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確定自己沒有在做夢,可是他依然很難相信眼前的一切。每天可以睡在自己的房子裡,而不是露宿街頭或別人家中的沙發;打開冰箱時裡面都是滿滿的食物,還能夠上餐館隨心所欲點菜,不用厚著臉皮跟別人乞討。畢竟他過往的生命之中,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流離失所的狀態,最早的印象是在兩歲時,大哥就牽著自己和其他孩子,在高速公路下邊走路邊找尋睡覺的地方…………



以前觀賞過電影「攻其不備」,對於 Michael Oher 的遭遇頗為同情,實現夢想的故事也讓我很感動,直到閱讀完這本書,才瞭解他的人生有更多值得大家學習之處。以下的文章分成三個部份來介紹 Michael Oher 的自傳 『 I Beat the Odds 』:
Part 1 是他的成長背景和生涯回顧。
Part 2 是他給貧窮孩子的建議。
Part 3 則是自己的 Key Takeaways。


Part 1:Career Path

【Miserable Childhood】

Michael 出生於 Memphis 的貧民區,他一共有 11 位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母親毒癮發作時,就會不告而別去吸毒,消失好幾天或者超過一週,也沒有留下一張紙條。當 Michael 和其他孩子發現上鎖的家門,便和大家去朋友家裡,看能不能一起吃晚飯,還有讓他們在沙發或地板上過夜,隔天再拜訪其他朋友,日復一日,等到家門再度打開為止。而孩子們終於可以回家時,也沒有比寄人籬下好過一些,雖然母親會記得買東西回來,無奈家裡面並沒有餐桌,用餐時所有的小孩就像在池塘裡爭先恐後等著餵食的鯉魚,每次母親高高舉起握有食物的手,孩子們就忍不住跳來跳去,比誰的手腳夠快,才能搶到食物吃。另外,因為買不起新衣服和洗衣機,每個人都是把衣服穿到非常骯髒時,才把肥皂切下一小塊,自己小心翼翼去搓洗、擰乾和掛起來。此外,母親三不五時就會忘記付帳單,他們就要度過一陣子沒有水電供應的日子。而繳不出房租時,全家人就開始流浪,去找下一個容身之處。母親曾經帶著七個孩子在一台車子裡面住了整整一個月,睡覺時全部的人就像是在疊羅漢,不斷拳打腳踢,看能不能再多擠出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來。屢次搬家也造成 Michael 不停轉學,記憶中同一個地方很少能夠住超過半年,他在二年級時就已經念過五所不同的學校。

在貧民區過日子,如同置身在無間地獄般無法脫身,只有伴隨恐懼和失望的低潮,不像一般人的生活會有高低起伏。在外面玩耍的 Michael 就曾遇到幫派槍戰,趕緊和朋友躲進最近的屋子裡,並且遠離窗戶,祈禱牆壁的厚度足以抵擋子彈。對 Michael 來說,沒空去關心周遭發生的社會大事,因為自顧不暇;不用費心儲蓄,因為錢總是不夠用;也沒有必要對未來有所期許,因為老是在煩惱下一頓飯的著落和今晚的安身之處。



某一天兒童福利局 (DCS,Department of Children’s Services) 強制把 Michael 送到寄養家庭去,不過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稍不留意 Michael 馬上偷跑回家,就算陸續換過不同的家庭也一樣。他知道在新家有更好的居住品質,可是他不相信除了自己的家人,還有誰會真心照顧和愛著他,因此他堅持要和親人相聚,兒童福利局不得以只能讓 Michael 重返家園。但是母親惡習難改,家門一上鎖, Michael 就必須去求人收留,或者在門口和橋下過夜。在 11 歲時他長到 170 公分高,靠著施捨的食物再也不能餵飽自己,走投無路的 Michael 就從商店裡面偷東西,幾乎都是挑家裡面吃不到的牛肉或豬肉。他也曾嘗試在周末時販賣報紙,有一回被人持槍搶劫,辛苦賺到的收入被洗劫一空,後果就是接下來的一週又要挨餓。而每到中午就會在學校發現 Michael 的身影,因為可以保證一天至少有免費的一餐,其餘的時間則是跟朋友們到處鬼混,反正即使出席在課堂上,老師們也不在乎他是否聽懂,本來頻繁轉學就使他的學習進度大幅落後,現在更是每況愈下。

