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喜愛打籃球的 Scott Odom 立志要成為一位職業運動選手,他沒有特別高,體能也沒有特別好,但是他比別人更努力加倍練習,終於在他 28 歲的這一年,踏上籃球的最高殿堂 – NBA 達拉斯小牛隊的主場,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 – 他只有一隻左腳。
最早讀到 Scott Odom 的故事,是在 2011 年 12 月份的XXL 籃球雜誌,看完之後大受感動,興起去買自傳的念頭。於是我找到他的個人網站,卻發現書本只能寄送到美國境內,所以我在留言欄寫下自己的籃球經歷和想買書的需求,隔天很驚訝地收到他本人回覆的 e-mail,Scott 不但可以把書寄送到台灣,而且還願意在內頁簽名和寫一段話。我除了感激之外,也告訴他我會在閱讀完寫一篇文章,讓更多台灣的朋友知道這個激勵人心的故事。
【The Story of Scott Odom】
Scott 從 10 歲開始時常感覺右膝會有疼痛感,但是家庭醫師認為是過度運動造成的痠痛,所以他也持續從事棒球、籃球和美式足球等運動,直到 14 歲時才被其他醫生診斷出來是骨肉癌。把他從一個準備在校隊裡發光發熱的球員,變成了不知道還有多久可活的癌症病人。
接下來漫長的抗癌戰爭便開打了,化療讓 Scott 掉髮、經常嘔吐、體重也急遽下降,然而持續數月的療程可以讓腫瘤變小,卻沒有辦法阻止癌細胞擴散,於是醫生準備替 Scott 開刀,並給他兩個選擇:第一種手術是把腫瘤附近受到感染的骨頭切除,並以金屬支架取代,但風險是可能無法把完整的腫瘤都切乾淨,還有身體也許會對於金屬物質產生排斥;另一種手術是截肢,把膝蓋以下的部份完全切除,但是日後靠著義肢,可以保有更高程度的活動力。Scott 的雙親都希望他接受第一種手術,至少能夠維持比較正常的外觀,然而 Scott 卻勇敢地選擇了截肢手術,因為他仍憧憬著有朝一日要返回球場。
骨瘦如材的 Scott
截肢後的生活比 Scott 想像中還要難熬,外在方面,因為光頭和少一隻腳,導致他嚴重地自卑,不敢出沒公眾場所;內在心理方面,時時活在死亡的威脅之下,成天以淚洗面,既悲觀也變得很容易生氣;生理方面,因為化療而感到非常虛弱,即使在不化療的期間,也要注意血球數過低的問題,沒辦法做太多活動。而且在一年之內,Scott 就開了五次刀,包括在胸口安裝和拆除方便化療的裝置,以及兩次截肢等手術。(因為術後發生感染,只好再切除膝蓋以上的部份) 即使撐過了化學療程,等在後面的是枯燥和累人的復健過程,學習放掉拐杖、去適應和練習用義肢、重新訓練平衡感和肌肉力量,不只是要可以走路,還有一些平常人能夠輕鬆做到的日常生活動作,甚至 Scott 還想繼續從事自己最愛的體育活動。
隨著復健活動的進行,Scott 返回高中就讀,重新走入人群,還在投手丘上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證明自己仍然足以擔任不錯的校隊投手。可惜後來新上任的教練沒有再給 Scott 機會,讓他幾乎坐了一整個球季的冷板凳。高中畢業之後,Scott 知道棒球之路已經走到盡頭,更何況就算有被其它人認同的實力,最終還是要靠別人給予表現的機會和舞台,所以他改往籃球發展,沒想到遇上更艱鉅的阻礙,殘障奧運或者民間的運動組織都沒有「站立」的籃球比賽項目,只有輪椅籃球而已。Scott 沒有因此而打退堂鼓,相反地,更堅定自己要創立一個新聯盟的決心,他印製傳單寄給全國的媒體、製造義肢的公司和 Mark Cuban 等名人(現任 NBA 小牛隊老闆),還錄製了練球的影片和成立專屬網站,終於陸續收到許多人的回應和支持,最終組成了一個 10 位球員的 AMP 1 聯盟,每位成員都曾因為癌症或者意外而動過截肢手術。(AMP = Amputee,被截肢者之意,取名叫 AMP 1 則是期望像 And 1 籃球聯盟一樣巡迴演出)
Amp 1 的球員 (每個人的背號都多了 1/2,代表只剩下一條腿)
