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這家「漫」畫公司到底有多「威」?

即使上千位角色中廣為人知的老是特定幾個,像《美國隊長》、《驚奇四超人》、《浩克》、《蜘蛛人》、《雷神索爾》、《鋼鐵人》和《X 戰警》,至少光靠這幾位就荷包滿滿,漫威影業從 2008 年推出第一部自製電影,十三部影片的累計票房超過美金一百億 (約新台幣三千兩百多億)。

001  

其實《美國隊長》是 1941 年創造的角色,歷經整整七十五年,不但沒有被遺忘,甚至愈來愈紅,獨立電影拍了三集,未來還會出現在漫威電影中,讓我產生研究這家公司的動機—台灣日本和其他國家同樣有藝術家或畫家,不停推出漫畫或卡通作品,是什麼原因讓漫威勝出,使旗下的主角們流傳於世?又是什麼因素,讓更晚成立的漫威得以擊敗漫畫業龍頭 DC,在電影製作上還讓對手苦苦追趕?

看完《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 你所不知道的漫威》、紀錄片 DVD 和網路相關影片後, 我把八大秘訣歸納如下,包括:

一. 主角歷久不衰

二. 製造劇情高潮

三. 超強漫威宇宙

四. 結合真實世界

五. 跟上時代潮流

六. 多種媒體宣傳

七. 販賣周邊商品

八. 進軍國際市場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則整理和提出漫威未來可能會碰上的八個瓶頸或障礙。


Part 1:漫威的成功秘訣

【一. 主角歷久不衰】

漫威在創造人物時,有將以下因素納入考量:

1. 主角出身:

DC 漫畫的主角以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為代表,克拉克‧肯特是大報社的記者;布魯斯‧韋恩是大富翁。漫威則是相對弱小的人,《美國隊長》史帝芬‧羅傑斯小時候被同伴霸凌;《驚奇四超人》的石頭人班傑明曾在街上被混混欺負;《蜘蛛人》彼得‧帕克也被同學欺侮過。

002   

2. 注重人性:

在早期的 DC 漫畫中,主角幾乎沒有煩惱,《超人》不會質疑任何事情,但漫威的主角就算是神,也有跟凡人相似的問題,而且作家 Stan Lee 當初創造超級英雄時,就刻意去想假如他們存在於真實世界,會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以及如何打發閒暇時間。近年來許多漫畫改編電影追隨此趨勢,與其把主角塑造成無堅不摧、沒有弱點的完人,不如著重於人性面,同樣跟人一樣有缺陷,會勃然大怒、會因感情低潮心情受影響,或者邊苦惱邊追尋生命的意義,這些讓讀者更為感同身受,建立起情感連結。

3. 個性塑造:

六零年代後期的 DC 漫畫光以藝術品的角度來看,有很高的評價,問題卻出在這些人物的個性,幾乎可以把相同公式套用在不同超級英雄身上,過著差不多的生活。對照之下,漫威的人物遭遇較容易讓讀者跟著他們一起歡笑或悲傷。

4. 多元族群:

像《蜘蛛人》就讀的學校有黑人同學,在六零年代的漫畫堪稱創舉,漫威更推出第一本以黑人為主角的漫畫《Black Panther / 黑豹》,加上《Luke Cage / 路克‧凱吉》和《美國隊長》的夥伴《Falcon / 獵鷹》以及《Blade / 刀鋒戰士》等主角,完全瞄準黑人讀者市場。

003

5. 國際化:

刻意創造非美國籍的超級英雄,像《X 戰警》中的《Wolverine / 金鋼狼》來自加拿大;《Storm / 暴風女》來自肯亞《Nightcrawler / 夜行者》是德國人;《Colossus / 鋼人》是俄羅斯人,協助漫畫打入國際市場。

有了主角之後,不見得每位超級英雄都跟《金鋼狼》一樣,擁有復原能力和不死之身,活上幾百年不是問題,要怎麼讓一位正常人角色活得更久呢?或者換一種說法,讓讀者想持續知道主角的最新發展,並在他們心目中永遠保有一席之地,無論是老讀者或新讀者。比較好記憶的口訣大概是這樣:

1. 死人變活人:

讓主角們復活是百看不膩的劇情。

2. 朋友變敵人:

暫時沒有壞蛋那就讓好人起內鬨或對打,像《美國隊長》和《鋼鐵人》的內戰,或是《復仇者聯盟》大戰《X 戰警》。

3. 男人變女人:

從原本的男性主角再創造類似的女性角色,像《She-Hulk / 女浩克》、《Spider-Woman / 女蜘蛛人》和女版《美國隊長》的《Captain Marvel / 驚奇隊長》。

She-Hulk_Vol_1_9  

擷取  

004   

4. 白人變黑人:

像神盾局局長尼克‧福瑞 (Nick Fury) 第一次登場是白人士兵,可是在《終極系列》漫畫被改成黑人,還有新版的《蜘蛛人》漫畫以黑人 Miles Morales 取代白人學生彼得‧帕克。

005

5. 好人變壞人:

像《美國隊長》的好朋友巴奇 (Bucky Barnes) 成為九頭蛇集團的《寒冰戰士》,改邪歸正又等同新梗。

6. 本尊變分身:

《蜘蛛人》的《The Clone Sage / 克隆傳說》媲美鄉土劇《世間情》的爛梗,發現自己不知道何時被複製,還出現好幾號複製人,扯到不能再扯。

006   

此外,我從書本和電影中找出更多方法:

1. 突破時空限制:

像《美國隊長》的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劇情就安排他墜海被冰封了七十年,於現代醒來後加入《復仇者聯盟》。當初這個構想被好萊塢片廠認為太誇張,如今證明觀眾買單才是最重要的。另外,首集電影故意取名為《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讓觀眾好奇為什麼普通士兵能成為史上第一位復仇者,順便預告未來的《復仇者聯盟》電影。

2. 人格轉變:

我覺得漫威先推出獨立電影,才讓眾多主角合體有一個好處,就是完整交代他們的出身和心路歷程,在往後的電影中人格漸漸改變或成長。像《美國隊長》最早是乖乖牌,對政府唯命是從,但在續集裡被神盾局背叛,更堅信要用自認正確的方法做事,埋下《內戰》中與鋼鐵人爭論的導火線;《雷神索爾》則從第一集的魯莽衝動,變成第二集中讓人信服的領導者;至於東尼‧史塔克在《鋼鐵人》的前兩集非常依賴鋼鐵裝甲,到第三集才明白他的決心和意志才是關鍵,鋼鐵裝不見得是唯一的克敵武器。

3. 找人代班:

例如漫畫中《寒冰戰士》在《美國隊長》被暗殺後,有一陣子成為新一代的《美國隊長》,或者《戰爭機器》羅德中校穿上《鋼鐵人》的裝甲出任務,畢竟暫時消失或死而復生是延長角色生命的方法之一。

4. 加入其他隊伍:

像《美國隊長》加入《復仇者聯盟》,或是《X 戰警》不斷把旗下主角們分組或成立新組合,小組成員之間就有不同互動,同時一起面對新的敵人。

5. 重新開機:

漫威這一招用過好幾次,像《Heroes Reborn》、《Heroes Return》或《Ultimate / 終極系列》漫畫,把六零年代的主角故事重頭說起,讓年輕讀者不用辛苦地追溯過往歷史,從新的第一集讀起就好。

6. 畫風轉變:

像《蜘蛛人》的畫家之一 Romita 擅長羅曼史漫畫,在他畫筆下的彼得‧帕克下巴更為堅挺,髮型更好看,搭配符合最新潮流的服裝,而兩位女主角瑪麗‧珍 (Mary Jane) 和關•史黛西 (Gwen Stacy) 變得更高雅和美麗,促使銷售量大增。

007

7. 豐富的人物資料庫:

不愁沒有劇本,反而要煩惱怎麼改編,以及用誰當主角。漫威創造的主角或配角有上千位,構成拍攝許多續集和外傳電影的條件。


【二. 製造劇情高潮】

漫畫要能夠暢銷,主角的誕生是第一步,其次是劇情的營造:

1. 無法預測的走向:

早期 DC 漫畫的《超人》和《蝙蝠俠》劇情很簡單,去找汽車製造商請他們不要生產危險的車子,或者到貪汙的銀行要求他們不要洗錢,這種直線式的劇情發展很無趣,讀者們不會想看下一集。

2. 塑造厲害的反派角色:

有一個勢均力敵,甚至比主角力氣更大、智慧更高的壞蛋,才不會一下子被打敗,對決戲碼能延伸好幾集。不過不能歹戲拖棚,像 DC《蝙蝠俠》漫畫的小丑,殺了人就被關進牢裡,逃獄後再次犯罪,然後又被蝙蝠俠抓回去,劇情重複四十年不變。

  
3. 死掉千遍也不厭倦:

無論主角或配角,無分好人或壞人。例如《美國隊長》在內戰結束後被暗殺,之後揭露真相是被特殊子彈打到,暫時待在另一個時間和空間。當漫畫《美國隊長之死》上市時,華爾街日報曾開玩笑做出評論:「No one stays dead except Bucky, Jason Todd and Uncle Ben. / 在漫畫的世界裡,從來沒有主角會真的死掉,除了《美國隊長》裡的巴奇、《蝙蝠俠》裡的羅賓 Jason Todd,以及《蜘蛛人》裡的班叔叔。」多年後這句話不再適用,原來巴奇並沒有死,被九頭蛇集團改造成有生化手臂的《寒冰戰士》。



【三. 超強漫威宇宙】

無論是延續主角生命的方法或扣人心弦的劇情,對手都能輕易模仿,但要創造龐大的虛擬世界並不容易,第一點是角色要夠多,第二點是讓彼此互動,像迪士尼的米老鼠和朋友們就會跑到對方的卡通中,包括唐老鴨 (Donald Duck)、高飛狗 (Goofy) 或花栗鼠 (Chip 'n Dale) 等。

1. Marvel Universe / 漫威宇宙

漫威宇宙就是漫畫中超級英雄所存在的虛擬世界,當不同作者所創造的人物—《Human Torch / 霹靂火》和《Prince Namor / 海王子》,出現在同一本漫畫對打時,兩人摧毀讀者熟悉的曼哈頓,確定了紐約就是漫威宇宙的中心,從那個時候開始,漫威一步步擴展漫威宇宙的廣度,讓更多角色陸續交集。

4db5eb9588fcd  

漫威宇宙有什麼優點呢?

1) 互相連結:

超級英雄有各自的漫畫,偶爾會在不同主角的劇情中現身,還能合組《復仇者聯盟》對抗壞人。這種劇情交錯讓讀者即使喜歡單一人物,也願意去買其他漫畫,關心此位主角的最新發展。

2) 成員重組:

例如 Stan Lee 有一次把《復仇者聯盟》的成員大搬風,從《鋼鐵人》、《索爾》、《巨人》和《黃蜂女》換成《緋紅女巫》、《快銀》和《鷹眼》,幫讀者換換口味。



2.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 漫威電影宇宙

漫威電影宇宙縮寫為 MCU,是漫畫中漫威宇宙的延伸,用所有的短片、動畫和電影構成的虛擬世界,共同的角色能夠出現在不同的媒體界面上。

marvel_cinematic_universe_by_tymann930-d9uzs39    

漫威電影宇宙的優點是什麼呢?

1. 由點到面:

漫威影業最初就有拍攝《復仇者聯盟》的計畫,只是先推出獨立電影,就像一個點,讓觀眾認識每一位超級英雄,了解出身、個性和故事,最後再合組聯盟,連起每個點構成一個面,隨著主角一次又一次出現,給觀眾的印象就愈深,影響力得以發揮到最大。另外,每部電影在字幕結束時,安排稱為「彩蛋」的隱藏劇情片段,預告下一部片子,無論是相同主角的續集或其他超級英雄電影,讓觀眾有所期待。還有,漫威不是隨便安插某位超級英雄在別人的電影裡,會有一位「中間人」,像神盾局局長尼克‧福瑞、探員考森或黑寡婦,分別在多部影片中跟不同的主角碰面,遊說他們加入《復仇者聯盟》,或者搭檔出任務。

