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是看到誰的臉書,介紹了《顯示更多》這本書,剛好竹南的獨立書店「起點書房」在 3 月 14 日舉辦新書分享會,除了報名,也立刻訂了書來看,並很快喜歡上作者李律的文字,因為:

002.jpg  

- 我們都很喜歡看書(但我記不住書本內容)

- 我們都喜歡寫長文(但我的較少獨特觀點)

- 我們都是六年級生(但我年紀還比老師大)

- 我們都想要做自己(但我目前仍然在努力)

- 我們都不善於理財(也對賺錢沒太大興趣)

- 我們都是 2000 年才買手機(而我  2018 年才換智慧型手機)


李律老師是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曾在各大學教書,目前是廣播節目主持人,定期在各網站或報紙發表文章。

當天見面的印象是非常平易近人,說話聲音很好聽,學識淵博,講了將近三小時,破了我參加的分享會紀錄,也是「起點書房」的活動人數新高。

我的文章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講座精華,用速記盡量還原老師的演講;第二部分是讀後感想,分享自己收穫最多的三件事。

Part 1:講座精華

我(李律)今天的主題是「閱讀做為起點,一輩子的文學旅行」,「起點」這兩個字是呼應「起點書房」,講座會著重在兩件事:第一件是「閱讀」,怎麼把讀過的文本放到心中,第二件事是「旅行」,怎麼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在不識字的狀態下,去體會當地居民的生活與哲學。

台中的中央書局每週三有讀書會,一共選出 12 本小說,3 月 10 日是由詹宏志導讀《魯賓遜漂流記》,為什麼用這本書當成起點呢?

因為魯賓遜在一無所有的荒地中,建立起完全屬於自己的體系,先從採集開始,再到畜牧,最後到農耕。

羅蘭巴特(法國思想家)曾說過:「僅僅是一本《魯賓遜漂流記》,我們就可以重建人類所有的文明。」

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上毀滅文明的故事:

第一本是我很喜歡的小說《偷書賊》,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推行焚書,不過小女孩 Liesel 意外接觸到書本,從此愛上閱讀。當時家中的地下室還收留一位猶太人戰俘 Max,雖然無法外出,不見天日,還要挨餓,但 Liesel 能夠為他做的事情就是閱讀,也讓我們知道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夠活下去。

我的人生都在貧窮線邊緣掙扎,爸媽的收入結構讓他們只能想到吃飽這件事情,不能讓小孩有吃飽之外的消遣。雖然我到現在,擁有過的書還是不到一百本,卻曾經看過很多書。

可以說我這輩子除了在做別人叫我做的事情之外,幾乎都拿來看書,政大圖書館有9碼分類法,編碼 3 的社會科學類我看了一半,編碼 7 的藝術、編碼 8 的文學、編碼 9 的史地類,全部都被我看完了。

附帶一提,現在當作家有個好處,經常會有人送我書。

另外,誠品書店從大一開始,變成我知識的入口,當年幾乎是一縣一誠品,在民生店開幕之後,我只要走下樓,花不到三分鐘,就可以在書店看書。

內容較長的歷史類書籍,我大概要花一個禮拜才可以讀完,其他類書籍則一天可以看兩三本。因為知道自己不能擁有書,所以都去找別人借書,或者去書店站著把書看完,真的很感謝我的脊椎,可以站一整天!

還有,我在小學的成績很好,又是班長,同學的爸媽都很歡迎我去他們家玩,雖然他們有書房,但從不看書,我每次去也不是想跟同學玩,都直接去書房讀書。

第二本是《華氏 451 度》,書名來自於紙張的燃點,描寫未來的世界人們已經不再讀書,主角則是專門燒毀書本的打火員。某一天他看到有人寧可跟書共存亡,產生了好奇和懷疑,忍不住去讀一本書,開始質疑自己被灌輸的一切觀念..

我們來科普一下,中國人口的識字率一直為世界第一,通常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識字率為 1%,等於要 99% 的人從事勞動,才可以養活一位知識分子,可是中國從宋代發明活版印刷之後,識字率大幅提升。

另外,《華氏 451 度》提到知識分子很怕不讀書,會造成人類的滅亡,其實「不閱讀」這件事情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什麼改變。你看看身邊的同事,可能過去一個月連一本書都沒看過,因為吃雞排永遠比讀書輕鬆,而且他們不想在離開學校之後,又繼續學習。我倒是覺得這沒什麼好擔心的,反正知識分子本來就很少。

順便提一下《美麗新世界》,也是有名的反烏托邦小說,所有的人只要吃一顆藥,就不會對身邊的事情有所懷疑。不過再完美的世界,只要在一個人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就可以撼動整個世界。

例如中國一向不允許懷疑古典,西方則鼓勵懷疑前輩,所以西方會往前進,但往前進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例如法西斯主義。

我們回來談《華氏 451 度》,讀完書的主角被啟蒙,更遇見一個團體,每個人都要負責背下一本書,像是一座流動的圖書館,即使書本被燒掉,只要這些人還活著,文明就不會滅絕。

