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到目前為止最熱血、最勵志的一本小說,也入選我的年度選書!

《陸王》日劇的主題配樂一響起,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出去,甚至比賽中段還愈跑愈快,熱血勵志的文字引領我一路向前,翻開書的第一天欲罷不能看完十三章,隔天早起一口氣讀完。決定擱下正在翻譯的原文書,延後排定發表的貼文,非幫這本小說寫篇感想不可!

小鉤屋成立於 1913 年,以生產足袋為獲利來源,雖然順利撐過百年,卻由於流行趨勢變化,銷售量逐年下滑,如今員工只剩 27 人,平均年齡 57 歲。第四任社長宮澤不願父親的家業斷送在自己手上,想要嘗試推出跑鞋,但技術、資金、設備和經驗都沒有,加上對手是跨國運動廠牌亞特蘭提斯,勝算渺茫。而馬拉松選手茂木因為膝傷退賽,正處於人生的低潮,兩人的相遇會對彼此的命運帶來什麼改變呢?

IMG_9890.jpg  

這本小說很適合創業者、中小企業老闆和員工、喜愛跑步的讀者閱讀,金句滿滿,收穫滿滿,筆記就寫滿四張 A4 紙。

IMG_9954.jpg  

我分成給「受雇者」、「創業者」和「小公司」的提醒,節錄書摘和分享短評:


Part 1:給「受雇者」的提醒

總共有九件事情:

1. 你是職員還是職人?

2. 賺錢之外的意義

3. 你替公司加分? 還是公司替你加分?

4. 到離職日當天都要有責任感

5. 拼命的輸家總有一天變贏家

6. 認真去做才知道喜不喜歡

7. 找到 How比找到 Who 重要

8. 結交敢說真話的朋友

9. 自己才是最堅強的靠山

【你是職員還是職人?】

選手個性如何、對哪些事情有興趣、將來希望有什麼發展,自己又能提供什麼協助…村野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記錄了贊助選手的一切資訊。就算是跟跑鞋沒有直接相關的資訊,也能幫助他更了解選手。村野就是靠這些仔細的資訊蒐集和一次次的溝通,獲得選手的信任。只有提供納入選手各項細微期望的跑鞋,才是能讓他們穿得長久的鞋。村野永遠和選手並肩作戰。他絕不會因為選手陷入低潮或狀況不佳而背棄對方。一旦決定要支持,村野就會坦誠地與選手面對面,持續協助他們,直到對方說出「我要引退」的那一刻。

對於許多選用亞特蘭提斯跑鞋的選手來說,村野精確的建議與產品提供都非常重要,甚至可說是跑者的命脈。不僅在選鞋上給予意見,也會設身處地傾聽選手的心聲,有時還提供各種建議,村野的種種支持等於是這些選手的精神支柱。

小說中我最欽佩的職人代表是試鞋師村野,業績是最後的量化成果,可是在交涉的過程中,他所投注的心力與時間,還有和選手之間的信賴,全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賣鞋跟成功的簡報一樣,重點不在於你要說什麼,而是觀眾想聽什麼,因此村野才會跟選手交心,了解他們的喜好、傷痛或瓶頸,看如何在鞋子設計上予以協助。而跟跑鞋無關的資訊,更是拉近關係的重點,既然對手不願意在這一塊下功夫,正好可以做出差異化。沒有人不需要別人關心,尤其是低落或喪志之時,錦上添花很容易,雪中送炭就很珍貴。


【賺錢之外的意義】

工作要是只為了賺錢,就太沒意思囉。還是要有一種為社會大眾貢獻的心情啊。

亞特蘭提斯和小鉤屋是大鯨魚和小蝦米的對比,前者是大企業,又是跑鞋的領導廠牌,後者是小公司,沒有任何實績或明星代言人,為什麼還有跑者願意選小鉤屋的跑鞋? 因為他們的鞋子是有靈魂的,有替使用者著想的心,和跑者溝通和改良缺點,透過設計降低運動傷害,即使是內部員工,也會感動於這樣的信念。

領公司薪水,把事情做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找到此份工作的意義,思考產品或服務能替使用者帶來什麼,改變什麼,會讓你做起事來更有熱忱。


