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好几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蔡颖卿写的『妈妈是最初的老师』和
『在爱里相遇』是最深得我心的两本书。蔡颖卿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因为丈夫工作的关系,带着两个孩子在台湾、曼谷及新加坡等地受教育,自己也曾参与餐饮设计、撰写杂志文章和企划文案等工作,一样教出两位乖巧又自动自发的女儿。在两本书里,没有什么大道理和方法,只有一些描述她和孩子们相处的文章,却可以读到最真实的互动和生活化的教养,分享她二十多年的妈妈经验。对她而言, 母亲不是一份永远忙不完的工作,而是一份心甘情愿,欢喜去做的责任;不是一件需要耳提面命,再三唠叨的事情,而是一种时时刻刻表现在行动上,身教甚于言教的影响。另外,成大中文系毕业的她,在每一篇文章的插图旁边或者最后一段,都会有几句写得很棒的话语,常常让人感动莫名。她有着一颗很温暖的心、很温柔的态度和很坚持的理念。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 做个好大人】
书里面写着: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看」代表父母必须先做榜样,所以孩子才看得到。孩子不是「听」着教诲长大的,期望不能用耳提面命来达成, 只有自己做才会有背影……管教不是教孩子去做,而是默默地做给孩子学……我一直把培养自己看得比培养孩子更为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体会或学习过那种生活;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个有趣的母亲。
常常可以看到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整个社会对于孩童教育的观念比台湾开放和全面化许多,但是要改变一个大环境非一朝一夕可促成,做一个好榜样却是今天回到家就可以亲身实践的。也许你没有机会当一个站在讲台上教育英才的老师,但是你有责任在自己的家庭内,当一个足以作为子女模范的父母亲。在去购买亲子教育书籍或者参加分享活动之前,其实从自己本身做起,就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不是跟孩子说不可以讲脏话,然后自己开车时不小心就蹦出三字经;不是跟孩子说对人要有礼貌,然后自己和其他人的互动老发生争吵;不是跟孩子说不要急,慢慢来就好,然后自己的生活步调和安排老是赶来赶去;不是每天到家说工作有多忙多累,然后叫孩子要敬业,少抱怨多做事。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教了几十次的道理,可能你自己一个无心的错误示范就破功了。
虽然说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人比较会成为好的父母亲,但是一切都还来的及,当了父母的人,每天还有一个不断地学习和检讨的机会,父母不只是「老师」,也是从孩子们身上学习的「学生」,陪着他们一起找答案,也跟着他们一起成长。甚至在你变成父母之前,就可以好好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观念了。各种生活常识的吸收、做家事的习惯、正常作息的安排、阅读的嗜好、正确的价值和家庭观念等。如同作者说的:「我要自己先享受阅读,然后才能传递当中的喜悦给孩子。」家事再多,也不能牺牲自我充实的机会。而在鼓励孩子凡事要多尝试,面对困难要再接再厉之前,也请先检视自己是不是真的这样去做了。不要光怨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人家的听话,要想教出「好孩子」,别忘记自己先努力去当个「好大人」。
【心安才有平安】
作者说:父母亲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为孩子示范一种稳定、安详的生活态度,是带领孩子感受安静的好方法。那种稳定,决定了一个家庭和乐的气氛与心灵的安全感。现代的家庭总是因为时间急迫而造成急躁感,但不要因为忙而乱。把床上的孩子想成自己,就会知道那一种方法最能使熟睡中的孩子开始喜悦的一天。我只是轻唤一声,然后坐在床沿摸着他们的脸颊和头发,就能使他们微笑地睁开眼睛。别忘记那些轻声细语可以影响他面对一天的心情………父母能够从小培养孩子拥有宁静的身心,而不自感孤寂或不安,等于是为他们累积一项丰富的生命财富……最好的家庭,是父母拥有稳定愉快的情绪,喜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这个基础是稳固的,即使在困难中也会看到希望的光,孩子们自然也比较乐观向上。
