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公司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馬大元醫師來演講!

演講之前我已經讀完他寫的《導演症候群》,這是精神科馬醫師自創的名詞,我們每個人對於發生的事情或人生發展都有「期待」,只要希望落空,就會有負面情緒出現,這種「期待」等於「心中的劇本」,而掌握劇本的人,就是「導演」。

IMG_7305_20210223192010.JPG  

「導演症候群」又可以分成三種—

1.劇實落差型:劇本過度理想,和現實有落差。

2.不良劇本型:劇本過度負向,導致煩惱出現。

3.錯誤解讀型:劇本大致合理,但偶爾出現不如意,就放大解讀。

馬醫師的演講題目為「認識導演症候群,跳脫人生難題」,我的文章分成兩篇,上篇為重點精華,下篇為讀後感想。


Part 1:重點精華

我擔任精神科醫師 24 年,前面 20 年都在醫院,負責重症患者,同時一年大約會接 100 多場演講,最多是去學校,其次是去公司。

另外,我有四個兒子,一個過動,一個亞斯伯格症,太太是兒童職能治療師,我從跟孩子的互動中得到啟發,決定去寫這本書,最適合爸爸媽媽讀者閱讀,當然其他人也適用。

至於我的原生家庭,總共一家四口,上面還有一位哥哥,爸媽的教育算是「放養」,雖然爸爸是高中老師,可是對孩子有莫名的尊敬,而媽媽不會想太多,因此兩人從不過問學校功課或考試成績。


【三段式思考】

高中時期的我成績一落千丈,罹患憂鬱症,後來在醫師國考及公職醫師高考都拿下榜首,而且沒有補習。

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會去思考三個問題:

1. 我面臨的問題有沒有人經歷過?

2. 有沒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3. 有沒有人用最輕鬆省力的方式去解決?

如果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有,我就模仿和學習他們的做法。


【人生痛苦的挫折就從被叫起床開始】

為什麼不要特別叫孩子起床呢?因為爸媽怕小朋友上學或自己上班遲到,總是會情緒不好,而孩子起床第一眼看到爸媽生氣的臉,就會變成「制約」行為,以後看到爸媽的臉,很容易感到不舒服。

我通常會用這三招讓小孩起床:

1.靠光線:把窗簾拉開,移動床鋪,到陽光會曬到臉的位置。

2.靠音樂:播放他最喜歡的歌或音樂。

3.如果上面兩招都沒效,我會躺在兒子身邊,問他要我呵癢或者講笑話,直到他起床為止。

另外,可以先徵求孩子的同意,詢問他們:「你需不需要我叫你起床?」如果要的話,再問他們:「你要我一次一次叫,或者用激烈手段叫你起床?」如果他們自己說要激烈手段,那隔天當然不會怪爸媽,甚至覺得爸媽好愛我,都照我的話去做。


【我是誰?】

要談心理學,就要先提到哲學。我們先從「我是誰?」開始,到底什麼可以代表「我」?

是名字、身分、職位、教育程度、名聲,還是某些人、事、物的擁有者?

以我最喜歡的兩位好萊塢明星為例,哈里遜•福特和基努•李維時常被看見搭乘地鐵,非常平民,不需要靠外界的東西去凸顯自己。

此外,史蒂芬·霍金罹患漸凍人症,全身只有幾根手指能動,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依然成為全球知名的物理學家。

他曾在受訪時提到:

「我每天起床之後,無時無刻都處在痛苦之中,還好我有一個本事,可以隨時轉念,進入喜歡的天文和物理世界。」

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知道—

「思維模式」,就是你最重要的財富!


【正向思考有用嗎?】

我來舉個例子,某位老婆很快樂,因為家庭幸福美滿,孩子都很聽話,老公工作認真,直到某天知道老公外遇長達十年,頓時覺得人生無望。

如果把老公外遇當成訊息,經過大腦解讀之後,判定為壞消息,當然覺得很難過。不過這是「大腦」讓你不舒服,並非「老公外遇」。

再過一陣子,憂鬱的老婆忽然中了上億元的樂透,頓時覺得人生很走運,可以環遊世界。這也是因為「中樂透」這件事,被「大腦」判定為好消息。換句話說,中樂透並不重要,是「相信」這是一件好事情,讓你感到很快樂。

所以我們可以成為大腦的主人,不要再由外界的人事物去啟動我們的情緒。

就好像《讓我歡喜讓我憂》的歌詞—

「你這樣一個女人,讓我歡喜讓我憂。」

我會這樣改編—

「你這樣一個大腦,讓我歡喜讓我憂。」


【正向思考這麼有用嗎?】

為什麼不要勸憂鬱的朋友想開一點?

因為憂鬱症不是一種「想法」上的疾病,而是一種「體質」上的疾病。發作的時候就跟海嘯一樣,不管你的修為有多好、想法有多正面,都會被捲走。

有些疾病不是心理學的範疇,要去改善體質才行,這也是我為什麼要推廣講求「身、心、靈」的全人治療理念。


【和情緒有關的三大神經傳導物質】

一共有三種:

1. 血清素 (Serotonin):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

2. 多巴胺 (Dopamine):掌管喜悅和回饋。

3. 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負責專注和能量。

通常隨著年紀增長,這三種物質會下降,因此人的情緒會受到影響。

 

 

94bede_25b1beda32d34de390de5a39dcccf760_mv2.jpg  



【心理學在討論些什麼?