【你替公司加分? 還是公司替你加分?】

重點不是公司規模大小,而是這份工作能不能讓你感到驕傲…要是以「唸名校、進入知名大企業」這樣的想法為出發點,到最後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公司這塊招牌,或是在組織裡的頭銜…真正的驕傲啊,不是招牌也不是頭銜,而是面對自己的工作時所秉持的態度。無論公司規模是大是小、有沒有很響亮的頭銜,這些都和驕傲沒有關係,重點是能在自我還有自己的工作中找到多少責任和價值。

亞特蘭提斯的試鞋師佐山仗著公司的響亮招牌、雄厚資金和完整產品線,讓跑者和廠商選擇合作,這無可厚非,不過他心中只有業績,缺乏對人的關懷。相較之下,小鉤屋的試鞋師村野以選手為第一優先,而且頂尖或一般跑者在他心中的地位沒有差別,同樣提出最中肯的建議。雖然名片上失去亞特蘭提斯的光環加持,仍然靠三十年的經驗和實力,取得選手的信任。

有實力的人,不怕沒有舞台,是他或她替公司加分,相對來說,如果進入知名企業,就開始安逸怠惰,不思長進,競爭力反而逐年下降。無論留下或離開,我們都能定期替自己的「價值」做健檢,會不會失去大公司的系統、流程和團隊,連帶功力全失了呢?


【到離職日當天都要有責任感】

我想調職前至少要做到這一點。

銀行的融資窗口坂本已經收到調任命令,仍然在離開之前,盡力說服分行經理幫忙小鉤屋的貸款提案,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是最基本的敬業精神。

我是個堂堂正正的老頭。堂堂正正的老頭呢,是有責任感的。而且講道義講人情。這個世界上呢,有些東西比性命更重要喔。

飯山被討債集團打到多處骨折,仍然掛念自己還在領小鉤屋的顧問費,再怎樣也要幫點忙,甚至偷偷離開醫院,回工廠搶修機器,因為他對這份工作有「非完成不可」的使命感。

我曾經因為要動手術跟公司請假,在病床上用筆記型電腦持續回覆 email,到被通知要進手術房為止,一方面怕有突發狀況,另一方面也是責任感使然。


【拼命的輸家總有一天變贏家】

全力以赴的人呢,不會全盤皆輸的。總有一天會獲勝。

無論什麼樣的工作—不管是經營中小企業,或是當大企業裡的上班族,一定會遇到某些非賭不可的時刻。要不然,工作未免太無趣,人生未免太乏味啦…所以在人生需要賭一把的時候,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然後,為了求勝全力以赴。不抱怨,也不推卸責任;所有能做的、該做的都要盡力。最後,誠心誠意接受結果。

人生會發生什麼事,終究無法預料。因此,只能珍惜每個當下,盡全力做到最好。

在田徑場和職場都一樣,沒有永遠的輸家,也不會有永遠的贏家。老天是公平的,只要肯持續努力,每次都做到最好,一定有逆轉局勢和反敗為勝的一天。反過來說,沒有進步,等於給了對手追上來的機會。

A002.jpg  

銀行永遠只看一家公司的過去。看公司的實績,看公司的抵押品,卻絕不會用公司未來的潛力來評估融資案。

這是行員坂本覺得有志難伸,離開銀行的理由。借貸有倒帳壓力,不得不謹慎評估,但做人不同,不能勢利眼,全力以赴的 nobody ,也有潛力成為 somebody。


【認真去做才知道喜不喜歡】

人生只有一次啊!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要是只顧表面好看、裝腔作勢,卻做著根本不喜歡的事,這種人生到最後只會讓人後悔死啦!

曾經是社長,如今是顧問的飯山,對正在求職的大地說過這幾句話。我覺得「喜歡」或「不喜歡」是全心投入其中才能判斷的。大地一開始把小鉤屋家業當成銜接正職工作的過渡期,出包有社長老爸擦屁股,直到跟著飯山一起研究機台,解決問題,還有選擇供應商,才體會到工作的精髓。另外,以前面試時毫無賣點,現在則有新產品開發和上市的經驗,讓主試官印象深刻。

我們在決定換工作之前,不妨先試著改變心態。被交派的任務非做不可,但有分心不甘情不願去做,趕快做完就好,或者視為個人挑戰,一方面看可以學到什麼,另一方面當成放在績效考核或求職履歷表的個人成就。一位有上進心的人,沒有任何一段經歷會是毫無意義的。


