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翻譯了書本最後一章「How to Awaken the Power of Ikigai」的精華內容,包括活出 Ikigai 可以去做的 35 件事,這篇文章則挑出印象最深刻的七件,分享重點觀念,並加上個人感想。

IMG_4623_20201203213859.JPG  

Part 3:前往「未來」之旅—東京

Héctor 和 Francesc 前往東京的車程中,一共經過 14 個站點,分享我最有感的四堂課程:

【New Habits】

紐約時報記者 Charles Duhigg 寫過《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並提出 21 天的習慣理論。

一個人每天約有四成的活動來自於習慣,並非做出的決定,這些活動可能做了很多年,導致大腦不需要經過決策的過程,身體自然做出反應。

透過以下的三個步驟,我們能把壞習慣轉換為好習慣,並且在持續 21 天之後,成為新的行為模式。

1.找出習慣是如何和何時建立

包括思考什麼是自己的壞習慣、已經持續多久了、是因為跟哪些人在一起、當下自己有什麼感覺。

2.找到獎賞

當你做完壞習慣之後,會得到什麼獎賞?為了得到相同的獎賞,可不可以用更健康的習慣來取代?

例如原本每天下午都要吃糖果,現在可以改成吃胡蘿蔔或堅果,如果還不滿足,乾脆去散個步。

3.建立新習慣

套用以下的句型—「當我感覺到....」、「我將會做....」和「因為那樣做會給我....」去培養新習慣。

- 「當我在家感到孤單和無聊,就會在每天下午五點吃餅乾。」

- 「我將會改成出門走走。」

- 「因為那樣會讓我感到重新充電,並且期待回家之後,一邊喝茶一邊看書。」

我想到前陣子讀的《原子習慣》提過類似的觀念,最受用的是新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不斷重複去做同一件事,你就活化跟那個習慣有關的神經迴路,變成自動化的行為。

與其每週去健身房一次,每次兩小時,不如改為每週五天,每次 20 分鐘。重點在於每天去做這件事,而不是偶爾才做。另外,一週只去一次,萬一有事不能去,等於一整個禮拜都沒有成效。


【GASSHUKU】

日文 Gasshuku 的意思是一群員工遠離平常上班見面的地方,改去特定的場所,一起腦力激盪完成某個目標,類似 offsite meeting 或 hackathon (黑客松) 的概念。

例如原本每週四去上一小時的繪畫課,三個月之後,合計上了十二小時,現在改成利用一個週末,一口氣上十二小時,結果是一樣的。

Héctor 和 Francesc 則把 Gasshuku 改成 Shinkansen Sessions (新幹線時段),為了某個清楚定義的目標,連續投入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小時或長達數天,並避免可能的干擾,在短時間內累積可觀的進步。

安排「新幹線時段」要注意以下幾點:

1.設定開始和結束時間之後,就不能輕易變動。

2.開始之前,必須有非常明確的目標。

3.這段時間內禁止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設備。

4.尋找一個新的場所,例如鄉下的房子,或是居住城市中的旅館。

我自己的經驗也是這樣,還單身的時候,早起寫作的地點不是出租的房子,而是公司的辦公室。

為什麼九點才上班,我要六點半前到公司?因為那邊什麼都沒有,同事也寥寥可數,正好可以心無旁鶩,全速寫作,很多篇一萬多字的感想都是這樣完成的。


【PARETO】

義大利的經濟學家 Vilfredo Pareto 曾提出「二八法則」,光是 20% 的變因,就決定了 80% 的成果。

現實世界中的例子包括:

-80% 的資源,是被 20% 的人口所消耗。

-80% 的成功,決定於 20% 的努力。

-80% 的情緒,來自於 20% 的經驗。

我們要怎麼在生活中應用「二八法則」,讓時間和心力發揮最大效益呢?

1.為了達成目標,你是否有完成必要的任務?

2.你有試著減少或去除不必要的工作嗎?

3.對於非做不可的事情,你有投資足夠的時間嗎?

4.在你社交圈內的人,你有保留時間給他們嗎?

5.你有進行具有生產力的對話嗎?

6.你滿意目前的社交活動嗎?

