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在臉書發文有十年之久,文章超過千篇,他選出其中的三十一篇,集結出版為《顯示更多》,可以說是「百分之三」的精華文章。

主題分成五個部份—個人生命史、自己的父母、老師的意義、生活的隨筆和時事相關類,我從沒讀過李律的作品,一次讀完很過癮,閱讀幫助他活了下來,讓他孤獨而不孤單,更勇敢在中年時,走出生命的新路。

我從最有感的三點來寫感想—「關於讀書」、「了解自己」和「成為自己」。

IMG_7579_20210314183042.JPG  

Part 2:讀後感想—關於讀書

我分成「讀書的意義」、「無用之用」、「時間是禮物」三點,分享書摘和短評:

【讀書的意義】

「我們走出了一條跟中國人與香港人都不一樣的華人形象。我們也走出了一條跟日本人、韓國人都不一樣的亞洲人形象。

我當然不認為一家書店就可以催生這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一家書店是一座堡壘與象徵,它一直在提醒台灣人生活不是只有填飽肚子,這世界上還有許多比「能當飯吃嗎?」更重要的價值。」~《顯示更多》

李律在「告別青春」這篇文章,寫下自己對誠品敦南店的懷念,我尤其喜歡這段書摘的最後一句話。

有些人很喜歡跟別人說:「讀那麼多書,這個也不會?」或者「書都讀到哪裡去了?」但真正的愛書人不會這樣說,因為讀了書,所以更謙卑,知道知識的世界沒有高下,只有不同觀點,也不是沒用,只是大家對有用的定義不同。

而且,沒有人規定讀書一定要有目的性,有些人愛讀工具書,因為有急迫需求,有些人例如我,特別貪讀小說,把讀書當成逃避現實、釋放壓力的管道,不吃東西,頂多就是餓死,不讀書本,卻會生不如死。


【無用之用】

「我喜歡看書、喜歡攝取知識。但我吸收知識並不為了任何實用的目的(是以我永遠沒有涉足電腦資訊與投資理財這兩塊領域,因為毫無興趣)我只是喜歡而已、越無用越喜歡。」~《顯示更多》

李律愛讀書,純粹就是喜歡,最獨一無二的是,因為家中的經濟限制,在無法買書的情況下,只好強記讀過的每一本書。雖然他用了「無用」兩個字,可是我覺得並非如此,那是他的生存意義與心靈能量。到了中年,因為出書被挖礦者發現,原來身上有滿滿的知識礦脈,取之不盡,無限再生。

另外,李律不看理財書,那也是我的拒絕往來戶。因為媽媽把錢看的很重,我知道自己是個提款機,甚至想過變賣自己一次付清,所以一直不重視錢,夠用就好,時間寧可拿來閱讀和寫作。

那麼,讀書之於我,到底發揮什麼功用?

就像一個空間黑洞,拿起書便與世隔絕,瞬間通往書中的世界,忘記正在煩心的事情。

就像一個心靈浴場,翻起書便準備入浴,慢慢洗去一身的疲憊,補充再次出發的能量。

就像一個知識花園,讀完書便撒下種子,靜靜等待花開的一天,希望書香能化為氣質。


【時間是禮物】

「我知道書這個神祕的媒體有方法解決我的各種疑惑,只是它不會是一個 on demand 的互動媒體。人與書的相遇,皆是緣分。今天你不能決定你遇到的書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向你展開世界中的一小部分知識,你只能被動地接受,把你心中的疑惑藏著,然後等待。也許有一天,解答之書會在對的時間與你相遇,解答你的疑惑。

我想讓看我的文章的人重新體會到一件事,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很 值得你耐心去期待與完成的。而當你真正完成了,你就能理解在人生的每個重要階段付出耐心是多麼地值得而美好。」~《顯示更多》

每個限制,都是禮物。李律小時候只能到書店看書,今天看不完,明天再去看,累歸累,卻因此培養出耐心。他可以專心地拆解內容,逐漸編碼,變成腦袋可以記住的知識;他可以慢慢地寫出長文,闡述觀點,變成讀者可以吸收的想法。

我覺得讀書跟愛情有點像:

和書的「相遇」,有的時候過早,本身沒有足夠的人生經驗,讀了看不懂;也可能時機未到,問題已經在那邊,但始終沒遇到解答之書,一切只能交給時間。

和書的「相識」,有些人是快閃約會,匆匆翻過;有些人會深入交往,多讀幾次,甚至寫一篇讀後感,永遠記住對方的美麗之處,一切看本身的心態。

為什麼值得去做的事情,總是需要很多時間呢?

明明讀完原文書就好,為何要花幾個月翻譯重點觀念?明明參加新書分享會就好,為何要花幾天整理講座精華?

第一個原因是方便自己回顧和理解;第二個原因是造福對書本有興趣、還不知道有這本書、因故錯過分享會的人;第三個原因是回饋作家,他們願意寫出生命的故事,交出真誠的自己,我的報答方式就是寫篇文章幫忙推廣。


Part 3:讀後感想—關於自己

人的生日只有一天,但是認識自己,和內心對話,還有成為自己,去完成夢想,可能要花上一輩子。

【去了解自己】

「我親愛的學生們,我請你們回答我三個問題:

我從哪裡來?

我家在何處?

