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看到這篇文章,媽媽朋友會說:
- 男人有什麼資格抱怨?懷胎十月、身材走樣的是女人耶!
- 多年青春都給了你,兩年育嬰假是老婆請,在家比上班還累,還要冒著無法返回職場的風險。
- 兩個人同樣上班,老婆公司的距離離家更遠,下班回家做的家事更多,尤其兒子生氣或生病時,往往都是收拾殘局或徹夜照顧的那一位。
爸爸朋友則會說:
- 都單身四十年才當爸,快活那麼久,現在也該嘗點苦頭了。
- 我家裡有兩個小孩,一打二都不成問題!二打一還在哀哀叫!
- 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根本超弱的、超魯的、超廢的,到底是不是男子漢啊?
我的心聲則是:
老婆請育嬰假的那兩年,周末就是往返竹南羅東,只為了能見她們一面,好不容易一家三口團聚,知道會是重新適應的開始,可是沒想到改變如此之大。過去一年是生命之中最混亂、情緒起伏最大的一年(可能跟兒子處於 Trouble Two 階段有關),育兒更是出生到現在最艱困的挑戰,你面對的是一個還聽不太懂、無法順利表達、絲毫不講理的孩子,如果工作負荷也重,等於去公司和回到家都無法放鬆,身體和心理承受不小的壓力。
以下紀錄當了爸爸的變化,失去了哪些東西:
【自由】
如同《Home Game: An Accidental Guide to Fatherhood / 假裝是個好爸爸:抓住上場好時機,老婆、小孩都愛你》書本中,作者 Michael Lewis 的朋友對他說的話:
Remember that life you thought you had? Guess what. It's not yours anymore.
還記得你自以為擁有的生活嗎?如今,都不再是你的囉。
以前單身時所有可以做的事情、每天在做的事情、理所當然的事情,全部都沒有了,例如想去看場電影、跟朋友喝下午茶、去聽演講或新書分享會。除非硬是擠出時間,或者條件交換。在雙薪家庭的情況下,憑什麼你可以放風,老婆卻要帶小孩?只能請老婆先准假,隔天或改天再由自己照顧兒子,換她去透透氣。
以前我不懂為什麼某些同事下班不回家,寧可跟大家吃個飯,再去運動或回公司加班,現在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不想面對小孩啊!說實話會羨慕,不過我做不到,等於是把孩子,還有責任和義務,全部丟給另一半。
【時間】
除了到公司或出差,回到家的時間都是屬於孩子和家事。跟每位父親一樣,回家要洗碗、洗衣服、晾衣服、摺衣服、倒垃圾、幫小孩洗澡,有時候比兒子還早累倒,頂多同時就寢。
要想擁有 ME TIME,只能熬夜或早起,二者擇一,晚睡的好處是孩子不會起來,但較傷身體;早起的好處是身體較好,但有多少時間要看兒子起床而定。
【夢想】
所有年輕時沒去做、現在才想要做的夢想,不得不放棄或延後了。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除了感情,一個人無法成事,要看另一半的意願,任何專業技能只要方法正確,一定會愈來愈熟練,追求夢想也是一樣,花了時間,和它的距離一定會拉近,但你的身分是「爸爸」,孩子才是第一優先順序,他們的成長不會等待,夢想卻可以暫時擱置。
【運動】
為什麼當爸爸的人容易身材發福?體力變差?原因是很少有時間運動。以前我每周二下班跟同事打球,現在老婆同樣上班,你好意思自己留在公司籃球場,讓她一個人在家顧小孩嗎?
我只能改成每隔幾周,趁周末下午兒子午睡時,跑到公司投投籃而已。當然,利用早起或晚睡來運動也是一個做法,可是我選擇用來寫文章。
【睡眠】
以前你可以一覺到天亮,現在跟孩子睡的話,冷不防會有小拳或小腳揮過來,可能被吵醒好幾次。而小孩生病時更折騰,每隔幾小時要餵藥和量體溫,而且再怎麼累,隔天仍要打起精神去上班。
解決方法之一是自己睡客房,至少能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後遺症就是兒子習慣以後,一定要把我推到主臥室之外,才肯上床睡覺,否則便哭到我消失在視線之外為止。
【飲食】
你的吃飯速度會變超快,因為你要先吃完,趕快把小孩帶開,老婆才能有時間用餐。不然小孩吵吵鬧鬧,兩個大人都不用吃了。朋友或家族聚會的場合更不用說,小孩坐不住,靠爸爸或媽媽輪流抱出去四處走走,讓另一位抽空吃點東西。
【地位】
有了小孩之後,你在老婆心中的地位立刻下滑到最後一位,千錯萬錯都不會是兒子的錯,只會是你的錯。兒子沒耐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你說話大聲、亂發脾氣就是耐性不足、修養不好、EQ 不高。
另外,由於天生的母性使然,媽媽的時間、關注和照顧都會在孩子身上,她不會注意到你的狀況和需求,即使有發現,也無暇應付,光是孩子就讓她身心俱疲了。所以每位爸爸要照顧好自己,包括身體和心理方面。
【壓力】
每個人的抗壓性不同,對每件事的抗壓程度也不一樣。如果我對工作的抗壓分數有八十五分,對兒子的分數只有三十五分。
晚上回家,假如兒子屢勸不聽,像是亂丟東西或食物,我發完脾氣還不夠,會氣到無法入睡。有時候乾脆先離開家裡,出去倒個垃圾或去便利商店都好,想辦法轉換一下心情。
白天的話,我要從起床顧到送上娃娃車,最長超過兩小時,有一次不太能處理爆走的他,還在哭就抱給老師,自己也無法冷靜,邊騎車邊大叫,抵達公司至少是處理公事,面對的是成熟的大人(不理性的客戶除外)。
【原則】
守時一向是我嚴格遵守的原則之一,只會早到,絕不遲到。有了孩子之後,太多無法掌控的因素—不知道幾點起床、何時發脾氣、忽然間大便,讓娃娃車在樓下等,或者趕不上計畫好的活動。
【愛情】