宁静的时刻不是全家都很安静地一起看电视,而是用一个很优雅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忙碌的一切,暂时想象自己置身在十万英尺的上空看着底下的车水马龙;或者在咖啡厅中看着气急败坏,快步走路的过往行人。急和怕都不要帮助你把事情做好,定下心来好好想想再动手比较重要。另外,在生活步调如此迅速,科技发达让我们愈来愈会被打扰,自己的时间愈来愈少的今日,还是要记得每天留点时间给自己,发发呆、看几页书都好,生命不是一条在家里和公司两个端点之间,永无止尽来回折返的直线而已,可以有上下起伏,可以有不同的方向,就看你自己怎么安排。定期阅读是一种培养定性的好习惯,相较于看电视纯粹是单方面的吸收,读书则是一个全然由自己安排进度的活动,而且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得到的喜悦也会比较长久。
圣严法师说过:心安才有平安。因为他人的言语或周遭环境的刺激,导致自己心情起伏,而「心理」不平安,接着影响「生活」不安,到最后「生命」也不安稳。 总而言之,大人自己可以做到心安,整个家庭才有宁静的氛围。就像船上的舵手一样,要能够不疾不徐,心平气和稳定地掌舵,整艘船才能够驶向平安的方向。
【今天可不可以不要洗碗?】
书里面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女儿跟母亲说功课还有一项没有做完,可不可以今天不要洗碗? 母亲说不差这一二十分钟,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完再去完成功课。她的坚持是除了要让孩子知道一起分工的家事代表全家人同心协力,相互体贴之外,还想告诉她:人人需要一种平衡的生活。不能因为用功读书,其他事情就由别人代劳。不亲近生活琐事的人,会失去对生活的情感,也会减损快乐的能力。书里面写着:一点一点慢慢来,到最后才不会觉得难。做为一个家事导师, 最需要的是「趣味的希望」而非耐心。因为孩子有时候不爱做家事,无法自动自发,如果我们只用耐心去带领,那太消极也不有趣。孩子常常希望妳能陪着他们一起做,而我总在陪伴的当中怀抱着一种希望,希望他们也能从中得到一种非常单纯的乐趣。当妈妈不再陪伴的时候,他们和生活也能产出这么愉快的互动。把床罩铺得更好看,餐桌布置地更漂亮,衣服折得更整齐,让孩子们体会动手做的美好。
看到文章,想到国中毕业之前都住在家里的自己实在是太幸福了,只要关在房间念书就好,不用做什么家事,结果书也没有念得比较好,一家高中都没有考上, 反而失去了许多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当然父母的体贴是有原因的,可是过度的保护并不会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只是把他们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场所而已。然而他们不会一直在这里,不管是住校、当兵、出国留学或派驻国外,终究有一天必须学着照顾自己。今天妳把儿子照顾地太好,将来不只苦了他,也辛苦了他的女朋友和老婆。做家事,是一种从小必须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课本上的知识一样重要, 要想成为体贴的「新好男人」,请先从家务事做起。
【留一片完整的时间 / 解读成绩】
蔡颖卿不赞成让孩子在放学后参加才艺或补习班,她的看法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应该要开始学习有效率地安排自己的课后时间,这种训练是每个人一辈子都要用的。更何况,如果一个孩子起床后离家,睡觉前回家,父母到底要用什么时候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呢? ………如果孩子每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半小时就换一个主题,整天赶来赶去,未曾拥有过安定的整大段时间,这种从小养成的匆促步调, 将会在稍后看到影响 — 静不下来。学习是一生持续的心智活动,请重新考虑和建构孩子的生活作息,每天为他们留一片完整的时间,让他们从小有机会学习时间管理。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她觉得光看分数,不如好好看一份他们写的功课。这样的关心帮助她了解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因为有了了解,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当孩子得到好成绩时,她除了认同他们之外,不会再有额外的奖励。他会问孩子:爸爸有没有非常努力工作? 妈妈有没有为了这个家尽心尽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她就会说:「你们用功念书就像我们为这个家努力一样,是尽自己的本份,对不对? 」