如果上面六個問題,超過兩個以上你的答案是「沒有」,那可以試試看以下五種方法:

1.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或創業者,試著找到貢獻 80% 營收的 20% 客戶,然後集中心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2.對你來說,哪些物品是最珍惜的 20%,而且每天會用到的?假如你無法決定,把所有東西都拿出抽屜,規定自己每五樣只能留下一樣,其他的就丟進垃圾桶。

3.哪些人是你最常見面,也會感到很開心的?把最多的時間用在他們身上,並且縮短和其他人相處的時間。

4.從你最愛穿的衣服之中,找出其中的 20%,卻穿了 80% 的時間。

5.從你所有的興趣或嗜好中,找到哪些帶給你最多滿足感,並暫停從事其他的項目。

對我來說,能帶給我最大成就和最多意義的興趣,就是閱讀和寫作。為了多看幾本書,多寫幾篇感想,只好不看電視,不追劇,也不打電玩。

另一個原因是爸爸的個人時間太少,拿來讀書寫作,除了充實新知,轉換心情,還能發表貼文在粉絲團和部落格,利己利人。


【The Power of Words】

根據美國學者 Edgar Dale 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 (Cone of Learning),從金字塔的上方到下方,學習效率遞增成長。例如人們只會記得閱讀內容的 10%,和聽到內容的 20%,相較之下,如果是動手實作,或者設計課程,就會記得他們所說和所寫的 70%。

5f3baa02000a8.jpg  

Héctor 和 Francesc 認為這代表「文字」的力量,當你寫下要去做某件事情,大腦就會收到訊息,開始準備著手進行。所以你如果想要啟動某個計畫,可以用自己會有共鳴的文字幫此計畫命名。

舉例來說:

1.改善健康或體態:「維特魯威人 / Vitruvian Man」計畫,因為達文西曾按照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的身材,畫出完美體態的比例圖。

2.想要重燃愛情:「威尼斯 / Venetian」時光,假如你跟情人的第一趟旅行是在威尼斯。

3.賺取更多收入:「巴菲特 / Buffett」計畫,假如你的偶像正好是投資家巴菲特,也可以換成任何你欽佩的人。

4.寫一本小說:「海明威 / Hemingway」時間,每次當你坐在桌子前面準備寫作時,就想像自己是海明威。

我曾經為了公司的變裝尾牙,要分別扮成「斯巴達三百壯士」和「賣六塊雞(肌)的肯德基爺爺」,花了三個月練出六塊腹肌,除了用表格紀錄每天各項運動的次數,也幫健身計畫命名,和想出激勵自己的標語。

例如「This is Sparta!」計畫,標語是「中年大叔的逆襲」;還有「I'll Show You!」計畫,標語是「竹南腹肌哥」。


Part 4:前往「過去」之旅—京都

Héctor 和 Francesc 前往京都的車程中,一共經過 6 個站點,分享我最有感的一堂課程:

【ANALOG】

在日本,現在仍有攝影家使用 Analog photography,以膠捲的方式拍照。在一個觀光景點,用手機拍 300 張,和用傳統相機的底片拍 36 張,是截然不同的。後者給你更多時間去享受過程,還有強迫自己去選擇最好的取景。

Google 的行銷經理 Daniel Sigberg 曾寫過《The Digital Diet / 數位節食》這本書,提出幾點建議:

1.試著遠離科技產品一到兩天,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2.研究自己到底使用多少科技產品,還有使用的頻率,和依賴程度。

3.循序漸進地重新使用科技產品,並且有所節制。

4.找出最佳的「數位節食」方式,更重視品質而非數量,同時能改善生活品質。

Héctor 和 Francesc 則建議把相同的概念,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1.如果你只用電子閱讀裝置,試著買一本你最喜歡的小說家的實體書。

2.如果你只用手機 app 紀錄事情,試著買一本能放入口袋的筆記本,隨時帶在身上。

3.如果你只用手機拍照,在下一趟旅行,改為攜帶傳統相機。記得在按下快門之前,先深呼吸感受當下的心情。洗出相片之後,邀請同行的朋友,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照片。

4.如果你只用電腦校稿,試著把內容印出來,用鉛筆逐行再看一次,你會發現在螢幕上沒看到的錯誤。

5.如果你只用音響,改為買一台黑膠唱片播放機,當你把唱針放在某張唱片時,會自然地想到那位歌手。另外,每隔五或六首歌,換一張唱片,並短暫休息,採用「番茄鐘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

我很不像大多數的工科畢業生,喜歡研究和試用最新的 3C 產品,自己從 2007 到 2017 的十年之間,只用 Nokia 5310 此款手機,前後換了六支,後來因為 2G 基地台關閉,只好在 2017 年底買了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從堅持不用智慧型手機,到現在逐漸手機成癮(沒有帶書或不能看書的時候),其實才三年,差別就在網路的誘惑。

