話: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
「如果我是你,我會怎麼說?」
「如果我是你,我會怎麼想?」
志玲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對方現在是怎樣的感受。而且當我們開始這樣做之後,就會發現對於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對於朋友的相處,更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對於夫妻之間,則有更多的體諒。
只要有這樣的同理心,用理性加上感性去思考很多事情,那人和人的關係,互動就會比較好。
黃子佼也分享一個例子,最近收到志玲寄的包裹,裡面有給女兒的禮物,來自日本的伊勢丹百貨,上面還繡了女兒的英文名字,因為她知道黃子佼是老哈日迷,疫情期間一定很想念日本。
【願意溝通的姿態】
此外,黃子佼請教志玲,夫妻之間要如何換位思考呢?
志玲說兩個人在一起,總是會有意見不一樣的時候,可是她跟老公從沒吵過架。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日文不好,另一方面是彼此有個約定,當氣氛凝結時、感受表達不出來時,允許她去牽著老公的手,那老公一定可以知道我們沒有想要傷害彼此。
當一個人感受到對方的溫度,一切事情都可以過去。也是因為有這個約定,很多的事情都能快速讓它過去。
如果說不出來的時候,可以透過文字,用寫紙條或傳訊息代替。
最後,黃子佼不太相信志玲沒有跟老公吵過架,她說工作上沒有,跟朋友也沒有,印象中只有去法國拍攝那一次。
Part 3:打開視野的格局
【放下,也許有更好的轉彎】
志玲談到去大連拍攝時的墜馬意外,已經有幾天的訓練,較難的動作都給替身去做,由當地會騎馬的女警負責,而且自己騎了好幾個 take 也沒問題。
正式開拍時,導演對她說:「妳試試!」當下志玲覺得大部分可以做到的事情,會想自己試試看,沒想到那匹馬不在草原奔馳,反而往森林全速衝過去,她試過控制馬匹無效之後,判斷到了森林自己一定體無完膚,只好跳下來,不幸被馬腿踢到,造成六根肋骨有七處斷裂性骨折,差一公分傷到心臟就沒命了。
當志玲在醫院醒來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是「好!我還有希望,我能夠活著!」,身體再痛,她也不掉一滴眼淚,告訴自己要專心,把所有的細胞拿來修復身體。
而家人和律師討論賠償事宜時,即使當時連保險都沒有,她卻告訴大家不需要訴訟,會靠自己的力量慢慢恢復,因為她知道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回到原來的自己,要找誰負責、要賠多少錢都不重要。
志玲說這屬於一種修養,選擇放下,再好好繼續前進,她認為大家都會遇到很多問題,那些難題也是老天給的一扇門,都有背後的 lesson,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智慧。
這個時候,黃子佼突然問志玲知不知道自己的書前後修改幾次,他收過第一版的稿子,可是收到最終版本時嚇了一跳,內容差異很大。
她說因為帶小孩很忙,有時候只能拿起手機用說的,手機選字卻不一定正確,只好一邊餵奶,一邊修改,才會前後改了八次之多。
【臨機應變,淡定使危機變轉機】
志玲說自己有一次負責在經銷商大會介紹產品,廠商說到時候會有影片,秀出專業用語和數字,完全不用擔心,但她還是趁空檔牢記在心。
等正式開始時,影片播放出了問題,幸好她靠強記的本事,背出產品資訊,順利解決難題。
志玲覺得多一點準備,才能讓自己安心,她的人生哲學是除了有 Plan A,一定也要有 Plan B,遇到的每一個危機,代表你有機會去面對,試著讓結果朝更好的方向走去。
志玲還當場誇獎黃子佼,同樣是化解危機的高手。
【懂得把光環給別人】
志玲很感謝蔡康永,自己第一次主持金馬獎時,由於康永哥想出「愛的抱抱」橋段,意外讓她變成各大媒體的焦點。
平常康永哥也習慣把身旁的人放在前面,把自己放在守護的位置,這個做法在演藝圈尤其難得,大家都要搶 C 位,去爭最多光環的位置。
從康永哥的身上,志玲學習到把光環讓給別人的重要性,她還提到生活中的最佳例子就是媽媽,把光環都給了孩子,卻可以溫暖自己,而夫妻同樣要學習讓對方去發揮他或她的優點,記得對方是我們的隊友和戰友。
【背後的話語】
黃子佼覺得不聽也不說八卦非常難,志玲說當自己遇到說八卦的人,她會覺得「你今天會講別人,改天一定也會講我」,因此會遠離這種人。
與其把時間花在八卦上面,不如把時間用在對的人和對的事,否則當我們去聽別人的言語,就會想要活成別人心目中的我,那實在太可惜了。
所以她只會去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好,才能夠有機會活出自己的人生,平常也不看社群媒體,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原因是如果一直參與 Cyber (網路的虛擬世界) 的世界,會忘記自己需要專注,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還有,志玲希望大家記得,網路上的那些人一輩子不會和你有所交集,不如去在乎你最在乎的人,把時間留在跟最親近的人相處。