什麼造就了現在的我?」~《顯示更多》

李律問學生的這三個問題,其中第三題是最難回答的,答案不是因為考試而念了這所學校,而是生命中發生什麼事、做了哪些決定,造就了今日的自己。

例如他小時候很窮,沒錢買書,念大學時喜歡的兩個女生都被人追走,讓他想要加強自己的不足,拼命讀書,成為現在的自己。

另外,李律提到去認識自己,能夠有兩個好處,第一個為調整方向,自己有沒有變成過去所看不起的人;第二個為選擇朋友,去認識跟自己互補的人。

「當你是大一新鮮人,你不知道你要什麼、你也沒有興趣,我不會說那是你的錯—因為你本是個小孩、你也一直被當作小孩,沒有人要你負責,自然不會有人責怪你。

但是你大學畢業後,你還是沒想過你要什麼、你沒去爭取過你的未來、你還是選擇了別人口中輕鬆的路、自己卻未曾查證過,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顯示更多》

還有,李律強調大學是探索自我的關鍵階段,就讀系所跟將來工作未必高度相關,應該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我是專科生,專三時可以不用住校,全班幾乎都到外面租房子,開始機車聯誼,我為了省錢,仍住六人一間的宿舍,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專四時大家開始機車往返淡水和台北,每晚到南陽街補習,準備二技考試,我還是很快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過到了專五,承受不了升學的壓力,選擇加入大家,每晚騎車將近六十公里,卻時常在教室打瞌睡,最後連一間技術學院都沒考上。

後來插班進了大學夜間部,大三和大四分別動了左腳和右腳的手術,打石膏撐拐杖,無法半工半讀,乾脆泡在圖書館,除了看書,也看電影,只是當我面對就業的壓力時,再次選擇最簡單的答案—去考研究所。

專科到大學、大學到研究所,連續面臨兩次的十字路口,我都繼續升學,還念相同的主修,工科學生理所當然進入科技業,每次轉職也離開不了科技業,一晃眼就是二十年。

回想學生時代的日子,最大的收穫大概是培養出獨處的能力,與閱讀的興趣,但真的沒想到日後有人可以靠讀和寫,變成自由工作者,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養活自己。

我寫部落格超過十四年,中間也投過出版業和書店的履歷,雖然未能如願,至少清楚本身的熱情所在,和這一生想做的事情,就算只能善用閒暇時間。

我就是李律書中活生生的例子,即使念書時面對了心中的疑問,關鍵時刻卻加入多數人的行列。現在的我還沒有放棄,也不想放棄,可是仍在當學生的人,如果能趁大學期間,一個最沒壓力、最多自由、最能犯錯的生命階段,找出興趣和夢想所在,畢業時奮力一搏,絕對能過不讓自己後悔的人生。


【去活出自己】

「我要真正地靠自己的名字,用這塊招牌養活自己。我沒有任何預兆或把握覺得我會成功。但是,我一點也不在意成不成功,我只是想要這麼做。

我不要乾枯地死去。我不要沒有靈魂的生活。」~《顯示更多》

你有想過四十歲的自己,大概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嗎?

李律在三十幾年的人生中,都是順利而沒有失敗的,然而四十歲的他,再也不想過拿青春換退休金的生活,決定放棄公務員資格,辭去辦公室的工作,要當個自由工作者。

他還跟自己約定,今後要盡可能誠實和說真話、學習大方地給予,並盡量照自己的意志而活。

「那些在各領域閃閃發光的人,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走到哪裡,但是他們只管一直向前衝,沒有要等落後的人。」~《顯示更多》

另外,李律在誠品敦南店當店員的時候,親眼見到文化界各領域的菁英,感受到他們對本身作品的投入程度。

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花費時間「了解自己」,又有勇氣「活出自己」。真誠面對內心最大的恐懼是一回事,敢去挑戰和克服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真誠」會反映在作品上,或許是藏在文字後面,不過日子一久,一定能夠傳達到讀者心中。

這也是李律現在開始要做的事情,第一本書《顯示更多》是集結過去的臉書文章,但接下來的三本書都是全新創作,我很期待原本「慢速滑動」的作者,轉變成「高速飛行」的作家之後,會有什麼樣的作品。

自己長年幫喜歡的書寫讀後感,尤其新手或全職作家會特別支持,找機會多推薦幾次,因為這本書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而且多賣幾本,就有愈多本錢,繼續走在夢想的路上。

那條路在不被人看見的黑暗,也有不被人知道的辛苦,自己只是上班族爸爸,但每天早起打幾個字,完成的每篇讀後感,就像射向天空的煙火,希望火花大一點,能夠照亮正在休息、走路、衝刺的作家,讓他們走得更久、走得更遠。

給每一位正在奮鬥的作家,你們都做到了我(目前)不能去做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加油!


【顯示更多】

要寫長文,有心的人都可以辦到,可是寫到讓人願意看完整篇文章,就是個人功力了!

之前總以為短文是趨勢,作家必須配合時代趨勢和讀者習慣,調整寫作風格,不過李律完全是反其道而行,或者說他沒有改變過,單純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加上腦袋的知識含量極高,有時確實需要長文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

謝謝李律老師寫出這本書!

謝謝李律老師堅持寫長文!

除了讓讀者感受到閱讀對於人生的影響,還讓這個社會保有一群有耐心的人。

最重要的是,每位作家都像一位鎖匠,替我們打造出各式各樣的鑰匙,如果願意讀、願意想,總是會有一把能打開內心之門。

而找到通往內心的路,人生就不會永遠迷路!


【購買書本】

把《顯示更多》帶回家

IMG_7576_20210314175023.JPG  

P.S.
1.我最佩服老師的博學和強記,希望將來可以分享記憶的方法,不像我讀過即忘....

2.《顯示更多》的完整書名為《......顯示更多》。


【延伸閱讀】

《顯示更多》新書分享會重點精華和讀後感想(上)—透過閱讀與旅行,找到心靈的原鄉!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