因此把手機擺遠一點,或是拔掉電腦的網路線,都是讓自己更專心寫作的好方法。


Part 5:前往「現在」之旅—伊勢

Héctor 和 Francesc 前往伊勢的車程中,一共經過 15 個站點,分享我最有感的兩堂課程:


【To Write is to Select】

UCLA 大學的博士 Matthew Lieberman 曾經做過研究,把受測者分成兩組,第一組每天寫日記去紀錄情緒變化,第二組只寫制式文件(例如工作報告)。幾天之後,他發現第一組人的杏仁核活動開始降低,代表壓力指數下降,健康狀況提升。

Héctor 和 Francesc 建議可以試著寫「五分鐘日記」,買一本日記本,每一頁代表一天,先畫一條水平線,分隔上半部和下半部。

每天起床之後,在那一頁的上半部,花三分鐘寫下:

- 此時此刻,我感激生命中的哪三件事情。

- 在今天裡,我打算做哪三件事情讓這一天更特別。

- 就在今天,我想要告訴自己的一句話。

每天就寢之前,在那一頁的下半部,花兩分鐘寫下:

- 今天發生哪三件值得寫下來的事情。例如「一年沒聯絡的朋友傳來簡訊,讓我感覺被愛著」或是「漫步在公園時,忽然對下一個計劃有了絕佳點子」。

-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做什麼去改變今天。例如「今天上午,我因為緊急的事情忙到昏頭,應該要根據重要順序,決定要先做哪一件事」。

之前看過幾位作者也有寫「感恩日記」的習慣:

《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作者為「女人迷」執行長張瑋軒,她的感恩日記是每天在手機寫下 10 件讓自己感激的事情。

《外商 CEO 內傷的每一天》作者為李奧納貝集團執行長 Margaret,不只寫感恩日誌,還印成隨身筆記本送給同仁,每年年終更印出感恩故事,貼在電梯口,目的是讓大家彼此鼓勵,體認到其實擁有很多,不要只想到少數幾件煩惱的事情。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作者為職業講師福哥,他每天睡覺前都會找出一天中最棒的三件事,就算再壞的一天也不例外,至少自己還活著或身體健康。另外,他會問兩位女兒今天最開心的三件事,感染到她們的快樂。


【Serendipity】

Serendipity 最早出現在十七世紀由英國作家 Horace Walpole 寫給朋友的一封信,當他讀完《錫蘭三王子歷險記 / 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看到三位王子從來不安穩度日,只枯坐在城堡中,而是啟程去旅行,用勇氣與智慧,面對各種不利情況,創造自己的命運,於是他發明了 Serendipity 這個單字。

Héctor 和 Francesc 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用三個方法,製造更多的 Serendipity:

1.給這個世界送出信號,告訴大家我存在,在想什麼和可以做什麼:

-在社群媒體分享所見所得:只有不到 1% 的人這樣做,談談你對某部電影的心得,或是分享拍攝的照片。

-傳送訊息或寫封 email 給你喜歡的作家或導演,你會讓他們今天的心情特別好,或許他們真的會給你回應。

-製作專屬名片,發給跟你自己 Ikigai 有關的人。如果你收到別人給的名片,也一定要在隔天寄 email 給他們。

-對你平常不會想幫忙的人,伸出援手。

-對你平常可以完成的事情,請別人來幫助你。

2.替生活加入隨機性:

-替彼此不認識的朋友安排一起吃晚餐。

-跟某位不太熟的朋友喝咖啡,因為你感覺有機會成為好朋友。

-籌辦一場派對,而且主題是會令人大感意外的。

-如果你在公司是高階主管,試著改變辦公室的規劃,增加同事巧遇的機會,例如蘋果的 Apple Park 設計,整個區域是個圓形。

-對於平常不感興趣的主題,去關注社群媒體上的某個人,或相關網站。

-選一本你平常絕對不會去讀的書。

-學習一種新語言或一項新運動。

-嘗試去做一件你從沒做過的事情。

3.增加「在正確時間,出現在正確地點」的機率:

-更常出去旅行,尤其是請當地的朋友,介紹你去更接地氣的景點。

-在短程旅行中,把租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改為步行。

-更改平常上班會經過的路線。

-去光顧一家你從未去過的餐廳。

針對第一個方法「給這個世界送出信號」,我想到自己發明的《Ryan讀書房》福袋,從 2017 年起到現在,只要讀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會寄禮物給作家。