【找到 How 比找到 Who 重要】

一再想著對亞特蘭提斯的怨恨和他們造成的辛勞,沒有半點用處,只是浪費時間、鑽牛角尖。付諸行動才有意義。

當「陸王」團隊因為原材供應商被亞特蘭提斯搶走,為了供貨中斷而煩惱時,董事富島說了這幾句話。商場如戰場,找出對手的弱點,善用本身的優勢,都是合理的戰術。假如一味怪罪對方沒有道義,把原因推給資金差異,對於現況不會有任何改變,還不如把那些時間用來集思廣益,想出應變方案。

以我的經驗來說,在公司遇到較嚴重的客訴危機時,第一時間找相關部門來開會,最不能做的就是互相指責,找出誰該負責 (Who)。對客戶來說,任何錯誤都是我們公司要承擔,所以當務之急是討論出最有效的補救措施,以及短期和長期的解決對策 (How)。


【結交敢說真話的朋友】

廣樹雖然是很親近的朋友,但他的批評卻毫不留情。話說回來,被其他人這麼說的話會一肚子火,不過如果出自廣樹的口中,大地就會坦然接受,因為他很清楚廣樹並沒有惡意。

大地的國中和大學同學廣樹,一語道破他的逃避心態,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沒有認真找,因為有家業這條退路,沒被錄取也無關痛癢。

公司的管理者有較多聽到真話的機會,尤其是跟業務相關的決策,可是一般員工沒有,大家自顧不暇。我很慶幸身邊還有這樣的同事和同學,在自己看不到問題或缺點時,用幾句話點醒我,真誠替我著想。


【自己才是最堅強的靠山】

世界上就是有這些莫名其妙的事。這個社會就是這樣。覺得不爽的話,就靠實力讓對方無話可說…你想要的狀態,只能靠你自己的力量來實現。無論是你,或是任何人,都幫不了你。你只能靠自己。

茂木因為接受採訪所說的話被記者扭曲,想要提出抗議,教練對他說了這幾句話。這是贏家通吃的社會,記者的報導當然以贏家為主角,輸家只是陪襯,要怪就怪自己沒有實力。

這個社會就是這麼冷酷無情。想要獲得矚目,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我們自己成為焦點。就像豐臣秀吉說的,杜鵑鳥要是不蹄,就想辦法讓牠蹄吧。

人情冷暖在跑場和商場都一樣,茂木曾是和風雲選手毛塚平起平坐的勁敵,受傷之後被亞特蘭提斯踢出贊助名單,被社會媒體所遺忘,因為沒有跑出名次;小鉤屋的營收每年遞減,但為了開發陸王需要大量資金,銀行不願貸款,就算後來產品上市,也被百貨拒絕上架,因為沒有做出實績。

這個社會是以名次或成績掛帥,之前看過許多網紅或部落客出書的例子,都是靠自己一步一腳印經營,多年之後人氣暴漲,才有出版社前來聯繫,趁機推出書本。不要埋怨出版社現實,他們有經費和時程的考量,沒有太多耐心扶植新人,與其責怪別人看不到,不如讓本身成就達到光芒耀眼的程度,想不被看到都不行。


Part 2:給「創業者」的提醒

總共有八件事情:

1.家族企業的優缺點

2.承認錯誤反而是優點

3.不能假手他人的工作

4.創業是每天開打的生死擂台

5.前往沒有任何保證的地方

6.經營者就是跟公司共存亡的最後一人

7.經營者要對最終決策有自信

8.經營者的另一個職稱—危機預報者

 

【家族企業的優缺點】

在宮澤面前,永遠有人幫他準備好該走的下一步。畢業後,先是到百貨公司歷練一番,接著回家繼承家業。在別人鋪好的軌道上平順穩定地前進,這就是宮澤的人生。

接掌老爸傳承的百年品牌小鉤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前面的路都被安排好了,壞處是當老爸過世,老臣不能給意見時,要靠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對你來說,這可能只是在找到工作前姑且做一下而已,但其他人不一樣。要是你不打算認真做,不如辭職專心找工作。你也應該為其他人著想。

兒子大地犯下品管疏失,還把責任推給縫製課,於是宮澤說了重話。他是社長,不能棄小鉤屋於不顧,不過兒子還有機會,希望能過跟自己不同的人生,前提是要培養出積極和負責任的正面態度。


【承認錯誤反而是優點】

小原這個人死都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他曾在某個場合中親口說過,在美國,默不作聲就代表你認錯了。就算是自己的錯,第一時間也不能認錯,而是要堅持自己的說詞,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是他留學美國學到的重要一課。