透過AMP 1 聯盟的成立,除了讓大家更能接受身旁的截肢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宣導”凡事都有可能“的精神。這些球員不光是從絕症或意外中存活下來,更能在球場上和正常人一較高下。他們受邀到全美各大城市;曾經擊敗高中校隊;以及在一些比賽裡奪得名次;2011 年還到 NBA 的小牛隊場館,在中場休息時舉行表演賽。另外,也定期到診所、醫院或者復健中心演講,鼓勵癌症病患要樂觀面對未來。
失去了一條腿,Scott 反而比受傷之前走得更遠,完成了更大的夢想,幫助了更多的人。
【Key Takeaways】
這本書只有 171 頁,淺顯易懂,可以讀到Scott 詳盡記錄從生病到手術,以及復健和逐夢的經歷,我的收穫如下:
1. 態度決定一切:書的封底寫著:I lost my leg to cancer but I never lost my dream. 誰說得了癌症就失去追尋夢想的權利;誰說失去一條腿就必須讓自己的夢想打折。手術後的Scott 返回高中籃球校隊時,他不要求教練給他特別待遇,其他隊友做的練習他也都強迫自己完成;當 Amp 1 和競爭隊伍比賽時,也不希望對手放水,他要一場堂堂正正的君子之爭。即使先天處於劣勢,依然設定和別人一樣的高標準要求自己,才能轉化為進步的動力和能量。
整本書裡面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ble-bodied athletes and amputee athletes is heart, not limbs – and we do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 正常和截肢的運動員之間的差異不在於少了一條腿,而是他們的心 – 我們從不把任何東西當成理所當然。” 想要得到上場的機會,贏得教練的信任,就拿出實力去爭取,並專注在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因為無法快速移動和跑壘,不能當一個野手或打擊手,Scott 就把自己變成可以在一場球賽中三振九個人次的投手;在籃球場上跑的速度不夠快,就把自己苦練成一個致命的三分射手。總之,懷抱正面態度的人會找出「一個」更接近成功的方法,抱持負面態度的人則可以找到「十個」做不到的理由。
2. 相信自己也相信上天:Scott 說: “God doesn’t give you more than he knows you can handle. I feel fortunate to have gone through what I’ve been through because it has made me into the person that I am today.”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會出現什麼難關,但是要知道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原因存在。在我們發現之前,要相信上天的安排,也要對自己有信心,堅持到底就有否極泰來的可能。
回想 Scott 一路走來的經歷,從前途無限光明到罹患癌症;以為有好轉跡象又被迫動第二次截肢手術;後來復健開始有起色,投入球賽也有出色表現, 卻被新教練打入冷宮;而當生活逐漸正常,有穩定收入時又官司纏身。人的際遇會有高低起伏,人的信念卻要保持積極樂觀。如果 Scott 每次遇到困難就萌生放棄的念頭,那夢想就不會有成真的一天。而且,每次的失敗和挫折都會讓自己成長,第一次碰到就當作是練功,之後再遭遇困難,就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拿出同樣的精神衝過去。如同 Scott 的媽媽鼓勵他的話一樣: “Just think about all you have been through already. This is nothing.”