這等於是把書請下神壇,跟我喜歡的一個日本廣告一樣,今日的我和昨日的我有一冊之差,所以書的力量不在文字本身,而在於你怎麼去讀。

我出生在醜陋的市鎮,而閱讀是我找到能在此活下去的方法,同時能幫助我逃避此時此刻,忘記自己在受苦,試圖從內心的一片蠻荒,建立只屬於我自己的地方,而且沒有任何我討厭的東西,也是培養專注的良方。這跟魯賓遜很像,在一片荒蕪之中,建立只屬於我的秩序,不會有人來指指點點。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閱讀,去建立一個心靈的原鄉。

幾年之前,我還在當公務員的時候,每一天都要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讓我能夠面對隔天的工作。在電影《未婚妻的漫長等待》中,曾提到 1910 年的巴黎大洪水,兩個人抬起一位老太太,幫助她過街。這只是整個故事中微不足道的片段,但淹水的奧賽火車站變成了我精神逃逸的原鄉,每晚一到午夜,就會有輛火車,可以在洪水之上行駛,載我離開火車站。


此外,我五歲開始識字,從民國 72 年起能看整本都是文字的書,因為太愛閱讀,書本就是我生存的意義,只要是有文字的東西,我都會想看,例如報紙。

這邊介紹幾本自己小時候和長大讀過的書:

【青鳥】

一對兄妹尋找青鳥的故事,當時覺得哥哥的帽子很神奇,可以分辦誰在說謊,超過三十歲之後,我也培養出這種能力,只要用心,能夠知道誰在說鬼話。

我們的人生都會經歷過某個事件,或者某個東西,日後被自己解讀為人生給我們的隱喻。


【中國童話故事】

在當時的年代,要克服技術瓶頸,做出跨頁彩印很難。我沒錢買書,於是到圖書館、書店和朋友家,一本一本看完。


【漢聲小百科】

類似德國教育的編排法,從小到大去介紹知識,從小鎮開始,再到邦,接著是國家,最後是地球。這套《漢聲小百科》也一樣,從臺灣開始,再到大陸,最後是地球和宇宙。另外,我發現歐美兒童很習慣閱讀百科大圖鑑,無論是火車或飛機,都有類似的設計,能直接看到裡面的構造。


【哥白尼 21】

來自日本的翻譯書,由新學友出版。雖然讀了這些科學相關書籍,我後來卻念了文組,同時發現臺灣的教育體制很會培養兩種人,第一種是可以立刻上手的公務員,很會做假和揣摩上意;第二種是理組的工程師,沒有什麼想像力。

我們都要去發現自己的人生想要什麼,如果一個人一直逃避現實,就無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亞森羅蘋全集】

由東方出版社發行,先由法文翻譯成日文,再由日文翻譯成中文。

有一本《金字塔的秘密》,日後被人發現不是作者盧布朗寫的,是出自日本翻譯之手,可能是長年翻譯,很熟悉原作的套路,乾脆自己寫了一本。

另外,盧布朗寫「亞森羅蘋」,柯南道爾寫「福爾摩斯」,可是盧布朗比較壞心,寫了一本《怪盜與名偵探》,不但把福爾摩斯寫進書本,還輸給了羅蘋。

在《週刊少年》連載漫畫也發生過類似的事,當時的兩大台柱是井上雄彥和富堅義博,分別畫了《灌籃高手》和《幽遊白書》,卻一起愛上《美少女戰士》的作者武內直子,最後由富堅義博和武內直子結婚。不過富堅義博並不滿足,還把《灌籃高手》中的流川楓畫到《幽遊白書》之中,不但是個小角色,甚至很快領便當。

附帶一提,最早《灌籃高手》的主角設定為流川楓,可是編輯建議要改為櫻木花道,因為有明顯的缺點,所以井上雄彥才讓後者當主角。


【世界的歷史】

同樣是來自日本的漫畫,介紹世界各地的偉人,我存到錢買了兩本,選了唐太宗和拿破崙,日後才發現小學生的我,竟然很崇拜法西斯,兩個人都做了不少壞事。


【金庸小說】

我升上國中之後,跟著大家一起讀金庸,我家旁邊還開了三民書局,自己幾乎每天都在書店看書。

有人說讀小說對人生完全沒有幫助,但詹宏志先生的講座主題為「識人知世讀小說」,我認為金庸的小說很會描寫人性,可以幫助你預做練習,提早知道社會的人心險惡。

比如周伯通發明的左右互搏之術,只有郭靖和小龍女學會,黃蓉和楊過學不會。幾年前我重讀金庸時,剛好在讀腦科學,發現原來要直覺力很強的人,才可以學會。


【丁丁歷險記】

來自比利時的漫畫,非常有世界觀,主角是當記者的丁丁,每一本都到不同的國家探險。


【讀者文摘】

當年我媽媽是工廠的女工,和其他同事合訂了《讀者文摘》,所以在八零到九零年代,我沒有錯過任何一本,也讓自己知道其他國家發生什麼事情。

比較可惜的是,內容是從英文翻成香港中文,印象中比喻面積的大小會用幾個足球場大,但這個足球指的是「美式足球」,因為老美對於足球場比較有概念。

相對來說,美式足球在臺灣並不盛行,比較適合用籃球場的大小,或者 101 大樓的高度,讀者更為熟悉。


【莊子說】

國中時期接觸到蔡志忠老師畫的這本漫畫,當時的我好勝心很強,對很多事情都放不下,讀完之後讓我的得失心沒有那麼重。


【戲曲故事】

(我太專心聽,忘記寫筆記了...)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的小說,讓我決定人生的第一次自助旅行要去東京。