Part 4:直面人生的勇氣
準備開始談書本的第四部份時,黃子佼發現志玲真的很認真,第一次看到受訪者的字卡比自己還多,還用了黑筆和紅筆作記號。
【挑戰與冒險】
志玲說她喜歡逼自己離開舒適圈,才會去嘗試主持節目、高空跳傘、參加實境秀、跳入南極冰川...等事情,好像心中住了一位喜歡探險的小女孩。
她認為人生就這麼一次,該挑戰時要去挑戰,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潛能,也很感謝當時的自己,現在才有精彩的人生回顧。
所以當我們度過每一個關卡時,都會變成人生的養分,最終成為自己的價值。
【改變的力量】
志玲姊姊有成立基金會,目的是希望幫助不同面向的小朋友,特別是醫療與教育方面,針對身心遲緩的孩子,能夠在六歲之前接受援助非常關鍵。
像她的書《剛剛好的優雅》,合計五萬本的版稅收入,全部都捐給弱勢兒童當成教育基金,自己還額外捐款,最後一共捐了兩百五十萬元。
Part 5:提問時間
黃子佼先問志玲五題出版社選出的讀者問題:
【如果我對別人的好意被誤解怎麼辦?】
志玲回答自己一定會解釋,不會什麼話都不說,這樣別人沒有機會知道,而且有誤會就要解開,有誤解就要化解。
【如何去放下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呢?】
志玲說自己沒辦法做到即刻轉念,還是會有消化的過程,她的方式是靠游泳,想像自己被溫柔的水包住,去洗滌自己的心靈,同時在水中跟自己對話:
「我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如果沒有的話,今天我自己的快樂,比別人的事情更重要,不要讓本身的情緒,消耗在別人的言語之中,同時學習接受,不需要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每個人都會遇到人情世故,如何推掉無法拒絕的請託呢?】
志玲說如果是主管交代的事情,真的推不掉,乾脆不要多想,去想反而花掉多餘的情緒,不如直接去做,也不要抱怨。
如果是朋友的要求,可以鼓起勇氣說不,只要記得好好說,或者看自己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這樣朋友應該可以諒解。
【是否有維持多年不間斷的習慣?】
志玲說自己每天都喝水 2000 cc 以上,也會去跑步,還有每天起床時,會做一個 to do list,這樣那一天才可以過得比較從容和優雅,還可以反省和檢討,這對媽媽來說尤其重要。
【可以談談自己最不優雅的回憶嗎?】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東京,志玲從家裡走到超市買菜,還要推娃娃車,可是兒子不想坐車,只好一手抱兒子,另一手推裝著菜的娃娃車,不過氣溫高達 40 度,害自己狼狽地流著汗,心中想著千萬不要被別人認出自己。
接著是志玲想問現場讀者的有獎徵答,有一題是問自己的家訓, Leadership 分別代表哪個字母,又有什麼意義,她順便提到媽媽沒有要求過自己的成績,但強調禮貌和品格可以陪女孩子最長最久。
另一題是問姊夫幫自己洗碗時,她說了什麼話,志玲補充任何小事都可以表達本身的謝謝,夫妻之間沒有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還有一題是問她跟一位豬隊友助理共事了幾年,雖然對方犯過幾次錯誤,兩人仍然合作超過十五年,她學會去看對方的優點,還有分配更適合的工作。
再來是黃子佼代替媒體記者問的問題:
【有沒有再出下一本書的計畫?】
志玲說自己的故事從求學到工作,幾乎都寫完了,要繼續累積更多的人生經驗,才能再跟大家分享。
【真的有考慮定居台灣嗎?】
志玲看媒體報導才知道這件事,不知道哪一家媒體替自己下了這麼溫暖的決定,目前一切都還沒確定,畢竟台灣和日本兩邊都有家人。
【最近有新的國民姊夫頂著光頭,搶走很多版面,志玲有關注這個新聞嗎?】
志玲覺得他們屬於很美好的愛情,也讓自己的朋友們很羨慕,可以試著努力去抓住幸福。
當黃子佼問她會不會擔心老公的風采被搶走時,她只回答:「我老公不會被搶走就好了!」
【真的有辦法恢復到兒童時期的活潑天真嗎?】
黃子佼提到書本第 83 頁的那篇「回歸赤子之心」,志玲覺得大人要跟兒童學習無妄無邪,但黃子佼認為小孩是非常自私的,要什麼就要什麼,並不認同她寫的話。
志玲解釋那是學者南懷瑾說的話,她也承認在寫文章時真的是那樣想,現在則覺得嬰兒確實有他們的執著。
【延伸閱讀】
林志玲之《剛剛好的優雅》新書分享會感想(下)-不再是女神,但我更喜歡妳了!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週七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