村野的主管小原從不認錯,到底主管該不該認錯呢?在《One-on-one with Andy Grove-How to manage your boss, yourself and your coworkers / 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如何管理上司、同事還有你自己》這本書中,英特爾前總裁和執行長的建議是:

經理人當然最應該向部屬承認自己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身為經理人的時候,你就會成為員工的榜樣,無論是好榜樣或壞榜樣。如果你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你就是在向受你督導的人傳達一項訊息:他們不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他們效法你的榜樣,就沒有人願意承認任何錯誤,也不會有人從錯誤中學到教訓…我們…常常擔心承認錯誤會失去別人對你的敬意。然而,事實上,承認錯誤可以展現出你的優點、成熟,以及公正。


【不能假手他人的工作】

但思考該怎麼做,這是宮澤社長你的工作啊。

宮澤社長既然身為公司的擁有人和最高指導者,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和決策力,不能偷懶,把難題直接丟給別人,更何況有村教練只是好心幫忙,沒有領諮詢費用。


【創業是每天開打的生死擂台】

那些從來不曾迷失、始終待在安全範圍的人,絕對不會了解今天、明天、後天,這樣拚過一天又一天的人宛如驚弓之鳥的心情。

受雇和創業的心態及壓力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不犯大錯,就有月薪可領,公司有狀況時趕緊換另一家;後者是永無止盡的戰鬥,每個決策都關係到所有員工的前途,每個棘手難題都要靠老闆想辦法,除非公司倒閉,否則無分平日假日,天天都是戰鬥日。


【前往沒有任何保證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生意。一旦決定了要前進的方向,接下來只能盡最大努力,然後相信實現的可能。不過,其實這才是最辛苦的地方—相信沒有任何保證的事情…我想不只是茂木,或許對所有跑者來說都一樣。越是認真看待這件事,就越是只能相信「根本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的才華與潛力。但我想,現在的宮澤社長,對他們的苦悶與擔憂,一定更能感同身受吧。對習慣大企業舒適環境的人而言,是絕對無法體會這種感覺的。就算一開始沒有刻意這麼做,但這些經驗、心情,將來必定都會成為宮澤社長的資產吧。

身而為人,為什麼要逼自己跳脫舒適圈? 去做不見得會成功的事情? 有時候是被迫的,像小鉤屋是因為業績低迷,茂木是因為運動傷害。但是不改變不行嗎? 固守本業,安穩度日,直到關門的那天? 說服自己放棄跑步,從此專心做個觀眾? 那樣的人生過於平凡,沒有成長的可能。往正面思考的話,都在最糟的谷底了,反正沒有退路,接下來只會變好,乾脆放手一搏吧!沒有下過雨,就沒機會看到美麗的彩虹;沒有上坡路,就沒機會看到山頂的風景,這些徬徨的心情和奮鬥的過程,都將是未來最好的回憶。

A003.jpg  


【經營者就是跟公司共存亡的最後一人】

這一切責任都非你扛不可。無論走運的時候,或是倒楣的時候,就只能概括承受。聽起來很殘酷,但經營公司就是這麼一回事。

社長或董事長聽起來很風光,尤其是媒體報導或記者採訪的時候,可是營運不佳、面臨倒閉時,要承擔所有和最後責任的人也是經營者。


【經營者要對最終決策有自信】

無論其他人怎麼說,宮澤都有信心認為, 自己是最認真為小鉤屋著想的人。「做決定的人,是我。」宮澤將這句話深深烙印在自己心中。

不要以為領導者天縱英明,他們跟我們一樣,都要從錯誤和經驗中去學習。我從小說前幾章讀到後半段,發現宮澤的決策能力有明顯提升。

之前在公司上過「清晰思考決策力」課程,做任何決策之前,應該先問自己三件事情:

1. 制訂這個決策的目的是什麼?

2. 所需的資訊夠完整了嗎?

3. 掌握的資訊都真實嗎?