 


【Have a Dream & Find a Family】

改變 Michael 一輩子的契機起始於電視轉播的 NBA 籃球比賽,7 歲的他在 1993 年時見證了 Jordan 率領芝加哥公牛隊,在季後賽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奪得總冠軍,然後每種 Jordan 代言的相關商品都供不應求, Michael 很羨慕 Jordan 這一生都不會餓肚子或者為了房租而煩惱,於是他告訴自己要用功念書和鍛鍊身體,才能夠當一位成功的運動員。可惜他時常抵擋不了朋友們的慫恿一同翹課,加上沒有家長或老師關心過他的功課,光憑一己之力要實現夢想沒有想像中簡單。就在 Michael 搬回家跟母親住沒多久後,遇見了小他一歲的 Craig。兩個人都不多話,但彼此心中都有清楚的人生目標 - Michael 要做職業運動選手;Craig 則希望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足以扛起整個家庭的生計。就這樣哥倆好成為摯友,更相互鼓勵和打氣。

Michael 的另一位貴人是籃球教練 Tony, Tony 很欣賞他的天賦和運動能力,覺得 Michael 有朝一日必定能到大學打球,不但邀請他加入 AAU (Amateur Athletic Union) 籃球隊,還幫 Michael 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轉學到較好的 Briarcrest 高中,讓他能夠參加籃球和美式足球校隊。雖然在這間私立高中會有更光明的前途,現實狀況還是沒有改善,學校不供應免費午餐,他只好把別人給他的零食或者自己囤積的食物留到中午才吃。然後他也害怕讓別人發現他無家可歸,不然會被送到寄養家庭,因此都在體育館裡或者隊友家過夜。

後來籃球隊教練之一的 Sean和老婆 Leigh Anne 注意到 Michael 的情形,先是秘密把午餐錢存到他的學生帳戶,再邀請他到家裡用餐。當 Leigh Anne 愈來愈了解 Michael 的身世和夢想,就愈來愈想伸出援手。在生活方面,從偶爾請他留宿演變成正式搬進家裡,讓高四的 Michael 從小到大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房間。每晚就寢前 Leigh Anne 還會跟他說: ”I love you!”,那是 Michael 的親生母親未曾對他說過的三個字,而 Leigh Anne 持續的關愛漸漸溶解他的防備心,Michael 不再覺得自己是沒人在意的隱形人,慢慢有了「回家」的感覺,不需要在陌生人面前過份拘謹,用不著去睡翻身就會摔下來的沙發。另外, Leigh Anne 帶 Michael 去不同的高級餐館,教導他正確的用餐禮儀,包括如何點菜和使用餐具,確保他將來在任何場合都能夠行止合宜。除此之外, Leigh Anne 也請 Michael 要繼續跟母親保持接觸和維持關係, Sean 更提供一份在 Taco Bells 速食店的工作給他母親。在課業方面, Leigh Anne 請來家教 Miss Sue,來幫 Michael 補習功課,讓他的成績能夠達到申請大學的水準。在體育方面,龐大的體型導致 Michael 在籃球比賽中變成裁判的眼中釘,經常莫名其妙被吹犯規,於是 Leigh Anne 親自替每場比賽錄影存證,並告訴裁判說萬一再誤判,就會拿證據去舉發,從此 Michael 就沒有再被吹判不該得到的犯規。在美式足球賽裡,Michael 常常因為背心不夠長,下擺從褲頭露出來而被判犯規, Leigh Anne 也請專業的裁縫師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 Leigh Anne 一家人的援助, Michael 自己也很努力。在學業成績方面,勤奮的他不但達到最低 GPA 要求,還兩度拿到 Dean’s list (優秀學生名單);在美式足球方面,他從未缺席過任何球隊練習,總是第一個提早到球場自我訓練,還額外花心力去研究每個球員位置的特點,以及分析每一種戰術運用和跑位。在教練確定 Michael 專任左絆鋒的位置時,他就把保護四分衛的目標當成是神聖的使命,因為他體認到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或者一項休閒嗜好而已,更是為了前途在奮鬥。 Michael 的決心也反映在優異的表現上,加入球隊的前兩年,他從來沒有讓對手擒殺過四分衛一次。