很多父母习惯答应孩子不吵不闹就有什么报酬,或者这一次考几分就有什么奖赏,像作者「尽自己的本份」的理念就很好,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而且过度看重分数,有时候反而让孩子为了拿到好成绩去用一些不对的手段。最近看的另一本书「芬兰教育给台湾父母的 45 堂必修课」中也提到:每个人的开窍时机不同, 出生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遇到的老师也不同,即使同一个班的孩子聪明才智都差不多,也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成果,因此很难过早就用同一把尺去评定孩子的表现。所以街访邻居互相比较自己孩子的成绩或就读学校是没有必要的,优不优秀和人生快不快乐没有太大关系 (可能太过优秀反而更难在出社会后接受挫折),人生是一条比耐力的铁人竞赛,不光是训练马拉松的腿力而已,各项能力都需要平均地培养,才不会顾此失彼。而且每个人的跑道和终点不尽相同,名次也无从比较,在过程中自己又进步了多少才重要。
【营造一份家的感觉】
蔡颖卿虽然是职业妇女,但比起工作,母亲的头衔和带来的满足和乐趣更为让她骄傲。她认为亲子共处最美好之处,并不在于父母特意挪出时间,精心规划一场家庭旅游或活动,而是尽心地在每日的生活中表达关怀和照顾。所以她坚持每天都要自己做早餐和晚饭,宁愿早一点起床,不要吃得慌张草率。宁愿不让孩子们参加课后的辅导课,也要每个晚餐时刻分享各自一天的苦和乐。
作者除了让女儿可以吃到有妈妈爱心当调味料的食物之外,她陪着他们一起读书,孩子们念学校的功课,她在旁边安静地念自己的书。另外,只要孩子有需要,即使是想聊聊天而已,她都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或者正在写的文章陪伴他们。她还三不五时以书信或纸条和孩子沟通,在纠正不合适的态度后也表达自己的关怀。她说: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能在爱里相遇,做为亲子,或为手足……能成为两个孩子的父母是一种多么难得的荣幸,做为一个母亲是最完整的自我实现,无论在形式上或者意义上都是如此。
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孤儿;有些人的爸妈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有些人的父母亲没办法一直在一起;有些家人都住在一起却比不在一起还糟糕,所以能有一个完整而温馨的家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父母能够和孩子们亲身相处的时间也顶多不过十几年而已,再多的爱和关怀也还是要有放手的一天。已婚有小孩的人,要记得好好珍惜这个得之不易的缘份和维系这个家庭,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让整个美好的家庭拼图七零八落。还没有结婚对象的人,要小心观察和选择交往的男女朋友,因为他不只是情人而已,更要是一个未来的好父亲。他的身上有没有值得孩子学习的地方? 他是否和自己有相同的家庭观念,除了肯为自己付出之外,是否愿意一起为了这个家庭付出额外的心力,这都是要花时间相处才会知道的。
「家」这个字不是结完婚就理所当然拥有的,不是买了房子和有了小孩就算是一个家,不是一个回家睡觉的旅馆,也不只是每天工作拿薪水回来就好。不要人住在里面而心不在这里,不要只享受其他人的成果而自己没有出力。应该是要把家当作一份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好好努力和经营的。除了让自己变成更好的子女典范之外,每天回到家后所作的付出和对孩子的关怀,都像是为了一份幸福在存款,而且得到的利息和回馈会让你心中有一份满足的欣慰。只有平和以及团结的家庭气氛,才能给你安定的力量,让你的人生更加圆满。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和『在爱里相遇』两本好书,推荐给为人父母者和将来准备当爸爸妈妈的人。
蔡颖卿的部落格,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挖宝,能够看到很多妈妈询问的问题和她的回复,还有一些料理实作食谱。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