如果目的有定義清楚,能收集的資訊都收集到了,真實性也確認了,並且分析過各種利弊得失,就要大膽相信自己的判斷。以社長為例,已經是對整間公司最熟的人,不是指特定程序或專業知識,而是從業務、技術、資金、時間、產業和客戶關係多方面綜合評量,知道哪個決策對公司最有利。


【經營者的另一個職稱—危機預報者】

現在您面臨新事業存廢的危機,但沒有一項事業在成長過程中是一帆風順的,就算度過這次危機,總有一天還是會遇到同樣左右為難的局面。經營公司終究得不斷重複這些狀況,無論發展到什麼規模、經過多少時間,都不可能有停止的一天。

正因為仗著這份餘力,本來該做的事情疏忽了,沒有立刻著手進行必要的改革,結果幾個月或是幾年後,真正的危機就降臨了…經營者的工作應該就是在事態演變成這樣之前,先出新招吧。

經營者的工作之一,要能夠看得比人更遠,目前沒有危機不代表危機不存在,可能對手還沒出招,與其大難臨頭時才想因應對策,不如趁還有時間的時候,先思考和擬訂計畫,執行時程相對寬裕,畢竟臨時對策通常治標不治本。


Part 3:給「小公司」的提醒

總共有八件事情:

1.產品改良是沒有完成日期的

2.籌組超強戰力的核心團隊

3.用貼心贏得真心

4.別人無法複製的理念

5.不是最便宜就會大賣

6.不改革無疑等死

7.搞清楚單選題或複選題

8.再好的商品沒人知道也沒用

 

【產品改良是沒有完成日期的】

現在的「陸王」只不過是在有品味的設計上加貼天然橡膠底的產品而已。只要在設計上花點心思,同業隨時都能加入競爭。

產品的開發與改良是永無止盡的過程,好還要更好,而且已經商品化的設計,有極高機率被山寨仿效,因此研發團隊不能志得意滿,就算取得獨家授權的技術,也有使用年限,要繼續找出獨一無二的特色,不斷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籌組超強戰力的核心團隊】

雖然說無可取代,但零件呢,終究是零件…重要的是人。絕對無可取代的不是物品,是人。

小公司因為人少,比起大企業,每個人的重要性更高,而且經常身兼數職,所以識才和惜才要做得更好,否則招募相對困難,又讓人才流失,對營運的衝擊會更大。

我覺得社長宮澤很能知人善任,以及尊重對方,例如個性鮮明的飯山,或是堅持理念的村野,這一類的人才都有他們的脾氣和堅持,如何融入現有團隊,同時充分發揮長才,是領導者的挑戰之一。

A001.jpg  

真是太好了,老公,來到這麼愉快的公司。雖然我們公司已經倒了,但以前也沒有這種工作夥伴的感覺。

生意呢,不是光靠一個人就能做起來的。要有能互相體諒的合作夥伴,還要有技術與熱情。製作一項產品的過程,就像團隊一起跑馬拉松一樣。

看到「陸王」研發小組關關難過關關過,還有外部夥伴的協助,忽然很感謝自己團隊同事的幫忙。從組員升任主管的不同,在於以前總是埋頭苦幹,只要顧好自己的事情,除非要職務代理,否則不太會關心同事的專案。現在藉由小組周會,每個人簡報自己的專案進度、問題和對策,以及背後的思考邏輯,對於彼此的工作有更多了解。更重要的是,有一個「Lesson Learned」的單元,輪流分享本周犯過的錯誤,或者學到的新知識,藉由吸收別人的經驗而進步。

一個團隊不是踩著對方的頭往上爬,而是怎麼發揮加乘效果,讓整體戰力往上提升,自己的內心除了感激大家的付出,也更明白身上的責任,要做出更多貢獻才行。


【用貼心贏得真心】

更重要的是對選手本人有多了解。包括贊助選手的習慣、優缺點,還有更重要的是腳的尺寸跟形狀。但我認為這樣還不夠,應該連選手的個性和目標也要確實掌握…因為我們的工作就是陪伴選手一起邁向目標呀!要是連對方想往哪個方向跑、想做什麼都不曉得的話,該怎麼支持他們呢? 這樣的工作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提供的是跑鞋,卻又不只是跑鞋,而是精神。可以說是匠人的誠意吧,或者是自尊。

這是三十年經驗的王牌試鞋師村野給小鉤屋的建議,希望他們不光製造跑鞋,還要花心力了解選手。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小店可以生存?甚至跟連鎖老店或業界龍頭競爭?因為他們做到對手不能或不願做的事情。