上面說的每件事情需要逐步進行,因此漫威採取長期鋪梗策略,《復仇者聯盟》上映之前,先推出五部電影,從《鋼鐵人》第一集到《復仇者聯盟》一共隔了四年,從《復仇者聯盟》首集到續集又相隔三年,中間有四部獨立電影。相較之下, DC 今年推出《蝙蝠俠對超人》,除了《神力女超人》戲份較多,額外角色僅僅點到為止,明年就打算趕鴨子上架,推出有六到七位超級英雄的《正義聯盟》,以後再讓《水行俠》、《鋼骨》和《閃電俠》等獨立電影上映, 個人不太看好這種躁進的操作手法。

2. 吸引觀眾:

剛開始粉絲會因喜歡某位演員而進戲院,等到愛上漫威之後,由於每一部電影跟另外幾部有相關,少看一部都不行,不然某些事情會不了解。例如沒看過《復仇者聯盟2》,就不知道為什麼《美國隊長》反對東尼‧史塔克的奧創計畫,兩人的意見從那個時候出現分歧,延續到《內戰》,或者為何美國政府要求超級英雄簽署註冊法案,接受管轄。

3. 吸引演員:

漫威擅長用低成本拍出賣座強片,類似棒球界的《Money Ball / 魔球》策略,專門以低薪簽下具有潛力的球員,身價水漲船高後再放人。以《雷神索爾》當例子,當初克里斯•漢斯沃 (Chris Hemsworth) 覺得演藝生涯無望要回澳洲了,漫威趁機和他簽下第一集和續集電影的合約,並要求演出《復仇者聯盟》。即使首集票房就不錯,演員受限於合約,無法提高片酬,不過好處是接演其他片商的電影時,就能要求高額薪水。另外,演出漫威的電影等於是演藝生涯翻身保證,小咖演員雀躍欲試,吸金威力更讓大牌演員同意演出,像班尼迪克•康柏拜區 (Benedict Cumberbatch) 就擔綱《Doctor Strange / 奇異博士》的男主角。

4. 換角彈性:

《鋼鐵人》第一集中飾演《戰爭機器》羅德中校 (Rhodey) 的是泰倫斯•霍華 (Terrence Howard),第二集起換成唐奇鐸 (Don Cheadle),畢竟漫威宇宙的主角眾多,其中一位換人演出,傷害會被減到最小,尤其是配角演員。

009

5. 衍生外傳:

《美國隊長》電影第一集的情人卡特有獨立影集《Marvel's Agent Carter》,更成為神盾局的創辦人,探員考森也率領神盾局特工小組,演出《Marvel's Agents of S.H.I.E.L.D.》影集,偶爾還有電影配角出現。這些外傳使電影的二線配角變成主角,延續角色生命,並帶出更多沒被提過的細節。

010

011  

6. 測試市場:

漫威有跟 Netfix 合作製作影集《Marvel's Daredevil / 夜魔俠》和《Marvel's Jessica Jones / 潔西卡‧瓊斯》,前者是電影的重開機版,後者是全新影集,在拍攝手法和劇情安排上能做更多嘗試,並測試翻拍成電影的潛力。

012

013  


【四. 結合真實世界】

許多電影故意到知名城市取景,讓地標或日常街道入鏡,加深觀眾印象,漫畫也能利用相同方法:

1. 真實的城市背景:

在 DC 漫畫中,《超人》所在的大都會市 (Metropolis City) 和《蝙蝠俠》所在的高譚市 (Gotham City) 全是虛構的,但漫威把超級英雄的出沒地點設定在紐約市,或許是因為公司總部和創作者的家都在此地。不管怎樣,當畫家下功夫研究建築物的外貌,忠實地呈現天際線或街頭場景,就會和讀者產生連結,讓人以為打開窗戶就會看到飛來飛去的《蜘蛛人》。另外,《蜘蛛人》會搭地鐵,會到中央車站,讓讀者走到相同景點,就會想起漫畫劇情。