 


【Go to University & NFL】

高中畢業時, Sean 和 Leigh Anne 在取得 Michael 母親的同意下,正式當他的養父母,而 Michael 也選擇 Mississippi University 就讀,讓他們可以就近觀賞自己的足球比賽。為了面對競爭強度更高的大學足球賽事, Michael 持續有紀律地操練和提升技能,在學的四年期間,年年都獲得各種個人獎項的肯定,例如全美新人第一隊、All-SEC 第一隊,和 Shug Jordan Award 等。最終他如願以償參加 NFL 美式足球聯盟選秀,在 2009 年第一輪的 23 順位被巴爾的摩烏鴉隊(Baltimore Ravens) 選上。此時此刻, 8 歲時許下的願望總算在 16 年之後成真,他得以踏上美式足球競技的最高殿堂。



和球隊正式簽約後,帳戶存款中多出來的許多零讓 Michael 瞠目結舌,不過他沒有被名利沖昏頭,依舊租房子居住和省吃儉用。然而 Michael 給自己的目標是成為全聯盟裡面最拼命鍛鍊的球員,不管是休假或者球季結束期間,無論是在那個地方,他都會到健身房自我訓練,保持精壯的體格和最好的體能狀態。剛到職業聯盟的第一個球季,他就獲選為年度最佳防守新人第二名。在 2013 年的超級盃比賽, Michael 更替隊友抵擋住舊金山四九人隊的反撲,以 34 比 31 驚險拿下隊史第二座冠軍。

 


Part 2:Advice for other Michael Ohers

Michael 的故事曾被知名作家 Michael Lewis 寫成小說 『The Blind Side: Evolution of a Game』在 2006 出版,同名電影「The Blind Side / 攻其不備」也在 2009 年上映,可是 Michael 覺得有些劇情改編得太誇張,例如描述他不懂美式足球規則,還仰賴 Sandra Bullock 飾演的 Leigh Anne 教導,實際上他年紀很小時就在玩美式足球,各種戰術和規則都很熟悉。另外電影過份醜化他的理解能力,讓真實的選秀大會時,幾位職業球隊的教練怕他看不懂戰術說明書而放棄選他,事實上 Michael 拿過優秀成績獎項,只是剛開始的學習速度比別人緩慢。另一方面,受惠於書本的暢銷和電影的熱賣,也讓更多的貧窮孩子們因為他的故事受到鼓舞,所以 Michael 除了不定期到每個寄養團體演講之外,還在自傳裡特別用一個章節寫出給他們的幾點建議:

1. 想辦法從自己的家庭裡發掘正面的能量:感謝你的父母讓你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你不見得要過跟他們同等不幸的人生和做出相同的選擇。或許你暫時沒有能力遠離他們,卻要提醒自己將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並且朝著這個目標邁進,不要讓他們影響你的決定。像 Michael 就牢牢記住自己的切身之痛,當有了足夠的經濟能力和自信做一個好父親時,才準備選擇結婚,並付出一切讓孩子們溫飽,以及時常陪伴他們。

2. 審慎選擇你的良師益友:身邊的好朋友可以幫助你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出較好的決定, Michael 在青春期也曾和狐群狗黨胡作非為和恣意翹課,還好 Craig 讓他能夠遠離毒品和其他麻煩,專注在自己的夢想上。而 Michael 也聽過職業球員沒有潔身自愛,和黑道或者毒販扯上關係,落得十分淒慘的下場。