心理學和數學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學習心理學有兩個目的:

1.讓自己更好:屬於「加法哲學」,好比加什麼東西到茶壺,就會喝到好的滋味。所以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是「能量茶壺」而非「普通茶壺」,不管遇到正面或負面的事情,都把它變成正面的思考,類似佛教所說的「逆增上緣」。

舉例來說,當年我相信主管的話,以為會升任主治醫師,有出國短期進修的福利,連托福都去考了,學校也申請好了,後來才知道不是這樣。於是我到其他醫院工作,24小時都要輪班,整整過了兩年,但最後讓我遇見現在的老婆,才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這跟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很像,人的現在可以決定過去,把現在過好,就能夠重新詮釋過去。更多觀念可以參考我寫的《心靈影像的力量》。

2.發現真正的自己:屬於「減法哲學」,好比米開朗基羅看到一塊大理石,花了好幾年雕刻成世界知名的傑作「大衛像」。我們同樣可以去除多餘和無用的東西,雕鑿出潛藏在心中的「大衛像」。更多觀念可以參考我寫的《導演症候群》

此外,加法和減法哲學很像老子說過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直學習新東西,讓知識慢慢增加,同時一直反璞歸真,讓多餘的煩惱和慾望慢慢減少。


【心理治療在做什麼?】

主要目的是「改變」,大部分成功的改變,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美國心理學家 Carol Rogers 說過:「治療師的角色,不是做為指導者來提供解答、建議或分析,而是要展現下列三種特質,來為自然產生的改變鋪路:一、準確的同理;二、非佔有的溫暖;三、真誠。」

也就是說,真正成功的心理師都是功成不居,會變好是病人自己變好的,心理師只是引導而已。

另外,如果不能改變,就要學習「接納」。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越接納,世界越為了你而改變。


【如何才能有效率地影響別人?】

我們要先弄清楚「線性因果」和「循環因果」的差別,前者是可以預期事情發生的後果,後者是不確定後來會發生的事情。而且當問題重複出現時,會從「線性因果」轉變成「循環因果」,原本是先生晚歸造成太太生氣,如果一直持續下去,最後太太生氣,也會進而造成先生晚歸。

「循環因果」的壞處在於問題會根深蒂固地重複出現,不過好處是只要生態系的其中一方願意改變,另一方就會改變。

如果以夫妻問題來看,我會建議誰的動機愈高,誰就先改變。例如太太先燉碗雞湯,給晚回家的先生喝,再留張字條說:「你加班好辛苦!愛你喔!」

先生看了一定覺得很窩心,假如持續一陣子,先生還是沒有改變,那最後可能是改變(換掉)先生,這樣一來,損失的是先生,少了一位這麼開明的老婆。


【人要如何改變別人?】

人只能藉由「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以心理醫師為例,通常要花七年畢業,再花五年執業,累積經驗,前後花十二年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再舉一個我兒子的例子,已經付了跆拳道的學費,但一個月之後,他卻說不想學了。於是我跟他說:

「爸爸和媽媽好想學,你想不想陪我們去呢?」

接著我跟老婆一起報名選手班,整堂課練折返跑,還被年輕人踢到全身瘀青,一年之後,老婆都拿到黑帶了,又繼續練了一年,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讓兒子看到爸爸媽媽都有黑帶,讓他也想要拿。

至於我自己有沒有得到好處?49 歲的我原本有高血壓,可是練跆拳道半年就瘦了 14 公斤,再次印證誰先改變,誰的收穫就最大。


【自戀傾向 vs 關係傾向】

「關係傾向」包括和人與物的關係,某個人如果很喜歡跟一群人在一起,也喜歡服務別人,等於有高度的「關係傾向」。

如果用「關係傾向」從低到高當橫軸,用「自戀傾向」從低到高當縱軸,可以分成四種人:

擷取1.JPG  

1.一切為了你:如同日劇的阿信一樣,犧牲奉獻,從夫從子。

2.自卑畏懼:既沒自信,也不注重關係。

3.唯我獨尊:例如美國的艾科卡,從福特汽車跳槽到克萊斯勒汽車之後,帶領公司反敗為勝,可是他並不注重關係,有他在位時,公司就很好,離職之後,公司就不好,並不像《從A到A+》或者《基業長青》中的經理人,從第一天起便積極尋找接班人,讓公司能夠長久經營下去。

另外,小朋友剛生下來也是這樣,覺得世界圍繞著自己轉動,稱為「全能的錯覺」,長大之後發現不是這樣,很想重新擁有那種感覺,於是有些人選擇網路成癮,在虛擬世界裡做自己的上帝。

4.你好我也好:我很佩服美國的艾瑞克森,除了小兒麻痺,還有色盲和音盲,卻無法阻止他成為偉大的心理學家,利人也利己。


【無知就是美德】

這是今天演講的結論,如果覺得同事、部屬、主管或孩子不順眼,可以讓自己回到無知的狀態,去問開放式的問題。

比如主管可以問部屬:

「我很看重你的能力...你可以先想想看...到底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最後,「無知就是美德」的觀念也跟賈伯斯的名言一樣: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讀者提問】

讀者:「請問馬醫師自己會去看其他的心理醫師嗎?」

馬大元醫師:「我們執業醫師會有督導,但如果你指的是因為壓力過大,累積太多負面情緒,去看其他心理師的話,前幾年我有這樣做,不過後來學會正面聚焦的方法,在忙碌的一天過後,想辦法讓自己聚焦在正面的事情,就沒有再找過其他心理師了。」

 

【延伸閱讀】

《導演症候群》講座精華內容和讀後感想(下)—想要改變別人,請先改變自己!

 

【購買書本】

把《導演症候群》帶回家

P.S. 我讀完這本還不滿足,又訂了另一本加法哲學的《心靈影像的力量》。

IMG_7311_20210226213307.JPG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