2. 相仿的生活經歷:

像《蜘蛛人》的作者跟彼得‧帕克的年紀相仿,七零年代的紐約市犯罪率居高不下,作者每次搭地鐵就怕被搶,乾脆把自己的擔憂或親身經歷寫進劇情。

3. 反映社會現況:

現代漫畫的限制變少,能納入過往不敢提到的話題,像《Northstar》是漫威宇宙中第一位男同性戀主角,更在 2013 年舉辦同性婚姻。

4. 紀錄國家或社會大事:

在美國尚未決定參加二次世界大戰時,漫威發行《美國隊長》率先對抗希特勒,鼓吹愛國主義。當 911 事件發生時,在下城區的漫威員工目睹附近的世貿大樓倒塌,幾個月後的漫畫就有畫出此事件,《蜘蛛人》、《夜魔俠》、《美國隊長》、《驚奇四超人》和《X 戰警》聯手救出傷患。此外,翻開六零年代的漫威漫畫,就能大概知道當時社會發生什麼事情,跟歷史課本一樣。

014  

【五. 跟上時代潮流】

Hello Kitty 誕生於 1974 年,至今換過三任設計師,漫威也經常委託新的畫家和作家製作同一位主角的漫畫。如果說每十五年為一個世代,那《美國隊長》誕生至今已經跨越了五個世代,最早期的讀者可能已不在人世,而且每個世代的成長背景和社會環境不同,原本的設定必須適度更改,迎合最新的讀者需求。

1. 服裝的設計:

比較《美國隊長》初次登場和現在的漫畫或電影造型,就能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一方面讓舊讀者過一陣子就有新鮮感,二方面讓新讀者或觀眾能夠接受。同樣的道理,我們童年時期的傳統零食或飲料,也會用新包裝吸引年輕消費者。

015   

2. 科技的演進:

像電影《鋼鐵人》每一集中都有更方便的鋼鐵衣穿戴方式,從依靠機器手臂,到能塞進一個行李箱,進步到聲控著裝和奈米技術,而神盾局的眾多武器和裝備,也比當年的漫畫還要酷炫。

3. 劇本的改編:

說實話我看《美國隊長》第一集電影時,只覺得很普通,圍繞二次大戰的時空背景很難提起興趣,第二集時大為加分,爽度破表,有多元化的戰鬥技巧和雄偉的大型空母,更有一個好故事。在舊時代為了對抗納粹而生的超級英雄,如何在現代找到生存的意義,有什麼新的危機或挑戰值得他挺身而出。另外,劇本比選角更為重要,糟糕的編劇會白白糟蹋大牌演員,像尼可拉斯‧凱吉所演的《Ghost Rider / 惡靈戰警》第一集還可以,第二集超難看,劇本要負很大的責任。


【六. 多種媒體宣傳】

除了分別利用多種媒介文化,最強大的效果是 synergy (綜效),一部電影上映時,同步發行電影版漫畫或小說,因為改編的劇情和以前的漫畫版本會有差異。另外,還推出電腦版或手機遊戲,加上周邊商品販賣,把吸金效應極大化。

1. 漫畫:

漫威靠漫畫起家,因此漫畫書的出版是不會停止的。

2. 卡通:

像《Marvel's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星際異攻隊》、《Marvel's Avengers: Ultron Revolution / 復仇者聯盟:奧創》和《Marvel's Ultimate Spider-Man Vs The Sinister 6 / 驚奇蜘蛛人》,卡通比起漫畫,優勢在於音效和動畫效果。

016

3. 電影:

成人不見得會有意願買漫畫,也不太有時間守著電視或電腦看卡通,反而花兩個多小時看場電影的機會更大。像小時候的我隱約知道《美國隊長》是漫畫人物,直到第一部電影上映才了解他的故事。所以在漫畫市場低迷或前景未明時,朝電影發展是必要且聰明的策略,能夠觸及更多群眾,加上跟廠商收錢做置入性行銷 (像電影中出現的特定廠牌車子),又能增加額外收入。

4. 電玩:

上面三種媒介全是被動式接收資訊,侷限於單一視角。電玩則能選擇不同的主角 (正派或反派) 進行遊戲,也有更豐富的關卡和劇情。

017   

5. 博覽會:

像紐約或聖地牙哥舉行的 COMIC.CON 漫畫博覽會,粉絲們可以見到漫畫的創作者,或漫威最新電影的演員,拉近彼此距離,這是電視和電影無法做到的事情,簽名會還創下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紀錄。


【七. 販賣周邊商品】

與其說漫威在漫畫出版業,不如說在智慧財產權業,創作漫畫、電視劇和電影,賦予上千個角色的版權與商標權生命,讓主角持續出現在觀眾面前,才能販賣周邊商品,這才是最大的收入來源。米老鼠是 1928 年創造的,將近九十年仍是許多孩童或成人的偶像之一,因為迪士尼擅長品牌維持,以及取悅各年齡層的顧客,漫威的角色加上迪士尼的專長,簡直如虎添翼。(註:2009 年漫威被賣給迪士尼集團)

周邊商品包括模型公仔、服飾、配件、家居或辦公室用品、3C 產品、收藏品…等, 舉衣服當例子就好:

1. 平常穿著:

從小孩子到大人的 T恤、長袖衣服和外套一應俱全。

2. 特殊活動:

有 Cosplay 角色扮演用的服裝,適合參加動漫迷聚會或公司尾牙。

3. 特殊節日:

每年的萬聖節,總是有許多人扮成超級英雄。

018

4. 聯名推廣:

不光漫威製作的產品,還可以和多種廠牌或多所學校合作,像和 STAYREAL 或南加州大學 (USC,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聯名設計的 T 恤,不得不說《鋼鐵人》堪稱 USC 最佳代言人,裝甲色調和學校識別系統顏色超搭。

4644bc43c432144e50dcc3b0d425e694_L  



019   


【八. 進軍國際市場】

以最新的漫威電影《美國隊長 3:英雄內戰》為例,首映會第一站在洛杉磯,後續場次在歐洲選擇了法國、德國和英國,亞洲則在新加坡,衝高票房是主要目標,知名度提高以後,相對有更多品牌或廠商的合作機會。


Part 2:漫威的未來隱憂

上面整理了漫威的八大成功秘訣,至於可能會碰上的瓶頸或障礙是什麼?漫威宇宙有優點,當然就有缺點:

1. 角色選擇:

一般的卡通或漫畫主角不會太多,為了要吸引新世代的讀者,必須舊瓶裝新酒,幫現有角色更改造型或劇情。漫威曾宣布旗下角色超過五千個,菜色相對齊全,差別在於如何炒出一盤好菜。經過將近八十年的公司歷史,目前最受歡迎的人物大概就十幾個,等這幾位的續集電影都拍完,如何帶出其他角色,讓觀眾繼續買單是個問題。

2. 角色存活:

米老鼠和 Hello Kitty 這些動物是虛構的,即使不再推出漫畫或卡通,沒人會質疑為什麼可以活這麼久。相對來說,《七龍珠》的悟空和《火影忍者》的鳴人屬於人類,創作者必須從小孩子或青少年畫到成人。超級英雄也是如此,人有壽命極限,雖然漫畫中的時間軸不像現實世界,但要讓主角一直活下去,難免要不斷重啟劇情。例如 2011 年銷售量前兩名的兩期漫畫是《終極蜘蛛人之死》和《霹靂火之死》,老是讓主角死掉,之後又復活製造賣點,觀眾早就看膩了。目前漫威漫畫的讀者平均年齡是三十歲,代表他們已經看過無數次創作者的慣用伎倆,包括假死的主角們,或者跑到別人的漫畫去串場,所以漫威必須想出新的行銷策略。