【百年孤寂】

我印象很深,當時為 1998 年的 2 月到 3 月,自己的外公過世,一邊協助喪事,一邊閱讀小說。

 


接下來是演講的第二個主題,關於我去過的幾場自助旅行和收穫。

【東京下町】

我大學畢業就到東京自助旅行,發現不管旅館價錢或火車班次都很固定,跟事前計畫沒有出入,因此累積了日後出國自由行的信心,也決定以後會特別避開觀光客會去的地方。

下町這個地方保留許多由江戶時代傳承下來的東西。


【京都】

讀歷史可以讓我自創一個立體的城市,別人拍下的照片只是一部電影的最後一幕,但我可以看見城市的過去,哪位名人坐過這張椅子,哪位作家住過這裡,還有知名古蹟設立的理由。換句話說,人家看到的是今天的京都,我看到的是 800 年前的京都。

另外,大家可以去讀《鹿男》這本小說,作者分別替三個城市創作神獸,奈良是鹿、京都是狐狸、大阪是老鼠。


【巴黎】

2005 年碩士班畢業時,我只會用法文說「早安!」和「廁所在哪裡?」卻能在巴黎住了一個月,並且找到生命中可以依存下去的理由。

最吸引我的是蒙馬特,尤其是葡萄園與狡兔之家的十字路口,從此愛上蓋在山坡上的城市,甚至有一個瞬間,竟然有回家的感覺。很多年前,我曾經夢見自己在搭公車,最後一排是橢圓形的座位,但現實生活沒看過類似設計,結果在蒙馬特搭上這種小巴士。

這讓我想起大一的社團活動,雖然是第一次去九份,可是我只花幾個小時,就摸清楚整個地方,包括每條巷道該怎麼走,好像自己曾經住過十幾年一樣。

另外,我很推薦拱廊街和慕夫塔廣場。有時候我會覺得如果到某個國家定居,自己會很清楚知道想住在哪裡,例如在法國我會選擇慕夫塔廣場,類似台灣師大路的感覺。我認為知道會住在哪裡,以及自己是誰,同時也是讓人生前進的方法之一。

此外,我還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總部,去欣賞安藤忠雄的作品—「冥想之庭」,讓我覺得去旅行是為了找到精神的原鄉。

還有,我曾經在萬神殿看了傅科擺很久,還有歌劇院的華麗內裝,領悟到人類的美學可以達到什麼程度,那是沒有上限的,當累積一定的文化涵養之後,原來能夠把某個空間設計成這麼美。


【西班牙】

阿爾拜辛區也是讓我再次產生 Déjà vu (既視感) 的地方,每天晚上就是不停地穿梭大街小巷,而且那個走是有力量的,透過身體的走動,還有腦海中虛構的地圖,去記憶一座城市


【義大利】

2016 年我從博士班畢業,去了義大利 40 天,拜訪 20 幾個城市,幾乎是一天一個。除了在威尼斯聖母禮讚教堂圓頂下又看到傅科擺,還參觀西斯汀禮拜堂,一大早買票之後,還要等四個小時入場。

當我看到天花板的壁畫時,感覺那個畫作想要告訴我的東西太多,自己只能坐在那邊慢慢吸收,一坐就是兩個小時,直到快要關門,被工作人員趕出去為止。


【圓明園四十景】

我很喜歡「鏤月開雲」中少年弘曆讀書的養素書屋,我認為每個人的心靈,都會有一個原鄉,而我會想建立成圓明園的書房。那個東西會提醒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吃飽更重要的東西。

每當別人問我讀書有什麼用時,我都會說自己從來不用「有用」去形容讀書,純粹是「喜歡」而已。

雖然各位今天參加完講座,明天又要回到一個月都不曾有人拿起書本的環境,但只要你願意閱讀,讓靈魂接受新的東西、視野和觀點,就能帶給你慰藉。


【讀者提問】

讀者 A:「請問老師相信前世今生嗎?」

李律老師:「我相信自己身上應該還留有別人的記憶。」


讀者 B:「請問老師這麼愛寫長文,有沒有什麼好的校稿方法,挑出錯別字呢?」

李律老師:「沒有,就是要多看幾次,我的臉書貼文都自己一個一個字看過三次。」


【購買書本】

把《顯示更多》帶回家

IMG_7576_20210314175023.JPG  

P.S.《顯示更多》的完整書名為《......顯示更多》。

 


【延伸閱讀】

《顯示更多》新書分享會重點精華和讀後感想(下)—書本,是打開內心之門的神祕鑰匙!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