3. 不一定要被富有的人家收養才能完成夢想:因為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有這個機會,那算是不可多得的好運氣;沒有的話,你也不能坐以待斃,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你的未來。假使 Michael 沒有念大學,或者進入職業足球聯盟,最少他為了自己的夢想打拼過,可以心甘情願在速食店或其他地方,應徵一份正職的工作養活自己,無需依賴別人的救濟過活。 Michael 提到:“Life is 10 percent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percent what you make of it.” 光是領悟到自己有能力決定要過怎樣的人生,就已經強過那些自怨自艾的人。而且要記得每小時、每天、每週,和每一年做出的適當決定,都會和你的將來息息相關。


 


Part 3:Key Takeaways

以下是自己看完書的四點感想:

【Be a Role Model】

有些人認為受虐兒童小時候有過受傷和不好的童年回憶,長大後比較不會變成跟父母相近的人,事實上這些孩童生氣或者成年時,本能反應就是幼年時期所觀察到的行為模式,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知道和熟悉的方法。以 Michael 的成長環境為例,周遭沒有一個人對未來有清晰的計畫,父母缺乏一份穩定的工作,無人管教孩子準時起床上學或者把功課做好,使他一直認為每戶人家都是如此。直到 Michael 住進養育家庭時,才發現原來自己過的生活是不正常的,一般的家庭是大人們會有正當的職業,家長會培養孩子的規律作習和督導課業,大家會在餐桌上吃飯,盤子裡的食物都是屬於自己的,不必你爭我奪。這對 Michael 而言就像是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讓他深深明白這就是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藍圖。

Michael 有幾位哥哥,但是無法兄代父職去管教他和其他小孩,最多只能帶著大家四處要飯和尋找棲身之處,對於這些男孩來說,缺少一位足以做為榜樣的男人,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加徬徨無助。 Michael 有幾位兄弟姐妹根本無從得知自己的父親是誰,他曾見過自己的親身父親幾次,可是 Michael 難過地寫下: “I called him my father; I never called him dad. It takes more than a handful of visits and a few bucks to make a dad.” 這幾行字讓我讀到時,淚水在眼眶中打滾。當上父親很簡單,成為好爸爸卻不容易。偶爾來探望小孩,或者給幾張鈔票都不是孩子們所盼望的,你能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時間」,陪伴子女一起吃飯、讀書和聊天;在孩子身受病痛、面對難關或者獲得榮耀時,都有你在身旁支持和跟他們分享。 Michael 的母親在學校的足球或籃球比賽時,幾乎都會到場幫他加油,不過當老師要討論 Michael 的課業問題時,就不見人影。真正的親情不是只挑不費力的部份參與,例如爸爸要跟小 baby 玩樂沒問題,但把屎把尿和餵奶的工作就通通交給媽媽處理。此外,家長就是子女最早的 mentor,每一個壞習慣都可能讓孩子有樣學樣,相對的,良好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操守也讓他們有對象可以模仿學習。所以為人父母要以身作則,更不要輕忽自己對小孩的影響力。

 


【Talent is not Enough】

Michael 認為就算你是最優秀的運動員,如果沒有良好的態度,無法虛心接受教練指導,或者跟其他隊友密切合作,那麼有再多的天份也沒用。另外,幸運的他遺傳到母親人高馬大的體型,不光是塊頭大,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還讓他兼具力量、速度和協調性。而在當上職業球員以後,他也沒有驕傲自滿,休季期間不敢有絲毫懈怠。他深知今天能夠在球員名單內,原因是有人被迫離開,只要他沒有持續進步,或者表現下滑,改天被取代的人就是自己。 Michael 說過: “If I lost my starting position, it had better be because there was someone out there with more talent, not because I just didn’t push myself enough.” 同樣的精神值得上班族借鏡,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鐵飯碗,一旦績效不佳,隨時有被人替代或捲鋪蓋走路的可能性。


 