Ultimate_Spider-Man_Vol_1_159_Cho_Variant  

這一點的解決對策不簡單,也沒辦法完全仿效迪士尼的方法。迪士尼的目標顧客是小朋友,旗下的角色以天真和可愛為主,不用面對人物老化或死亡的問題。相對而言,漫威的目標顧客是成年人,劇情較為複雜,假設主角永遠健在,觀眾會有刻板印象認為反正掛掉的一定是壞人,而太早讓主角領便當消失,又會有觀眾抗議。另外,同一位演員能繼續演個十年就很難得了。我覺得「主題公園」是一個對策,不見得每位角色會開拍電影,但在主題公園裡,就有機會一直被人看到,延續主角生命。

3. 劇情銜接:

既然漫威宇宙代表這一期漫畫發生的事情會在其他期看到影響,當某位主角在當期獨立漫畫正對抗某位敵人,下一集又出現在《復仇者聯盟》或不同主角的漫畫裡,就會造成劇情混亂。在七零年代一個月只出版八本漫畫時,作者兼總編輯 Stan Lee 可以一個人掌控局面,超過二十幾本之後,情況就難以控制了。加上有時候兩位作者會互相爭論,一位安排浩克到《復仇者聯盟》幫忙,另一位想讓他加入《The Defenders / 防衛者聯盟》。

解決方式可以透過科技應用和團隊合作,明確列出每位主角在每個漫畫系列和每部電影的最新發展,以及彼此的交集,這個會比車站或塔台的交通指揮系統更複雜,不光要避開當下的混亂,還要持續追蹤之後的劇情。

4. 強迫置入:

當 《Man-Thing / 類人體》、《Spider-Woman》、《Dazzler》或《Doctor Doom / 毀滅博士》出現在《X 戰警》漫畫時,雖然能延續漫威宇宙的精神,卻讓人懷疑這純粹是讓名氣不高的角色有出場機會,最終目的是刺激銷售量。

這要靠作者和編劇的巧思,如何說一個吸引人又不牽強的好故事,並考慮未來五到十年的劇情走向。電影的重拍比漫畫的重開機難度更高,演員形象深植人心,加上漫威宇宙有其延續性,所以劇本要提早構思,不像某些電影發現第一集意外賣座,才趕快請製作團隊想續集的劇本,兩集之間還要找出連接劇情的方式。

5. 觀眾無感:

首集《復仇者聯盟》讓觀眾看得很過癮,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超級英雄合體,第二集即使加入更多新角色,吸引力逐漸下降,到了《美國隊長 3:英雄內戰》,同樣能看到多位主角,可是除了新成員 (蜘蛛人) 或新武器 (蟻人的變大伎倆),其實沒有太多讓人驚豔之處。隨著特效的進步,觀眾的標準會愈來愈嚴格,甚至有審美疲勞的感覺。換句話說,當我有兩台車子時,每一台都很珍惜,如果車庫中有一百台超跑,似乎開哪一台都無所謂。

更新的武器發明和更多的打鬥場面,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必要元素,但劇本的撰寫和人物的成長,或許才是能讓觀眾更感動的地方。

020


6. 角色過多:
 
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的演進,登場角色愈來愈多,考驗著觀眾的記憶力。像我觀賞《美國隊長 3:英雄內戰》時,完全忘記女探員 Sharon Carter 之前和《美國隊長》是什麼關係;看《X 戰警:天啟》時,則想不起來 X 教授和女探員 Moira 的過往情史。據傳《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會有多達六十七位角色登場,假使某一天《X 戰警》的版權也回來漫威,加上陸續拍攝的獨立電影,該怎麼把一卡車的超級英雄命運綁在一起?而且用一部電影兩個半小時計算,如何幫眾多角色分配戲份?還是說不少配角跟《快銀》一樣,初次登場就是告別作?

7. 再創高峰:

目前知道在《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電影中,所有的超級英雄會面對大壞蛋薩諾斯,那之後有什麼理由讓大家再度合體呢?哪個大反派強到必須每位主角合作呢?

008

 

《復仇者聯盟》中有八位成員,《復仇者聯盟 2》變成十一位 (多了《緋紅女巫》、《快銀》和《幻視》),等到 2018 年至少還有《蜘蛛人》、《黑豹》、《奇異博士》、《驚奇隊長》、《星際異攻隊》的五位成員,就算能安排某些人脫隊或消失,總體戰鬥力還是破表,哪個壞蛋可以抵擋這個超強幫派的圍剿?追隨他的小囉囉又是誰?《復仇者聯盟》由洛基率領外星士兵,第二集是奧創領軍的機器人軍團,之後要換成什麼呢?