通常牌子大、市占率高的商家,較難做到客製化差異,反正不乏沒有客源,相對來說,小店的每位顧客都很重要,老闆娘會格外親切,願意多聊幾句,逐漸累積熟客。以小鉤屋來看,為了說服目標選手茂木,除了提供樣品鞋款,甚至多達五十雙,還有在情緒最低潮時關心問候,以及出賽時到場支持,製作加油布條,才慢慢贏得他的信任。


【別人無法複製的理念】

我開發了「陸王」這款跑鞋,經過一次次試誤,才走到現在這一步。我在過程中學到很多,其中我覺得最有收穫的,就是瞭解人與人的緣分。不只因為賺錢,而是欣賞這個人,想為這個人做點什麼,為了讓對方高興而努力。的確有些人是拿多少錢做多少事,但我認為不是這樣呀。先不要管錢,自己欣賞的事情就要做到滿意的程度…我們雖然是個沒什麼資金,規模又小的公司,但正因為這樣,才能抱著更強大的夢。聽起來很像是不肯坦承失敗的阿 Q 精神,但我真的很感謝這一切。如果把金錢這個價值觀從現實中拿掉,就會只剩下真正需要,或是寶貴的東西了。在許多我們完全沒察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裡,說不定就有很寶貴的東西呢,像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緣分之類的。

我認為茂木選手最終會選擇小鉤屋的「陸王」,而非亞特蘭提斯的「RII」,跑鞋是決定性的因素,但有兩點不可忽視,第一點是不強迫推銷的態度,像村野建議茂木也試試亞特蘭提斯的跑鞋,選擇自己覺得最好穿的鞋款,宮澤則說自己不會因為茂木穿了對手的鞋就不到場加油;第二點是不畏強權、逆勢再起、專注產品的理念,感動了茂木,這也是中小企業該學習的地方,「用心」才是最強大、最不可複製的優勢。

公司規模小無所謂,但願意和跑者真心面對面,在微薄的預算下想盡辦法製作出更好的鞋。我覺得有這樣的工作真不錯,因此才決定幫忙。

亞特蘭提斯的王牌試鞋師村野被解雇之後,憑著業界經驗和累積人脈,不怕找不到工作,為何偏偏加入「陸王」團隊?因為小鉤屋的夥伴以使用者需要為考量,一心想把產品做好,這樣的理念對外和對內都有用。對外是得到跑者或消費者的信任,想要穿上產品表示支持;對內是得到員工或應試者的信服,想要做出讓自己為傲的產品。


【不是最便宜就會大賣】

不是要賣得貴,而是要用適當的價格銷售。拚低價沒有任何好處。說什麼便宜就會暢銷,這是不懂得做生意的傢伙才有的錯覺。

訂價跟暢銷不見得是絕對關係,但還沒想出賣點之前,不要跟對手打價格戰。宮澤最早替「陸王」訂下低價,直到加入蠶絲土專利,聽從飯山的建議提高價格,後來更把蠶絲土導入到足袋的新產品「足輕大將」,即使貴了一倍,還是賣得很好,因為消費者認為物超所值,買到輕巧、柔軟和不易疲勞的附加價值。


【不改革無疑等死】

這十年來,公司的營業額不斷下滑。如果要做什麼新嘗試的話,只能趁現在還有體力的時候。沒有風險,也同樣不會有成長。

公司的董事富島不贊成足袋百年老店進軍跑鞋市場,尤其一直追加開發經費,還不確定有沒有量產上市的一天,於是社長宮澤說了這幾句話。富島的理財觀念偏向保守,加上看過宮澤父親當年類似的錯誤,因此屢次投下反對票,不過宮澤是承受最大危機感的人,與其看著船默默漏水而沉沒,不如趁自己還是中年,仍有體力最後一搏時,替公司找到新商機,再怎樣也勝過坐以待斃。


【搞清楚單選題或複選題】

這段日子,宮澤不斷想著如何將百年以來培養的足袋概念與技術應用到「陸王」上。這麼做當然沒有錯。不過,在得到蠶絲土這項新材料,還有跑鞋相關的種種知識後,現在不是剛好能反過來,將這些技術和知識運用到本業的足袋嗎?