【No Excuse】

只要遇見出身於貧民區的孩子,人們免不了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否定你的人格和能力,以及替你貼上「髒小孩」和「壞孩子」的標籤。但是 Michael 立志要扭轉別人對他的刻板印象,所以從他轉學到 Briarcrest 高中之後,總是保持彬彬有禮、儀容整潔,和衣服整齊。雖然是借宿別人家裡,不過他臉上都會掛著笑容,起床後把被單摺好疊在沙發上,還把 T恤或籃球背心燙得毫無皺摺。另外,Michael 還說過: “Just because your life begins in a bad place doesn’t mean it has to end there.” 與其感嘆出身貧寒,不如試著力爭上游,替自己找到出路。這句話也能夠引伸到很多方面,不能說自己只有三流的高中或專科學歷,所以英文不好。也不能說自己人脈太少,所以沒有人引薦工作。曾經讀過一句話:“If you change nothing, nothing will change.”過去的境遇和現在的情勢都成定局,但是你不做出任何改變的話,未來的發展可以預期相差不大。因此你不可能出社會十幾年後,還拿學歷當作英文或其他專業能力不足的藉口,終究要靠自己的毅力進修和學習。而如果你沒有先主動付出,或者擁有一定的能力和具備某些和人交換的價值,別人為什麼要幫你?


 


【Home Sweet Home】

Another summer day
Has come and gone away
In Paris and Rome
But I wanna go home

May be surrounded by
A million people
I still feel all alone
I just wanna go home

這是 Michael Buble 所演唱的“Home”這首歌的部份歌詞,描寫想家的思念之情,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期望回家的原因是家代表溫暖的避風港或者低潮的加油站,但是對某些人而言,卻是相當沉重和心酸。 Michael 最怕遇到學校放寒暑假,因為無處可去;而有些人最怕放長假或過年,因為有家歸不得,不是借宿親戚家、就是早早返回外面租的套房,甚至去住旅館。或者更精確地說,沒有一個真正的家。每個人對於「家」的定義不同,如果家是指一個可以讓你睡覺的房間,那有些人就沒有家。如果家是指一個讓全家人能放張餐桌吃飯的地方,那有些人就沒有家。如果家是指一個成員完整、婚姻美滿的家庭,那有些人就沒有家,在他們的觀念裡,it is a house, not a home。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學會變成沒血沒淚的機器人,感情迴圈和線路早已短路,感覺不到任何傷心和遺憾。一直要到遇見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侶,才會逐漸恢復血肉之軀,並在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和住在一起時,他們終於有了資格和別人一樣說出那句話:“I’m going home!”

我曾目睹過在外面餐廳吃飯的一家四口,都在當低頭族瀏覽著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鮮少互動和交談。殊不知家人相聚和有家可歸都足以是人生之中的小確幸!

 


【I Beat the Odds】
 
  I Beat the Odds,一本數次讓我讀到鼻酸的書,讓我慶幸小時候的自己有多幸福,在書本中有些令人心痛的數據:孩子們在 18 歲成年被強制離開寄養系統 (foster care system) 時,有 70% 都想繼續升學,僅僅 10% 能有機會註冊,而不到 1% 可以畢業。而脫離寄養系統的一年半之內,有將近半數的孩子流落街頭。在電影「攻其不備」上映後,很多孩子寫信給 Michael,讓他感覺到對他們的一份責任感。 Michael 始終把不為人知的悲慘童年藏在內心深處,強迫自己學會遺忘,才能遠離陰霾,繼續走下去。為了這些孩童,他重新面對黑暗的過去,檢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也鼓起勇氣把心得寫成一本自傳。他認為上天賜與他生命的真諦不是去當一位職業運動員,而是要使他成為貧窮孩子們的模範。在 Michael 的人生中,並沒有過類似的人物,重要的是他願意以自身經驗現身說法。如今 Michael 仍然在職業足球聯盟繼續奮戰著,還參加許多寄養團體的活動,他想用自己的故事、做出的正確決定,以及選擇的生活方式,明確地傳達訊息給貧困的孩童們 - 無論你是誰,或者有什麼過去,只要肯捲起袖子,加倍努力,就會有成功的希望!


 


【相關書籍】

1. The Blind Side: Evolution of a Game (作者:Michael Lewis)



2. In a Heartbeat: Sharing the Power of Cheerful Giving (作者:Leigh Anne Tuohy, Sean Tuohy and Sally Jenkins)

 

 
覺得
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