3. 盡其所能幫助別人:Scott 創辦了全美唯一的截肢者「站立」籃球聯盟,透過表演賽和演講,鼓舞了癌症病人。另外,他也很誠實地提供自身經歷給青少年們做參考。因為在學校裡同學把他當成怪胎,舊朋友不認他,新朋友不理他,所以當 Scott在雜貨店找到櫃檯的工作時,非常渴望有人願意接納他,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狐群狗黨也沒關係,甚至為了融入大家而一起行竊 (後來因為坦承犯案被罰款和強迫社區服務)。其實 Scott 可以隱惡揚善,在這本自傳裡不要提及這段不光采的過去,但是他決定真實地寫出來,只因他是過來人,希望可以提醒碰到類似情況的青少年,不要因為太想交到朋友,而犯下讓自己後悔莫及的錯誤。
【Rehabilitation Process】
當我們在生命中遭遇重大意外或者疾病時,我覺得有以下五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一段艱困的時期:
1. 接受事實:事情發生的當下或者前幾個月,不太容易相信擺在眼前的現況,與其花時間去抱怨自己為什麼這麼倒楣,或者去想如果沒有生病或受傷,我一定可以完成某件計劃或表現地更好,不如心平靜氣接受現在的自己,找出還能夠做到的事情,想辦法做到最好。
2. 尋找同儕和典範:一個人孤軍奮戰很辛苦,如果有一群夥伴就多了奮戰的動力。Scott 在參加替癌症病患舉辦的營隊時,才學會慢慢接納自己,聽完別人分享抗癌心得之後,也變得開朗許多。此外,也可以找一個足以仿效的對象,認真效法和學習,例如 Scott 選擇自行車賽選手 Lance Armstrong,因為他不只撐過癌症,更在復出之後拿到冠軍。
Scott 受邀到奧運傳遞聖火,親手把火炬交給 Lance Armstrong
3. 正向思考和建立信心:David Matthew 說過:“No matter how dark the night, somehow the sun rises once again and all shadows are chased away.” 再黑暗的夜晚也有破曉黎明的一刻,所以人生裡沒有度不過的難關。Scott 長久以來不管天氣多熱,都穿著長褲不敢把義肢露出來,直到他在復健中心工作時,發現原來那些病人會因為看到他的傷勢和復原成果,而提高勤勞練習的動機。相對地,Scott 也領悟到自己就是最具說服力的抗癌成功患者,可以對他人發揮影響力,並更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情。
4. 複製成功經驗和感激:當沒有廠商願意製作符合 Scott 需求的高強度和活動度義肢時,他鍥而不捨地繼續尋找,終於有廠商相信 Scott 的夢想,替他量身訂做合適的義肢;所以當沒有公司或團體想贊助 Amp 1 時,他一樣耐心地持續宣傳,直到有人願意合作為止。在長久的恢復過程裡,便要從每一次的小小成功裡吸取經驗,並嘗試複製成功的方程式。
另外,要記得心懷感激,Scott 從患病初期的怨天尤人,到後期體認到上天給他的使命。他很慶幸自己還活著,明白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去激勵週遭的人們,繼續奮鬥下去,不要輕言放棄。
5. 分享經驗和伸出援手:Scott 在患病期間受到家人、醫生、護士和其他病友的照顧,所以他也很願意去幫助別人。每年他仍然會回到當初參加過的營隊,跟病患們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他計畫不斷擴大 Amp 1 的規模,期望更多的截肢者跟以前一樣享受打球的樂趣,以及鼓勵更多的人追求夢想。
【Always Trust & Follow Your Heart & Dreams】
極限馬拉松的選手陳彥博在廣告裡曾說:“我們征服的不是大自然,而是自己內心的懷疑和恐懼。即使最後一秒,我都希望更靠近夢想。”
如果說得到癌症,少了一條腿的 Scott 都可以憑著決心和毅力,克服各種困難去完成夢想,好手好腳的我們更沒有退縮的藉口。僅把此文獻給 Scott Odom,謝謝他寫出自己的奮鬥史。即使闔上了書本,我知道在新的 2012年,只要想到 Scott 的追夢歷程,我就會擁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挑戰!
另外,也用這篇文章替研究所的學弟 Kenny 打氣,不管將來是否要復出籃壇,都請好好復健,不要讓腳傷變成大好前途的絆腳石,加油!
Amp 1 的打球照片集錦:
最好是一隻腳還可以跳這麼高啦!
Scott 的練球和 Amp 1比賽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_9bVNtbfc
【延伸閱讀】
Kevin Laue《獨臂籃球夢 / 缺而不失》讀後感想 — 首位美國大學體育協會第一級的獨臂籃球員凱文‧勞伊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