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发人省思的电影, 描述三位主角因为一颗钻石而从此改变了各自的人生。 Archer 是一名以贩卖军火来收取钻石的南非籍佣兵, 不择手段只为了要拿到那颗稀有的红色心钻; Solomon 是个门德族渔夫, 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钻石对他而言只是可以帮助他找到亲生儿子的工具而已; Maddy 则是美国女记者, 一心想揭发钻石公司为了利益牺牲人命的阴谋。

之前在金惠子所写的「雨啊,请你到非洲」一书中, 有很详细地记载 Blood Diamond 的背景故事, 狮子山、安哥拉和刚果三个藏有丰富钻石矿的国家, 长年爆发内战冲突, 叛军组织更以钻石来购买军火, 造成二十万人丧生, 数万人手脚被剁掉, 甚至还有强暴事件和儿童被迫充军。 当时的情况恐怕比电影中的画面还残忍数倍。 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都是一个无穷的希望, 长大后可以当老师、当医生,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却在叛军的武力胁迫和金钱、药物控制下, 变成杀人不眨眼的童兵, 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我无法原谅那些禽兽的做法, 那些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遭受到太多可怕的遭遇, 就算很幸运地被救出来了, 也不知道日后要多久的时间才能从创伤中恢复。

我想这绝对不是上天创造钻石的原意, 闪闪发亮的光芒背后是一块染血的非洲土地。 可是有需求才有供给, 一颗发亮的石头在人类的加工、宣传和促销之下, 变成表达浪漫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既然无法让钻石在世间消失, 对于钻石的需求又不可能降低, 只有想办法减少血钻石流入市场的可能性。 网络上有介绍金伯利认证机制(Kimberley Process),于 2003 年由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 加强管制粗钻非法贸易,以防堵武装冲突势力利用钻石贸易作为集资管道。 希望真的可以做到让购买者买到经过合法认证的钻石, 而非变成造成血腥大地的帮凶之一。

片中有提到好人和坏人的差别只在于所做的事情而已, 有时候坏人做的好事也是有意义的。 Archer 一辈子都在走私钻石, 并不在乎因此会有多少人牺牲生命, 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他也可以去做一件对的事情,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 Solomon 无法和儿子团聚, Maddy 不会有证据让不肖供货商的罪行公诸于世。 非洲每天都在打仗、屠杀和内斗, 多做或者少做一件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有什么差别? Sometimes little things have big impact, 不要小看自己能做的一件小事情, 也许你的能力只能够帮忙一个小朋友, 但尔后受苦受难的孩子便少了一位, 能做多少就付出多少, 每个人都这样做才能看见愈来愈多的希望。

而有时候在付出行动之前, 「动机」更为重要。 Solomon 曾问过 Archer, 你现在单身、未婚没有小孩,想利用钻石永远离开非洲, 之后呢? 还是像现在一样继续过着单身的生活? 很多人老是在计划退休后一定要开始学什么、去哪些地方玩, 其实有些事情你「现在」就可以去做, 金钱只是一部分的考虑因素, 如何使用则在于自己的规划, 有很多的财富不代表更高的生活质量, 够用就好的收入也不见得就活得比较不快乐, 全看你对于物质的欲望和生活的态度而定。 现在不去做, 你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还有机会去做这件事情。 Archer 曾经有过机会,在 Maddy 和 diamond 之间, 他选择了后者。 如果他可以放下一切, 或许就从此告别漂泊和破碎的人生, 和一位真正关心他的女人好好安顿下来。

Archer 和 Maddy 在军事基地分别的那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我, 他对 Maddy 说: 「You find yourself a good man」的同时, 我的泪水也安安静静地流下来。 他知道这一次分开后或许就不会再见了, 可能他觉得自己不会是适合 Maddy 的男人, 所以他衷心希望 Maddy 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最后 Archer 在临终前用尽最后的力气打电话给 Maddy, 他们都期盼此时此刻可以待在彼此身边, 却再也来不及了, 某件事情、某个人一旦错过, 就会成了一辈子的遗憾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