有人因為《Spider-Man: Far From Home / 蜘蛛人:離家日》的劇情而感動,Peter Parker 終於跟心儀的 MJ 告白,看電影當時我的心情很低潮,只想到「如果 Peter Parker 知道有一天愛情和婚姻會變成什麼樣子,他還會鼓起勇氣說出口嗎?」
婚前愈浪漫的人,婚後註定失落感愈大。愛情就是不理性才會發生,兩個人才會在一起,約會時全是表現出最美好的一面,而且聚少離多,說話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吵架。結婚後是理性相處的開始,天天見面,各自有上班的壓力和情緒,加上生活習慣不同,從晾和摺衣服的方式、把洗手台或浴室地板弄濕、對於清潔度的要求…等大小事情都有不同意見,逐漸有了磨擦,難怪有句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此外,跳過兩人階段,由一人直接進入三人階段,多了一個難搞的孩子,讓難度提高不少。
這很不正常嗎?我認為很正常,你在 FB、雜誌或電視上看到的模範或恩愛夫妻,不見得都是假象,卻一定吵過架,而且不知道經過幾年的磨合,才找到對方的地雷區、適應對方的脾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無需跟人比較,也不用太相信什麼兩性專家或婚姻顧問的意見,他們有些還以出軌或離婚收場。
如同鄧惠文在《婚內失戀》中寫的:
沒有人能替妳定義什麼樣的婚姻才算正常。婚姻又不是燈泡,會亮就正常,不會亮就該丟掉。婚姻更像一碗麵,在好吃到無可挑剔與噁心到要吐掉之間,存有很大的變異空間。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
1.我的某位學長說過,戀情達到高峰時是結婚,婚後開始降溫,有小孩以後下降速度更快,而且不會回到原本的高點。我的體會是接受愛情的變淡是必然,然後說服自己它不是消失,而是步入婚姻的轉變。就算換個人,又結婚,又生子,同樣的難題還是會遇到。這跟換工作很像,自己沒有學好必備能力的話,老問題仍舊會發生。
2.把對於愛情的期待降到最低,不期不待,沒有傷害。如果要付出什麼,要做什麼事,都是你心甘情願的,不能希望另一半非要表示或改變什麼。
3.不要小看天天洗碗、洗衣服、晾衣服、摺衣服、倒垃圾…等家事對於心情的影響,如果還有一個小孩在吵,說不煩躁是騙人的。而且如果你正在做家事,另一半在做自己的事,心裡多少會不平衡,因此家事一定要輪流做,你可以少做,絕不能不做。另外,做這些事情不是加分,只是少扣點分,就當成跟室友住同一間房,該做的事情要合理分攤。
4.沒有父母當後援、不放心請保姆的人,會非常辛苦。除了補課不上班的日子,根本沒機會兩人約會,只有撐到孩子大一點,才能找回更多兩人獨處的時間。
5.不要把話悶在心裡,溝通是了解的開始,否則什麼事都不會改變。
6.除非聖人,否則當下一定會有情緒性的反應(言語、行動或心情),就算隔天不能放下,還是要嘗試改變思維。如果老是在意一句話或一件事,只是讓自己持續處於不愉快的氛圍,影響內心對另一半的感覺,婚姻是要走長長一輩子的,以六十年來看好了,這一句話或一件事更顯得微不足道。更何況,有時候是自己在生悶氣,對方也不知道。還有,就是回想對方的優點,以及替自己付出的事情,都可以讓心情好過一點。
7.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包括心情和健康。爸爸或媽媽都是整個家庭的溫度計,任何一方超出情緒界限,所有成員跟著籠罩在低氣壓之中。只有設法維持平穩和安定的情緒,才能冷靜面對和思考對策。
鄧惠文在《婚內失戀》中寫過:
把自己照顧得愈好,對另一半的要求和怨懟就會愈少。
我的笑容,我的快樂,是價值最高的東西,是家人最需要的東西。
【厭世爸爸日記之暗黑版】
我知道每個人都是當上父親才學習當父親的,因此買了很多關於父子的書來看,包括小說、散文或繪本,也知道自己需要幫助,懂得找心理諮商。因為我想撐過這個階段,畢竟許多限制是暫時性的,等到兒子上了小學,應該就有空去多運動、閱讀和寫作。
如同《我離開之後 / WHAT TO DO WHEN I'M GONE》書本中,母親寫給女兒的婚姻提醒:
妳付出的愛和努力,是婚姻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如果妳太早就放棄,當妳年紀更長、更睿智時,妳會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
How much love and effort you put into marriage is a fair indicator of its success or failure. If you quit a few years in, you might miss out on wonderful time together when you're older and wiser.
婚是我求的,孩子也是我要生的,我會學習,我會改變,我會找到結婚和生子的意義。
P.S.謝謝老婆的包容、忍耐和付出,放風時間我幾乎都去看電影,她則是辦事情或採買生活必需品,而且兩人放風次數不成比例。還有就是我硬要在工作和家庭之外,保留時間給閱讀和寫作,沒有她的支持,很多文章是寫不完的。
【延伸閱讀】
《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午夜希臘時 / 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Before Midnight》觀後感想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天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