商場策略的困難和有趣之處在於沒有標準答案,既然如此,更不該自我設限。老本行和新事業不是二者擇一的選擇,也沒有替代關係,如果自己老把焦點放在新事業上面,不會想到還有「足袋」和「跑鞋」相輔相成這個方案。

在公司的眾多決策中,要記得先搞清楚哪些是無法改變的限制,其他層面都可以調整或變更,不要一開始把路堵住,留一條生路而已。舉例來說,或許真的有兼顧品質和時程的解決方案,只是被先入為主的成見影響,認為搶快就要犧牲品質。


【再好的商品沒人知道也沒用】

追根究柢,跑鞋之間的差異呢,不在於價格或是功能,而是理念的不同…亞特蘭提斯是以他們公司特殊的運動力學理論為基礎…「陸王」追求的是人類最原始的跑步方式,也就是以人類自然的身體結構,該怎麼樣跑步才是最自然、最輕鬆的、最愉快的…「陸王」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跑鞋呢? 我們只能在更多地方加強宣導,讓消費者知道。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但也只有這個方法。

這是大德百貨拒絕陳列「陸王」,宮澤回到公司得到的感想。我的看法是無論實體或網路商店,後起之秀要和市場霸主競爭,關鍵在於近年流行的「故事行銷」,尤其是產品定位。

許榮哲曾經在《故事課 2:99% 有效的故事行銷,創造品牌力》書本中,引過用 Jack Trout 的「定位理論」:

無論如何都要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裡的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項目。

當年他才二十幾歲,台灣最會說故事的作家是黃春明,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是吳念真,為了替自己即將出版的書寫文案,乾脆想出這個封號—「台灣六年級最會說故事的人」。只要縮小範圍,一定可以找到勝出之處,成功讓人留下印象。

我想「陸王」除了強調中足落地的結構,還能以「百年老店奮鬥史」作為故事行銷素材,至於產品定位的話,可以從「史上最輕的跑鞋」或「最能避免運動傷害的跑鞋」等方向去發想。


【陸王】

我一向很喜歡池井戶潤的作品,目前《陸王》和《飛上天空的輪胎》在心中並列第一名,《七個會議》是第二名,期待後續的《下町火箭》或《半澤直樹》也有中文版。他總是站在弱勢者或小人物這一邊,以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主題,而且登場人物很真實,跟我們有著相同的缺點和煩惱,總結讀完《陸王》的兩點心得就是—

1. 人生會有悲觀的時候,但絕不能夠停止前進:

人生有起有落,難免遇到某個階段,是一片黑暗、毫無光明的,撐過去、拚下去,這些經驗就會是你的。翻開《陸王》、《飛上天空的輪胎》和《七個會議》,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公司領導者的挑戰和壓力更大,唯有繼續前進,才會看到成功的希望。

2. 有時間找藉口、找理由,就有時間去找方法:

職場上太多可以抱怨的事:

- 某位同事跟老闆關係比較好,所以我考績不好:請問你為什麼不拚到考績連相關部門和高層主管都有好印象,老闆不打 A 都不行?

- 他是家產用不完的人生勝利組,名校畢業,語文和專業都超強:請問你就放棄進步了嗎? 你應該看的是他仍舊很努力,再不拚只會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 對手的產品開發起步早了很多年,所以被客戶選用:請問你老是這樣說,就不用想方法了嗎? 只要持續開發,提升品質,或許對手出狀況時,正是我們的絕佳機會。

說再多的理由,想再多的藉口,不如腳踏實地,做了再說。與其去想別人會不會出手相助,還不如花時間讓自己變強!

P.S.
1.謝謝圓神出版社發行《七個會議》和《陸王》!還贈送超酷的運動毛巾和製作詳細的人物關係圖,毛巾已經掛在書架,人物關係圖我有自己畫一個,但看到一半才發現有現成的,後來想想不看也沒差,不會提早知道劇情走向。

IMG_9897.jpg  

IMG_9953.jpg  

另外,個人覺得中文版封面勝過日文版,蓄勢待發的取景、崎嶇不平的路面、逐漸浮現的曙光、精心挑選的金句,讓人更想拿起來翻閱。

擷取.JPG  


2.謝謝葉韋利小姐的翻譯!不然我看不懂日文金句啊!

3.受限於文章將近一萬字,沒有分享關於跑者的心得,還有遺珠之憾的眾多金句,有興趣的人可以買書來看!

 

【購買書本】

《陸王》中文版



【延伸閱讀】

《七個會議》介紹與書摘

《飛上天空的輪胎》介紹與書摘-1

《飛上天空的輪胎》介紹與書摘-2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yan / 小凱 的頭像
    Ryan / 小凱

    Ryan / 小凱的部落格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