8. 跨越年代:

《星際大戰》的正史小說一共有九部曲,描述安納金天行者祖孫三代的故事,我認為這已經是同一主題延伸的極限了。通常電影先拍最有賣相的劇本,口碑不錯再拍續集,續集沒梗就拍前傳。同樣的,主角不演了,就找人演他的兒女,或者年輕時候的故事。

漫威的超級英雄大多從獨立電影登場,基本上是順著時間軸拍攝,再找年輕人去演《少年鋼鐵人》或《少年索爾》的機率不高,接下來就看故事要延伸到主角幾歲的時候,說不定十年之後,先有《美國隊長之子》出現,或者三十年後,仿照席維斯·史特龍執導的《The Expendables / 浴血任務》電影,安排《老年鋼鐵人》或《老年索爾》等老骨頭重出江湖。


【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 你所不知道的漫威】

以上是從書本和紀錄片整理出來的資訊,加上個人淺見。其實這個研究主題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想想看,為什麼台灣沒有跟米老鼠、Hello Kitty 或漫威超級英雄類似的漫畫角色,足以揚名海外,過了七十年仍有很高的品牌價值。也很希望網友們踴躍留言,說說看漫威漫畫人物受歡迎的原因、為什麼只有十幾位主角能從上千位角色中脫穎而出、公司的未來發展會有什麼問題,謝謝大家!

021  

 

前三篇文章換過《蜘蛛人》、《浩克》和《漫威 vs DC》的衣服,這篇文章我改以漫威主角之一的《制裁者》造型登場!

 擷取  

 


【延伸閱讀—漫威篇】

介紹漫威從 1939 年成立到 1996 年的歷史,怎麼從一家小公司,變成足以跟擁有《超人》和《蝙蝠俠》的 DC 業界霸主抗衡?如何想出《蜘蛛人》、《雷神索爾》、《鋼鐵人》等超級英雄的構想? 為何淪落到把有《蜘蛛人》圖案的會議室大門拆去賣?

《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 你所不知道的漫威》讀後感想 (一):超級英雄王國漫威的誕生與殞落

DSC09728.JPG  


介紹漫威從 1996 年到 2016 年的歷史,宣告破產之後,從不看漫畫的兩大富豪爭奪經營權,誰才是最後贏家?為什麼《蜘蛛人》會成為漫威的救星?漫威如何從漫畫產業跨足到電影產業?預算不足又沒卡司怎麼跟好萊塢五大片商打對台?

《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 你所不知道的漫威》讀後感想 (二):超級英雄王國漫威的浴火重生和電影之路

DSC09808  


外人只羨慕漫威的風光與榮耀,看不到背後無數的鬥爭與犧牲,我分成「老闆 vs 員工」、「公司 vs 創作者」、「總編輯 vs 創作者」、「畫家 vs作者」四個面向,介紹真實發生在漫威的內戰,並分享所學到的管理觀念和做法:

《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 你所不知道的漫威》讀後感想 (三):超級英雄王國漫威的慘烈內戰和我學到的一堂管理課

001  


花費十一個月研究漫威這家公司,用一篇文章總結自己的感想,分為「漫畫創作」、「公司經營」、「職場應用」和「個人收穫」四個部分:

《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 你所不知道的漫威》讀後感想 (五):超級英雄王國漫威教我的事

P1120475  

 

 想更了解 Stan Lee 的讀者,不可錯過他的自傳和紀錄片 DVD 感想:

《Excelsior》 讀後感想 – 美國超級英雄漫畫之父 Stan Lee 史丹李的故事

1383319906-62102107  


【延伸閱讀—其他篇】

為什麼手塚治虫創造的《原子小金剛》和《怪醫黑傑克》等主角到今天還是很紅?

「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感想


漫威自製電影的《魔球》策略,小成本賺大錢:

《Moneyball / 魔球》讀後感想和觀後心得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