之前只給外國作家,包括瑞典、西班牙、法國、澳洲、美國和日本,除了小書袋,還會送給他們 Q 版的肖像漫畫明信片。

現在當爸比較沒時間,針對台灣作家,至少會寄小書袋給對方,雖然彼此從未見過面,但真的跟幾位變成臉友,這是以前的我沒有想過的事情。

為什麼作家願意理我和接受呢?可能是我無所求,只是單純喜歡對方寫的書,寫篇推薦的書評,同時送個小禮物表達感激,並沒有特殊目的。

IMG_4620_20201203213855.JPG  


【The IKIGAI Journey】

讀完《The IKIGAI Journey》,我覺得追求 Ikigai,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最重要的是「啟程」和「累積」。

只要「啟程」,就有機會到達目的地。

只要「累積」,就能讓熱情變成專業。

而且這跟年紀沒有絕對的關係,不是有了小孩或人到中年就要認命,只要有心,一定能找出方法。

我在福哥的《工作與生活的技術》讀到,他在 49 歲這一年,寫完博士論文、推出一門線上課程、寫出這本新書、拿到武術黑帶、改造房子裝潢、參加鐵人三項,也沒有犧牲陪家人和小孩的時間。

關於「啟程」,如果他沒有在 49 生日時,訂出 50 歲的天命計畫,就不會去制定策略,完成上面的所有目標。

關於「累積」,如果他沒有在 2006 起架設「福哥的部落格」,這 14 年來陸續撰寫電腦系統和簡報相關文章,就無法出版三本自己的書,和憲哥合寫一本書。也是因為他持續寫作,分享本身專業,才能被別人所信任,逐漸累積知名度。

這讓我想到作者 Héctor 和 Francesc 也是如此,如果他們沒有做過一年的相關研究,並訪問長壽村的居民,還有再花兩年構思和旅行,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 Ikigai,就不會有《IKIGAI》和《The IKIGAI Journey》這兩本書的誕生。

所以我不能放棄,愈忙愈要讀書,再忙也要寫作,因為這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如同福哥說的,最終目標是要「影響別人」,希望能讓更多人願意拿起一本書來看,替書香社會盡一點力量。

P.S.
1.到底這本新書和上一本差別在哪裡?

《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書本中,在第一章「Ikigai」稍微解釋 Ikigai 的觀念,只用一張圖和幾行字。

相較之下,這本《The IKIGAI Journey:A Practical Guide to Finding Happiness and Purpose the Japanese Way》對 Ikigai 的觀念進一步解釋,以及分享個人經驗,怎麼循序漸進去找到自己的 Ikigai,都放在最後一章的「How to Awaken the Power of Ikigai」。

此外,新書更著重於練習或方法,35 篇至少提供 35 種方式,幫助我們朝自己的 Ikigai 前進,或者在心情低落時拉自己一把。

還有,新書和上一本同樣提到很多理論、書本和書摘,適合有興趣的人當作延伸閱讀的材料。

2.寫作架構也是我閱讀《The IKIGAI Journey》的收穫之一,如果只寫追求生命意義的 35 個方法,會讓人感覺乏味,不過改成追求 Ikigai 的旅程,去連結「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把三個城市的 35 個站點,變成 35 堂找到或實踐 Ikigai 的課程,就會更吸引人,即使裡面的觀念,在其他書本也能讀到,因此包裝和架構非常重要。

3.再次謝謝 Amazing!從她寫的《有一種工作,叫生活》讀到「迷惘的人需要 Ikigai」這篇文章,認識了 Ikigai 的觀念,才會去買《IKIGAI》和《The IKIGAI Journey》回來研究。


【延伸閱讀】

關於「如何找到你的 Ikigai」和「活出你的 Ikigai,可以去做的 35 件事」:

《The IKIGAI Journey》讀後感想(上)—實現富足樂齡,可以去做的35件事



關於《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的精華內容:

《IKIGAI:The Japanes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讀後感想— 找到你專屬的 Ikigai,就是人生的最大禮物



看看我送出過的《Ryan讀書房》福袋:

《Ryan讀書房》閱讀福袋



看看我進行過的「斯巴達人」計畫:

世界民俗風尾牙準備心得(上)—每晚400下腹肌運動,化身斯巴達300壯士(訓練篇)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