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為台大醫學博士,後來專職寫作,他把每一次出書和演講收到的問題,歸類為夢想、格局和工作等主題,在《請問侯文詠 - 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這本書分享自己的看法;Natalie Portman 是美國知名演員,二十二歲那一年取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學士文憑,今年受邀回母校演講,我在《文茜的世界周報》電視節目看到片段,後來到哈佛網站觀賞完整影片,由於侯文詠和 Natalie Portman 提到的觀念很相近,深受啟發之餘,決定非寫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不可。

DSC09394    


【外在目標 (價值) vs 內在目標 (價值)】


Achievement is wonderful when you know why you're doing it. And when you don't know, it can be a terrible trap.


Natalie 以自己的小孩當作例子,專注地玩著遊戲,渴望能夠得到被當成獎賞的玩具,而聲望、財富和名利可視為給成人的獎勵,像她本身的獎勵就是演出《黑天鵝》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不過 Natalie 認為當你自己清楚做某件事情的動機時,伴隨成就而來的滋味是無比美好的,相反地,如果只是盲目地追隨大家的腳步,很容易掉入陷阱渾然不知。


I realized that seriousness for seriousness's sake was its own kind of trophy, and a dubious one, a pose I sought to counter some half-imagined argument about who I was, there was a reason I was an actor: I loved what I do. And I saw from my peers and mentors, not only was that an acceptable reason, it was the best reason.


另外, Natalie 害怕同學認為她靠名氣才錄取哈佛,本身也覺得演戲很膚淺,於是刻意去選修神經生物學和進階希伯來文學,後來發現這些偽裝和逞強都無法遮蔽內心對於演戲的熱情光芒,經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活,她體認到想當一位演員,不僅是「可接受」的理由,更是「最好」的理由,所以 Natalie 鼓勵畢業生們思考獲得文憑背後的理由是什麼?

portman-natalie-jpg-480x360.jpg  


I learned early that my meaning had to be from the experience of making the fil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nnecting with individuals rather than the foremost trophies in the industry – financial and critical success…I started choosing only jobs that I was passionate about and from which I know I could gleam meaningful experiences.


Natalie 十三歲的時候就拍了第一部電影《Leon / 終極追殺令》,紐約時報給的評價普通,票房慘澹,二十年後卻變成眾人對她印象最深的電影,因此她體認到自己的價值來自於拍攝電影過程中獲得的經驗,還有和人們取得連結的可能性,而非電影界最重視的衡量標準,像是票房收入和影評。換句話說,票房和名聲不能決定她的價值,唯有自己可以,於是 Natalie 開始只選擇本身熱愛的事去做,例如接演獨立電影,因為能從中獲得有意義的經驗,

當你渴望做一件事情,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任何報酬,甚至讓你花時間、付錢,你也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呼應你內在價值的事。反過來,如果做一件事情,目的是為了外在的報酬──財富、名氣、權勢,或者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不管是父母、師長、朋友的,這個動機所呼應的,都算是『外在的價值』。 ~ 《請問侯文詠 - 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你用什麼價值去衡量你的人生,決定了將來你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從自己內在的價值或召喚出發,只要夠努力,將來你還是很可能一樣擁有財富、名氣、權勢。但如果從追求財富、名氣、權勢出發,你只會離自己內在的價值或召喚愈來愈遙遠。 ~ 《請問侯文詠 - 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要把生命當成目的本身,而不是達成目的的手段。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為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你的生命就不是自己的主人了。反過來,如果你的生命有更重要的內在價值和理想時,擁有財富、名氣或權勢,變成了可以幫你的生命實現這些理想的「手段」。這樣的話,擁有這些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 《請問侯文詠 - 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我們申請國外研究所時要寫 essay,描述為什麼選擇這間學校;在求職面試時,主管會詢問想來公司的理由,然而嘴巴說出來的話真的跟內心裡的聲音完全符合嗎? 你是受到學校排名、公司名氣或高額年薪所吸引,或者這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設定的目標是世俗的或個人的? 是為了符合眾人期待或回應內心呼喚?

首先必須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以及如此做的理由。要是你仍在學校就讀,可以仿效 Natalie 用大學期間探索未來的方向;要是你正在考慮畢業後的出路或離職與否,請多用內在價值去考量,繼續深造、轉換跑道、自行創業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一件事。名校畢業不盡然工作生涯一帆風順、有 MBA (企管碩士) 學歷不保證幾年之內升任主管、知名企業不見得每位員工有水準以上的專業能力。文憑如果是你成功拼圖所欠缺的一角,那就值得去念,否則就成了一張昂貴的白紙,拿到的同時就剩收藏的價值,名畫至少還有人願意欣賞,文憑只有自己會拿出來看而已,和公司招牌與工作職稱一樣,最後變成履歷表或名片上的一行字,那些是陌生人認識你的第一印象,並不代表你是誰,更沒辦法告訴別人你想做什麼,最根本和核心的問題仍是「為什麼」你要做這個選擇。

DSC09393.JPG  

決定自己想做的事之後,不用過度在意別人的意見。 Natalie 提到當電影《黑天鵝》票房告捷時,一方面她很高興觀眾看完影片非常感動,另一方面她已經建立本身的核心價值,不受旁人的評價所影響。當你追尋自己的內在價值時,往往別人還是用外在價值來看待你,其實公司、老闆、客戶或薪水都無法決定或撼動你的價值,不妨回想做這個決定的初衷,試著不讓情緒隨著這些起伏或波動。

最後是時常檢視和提醒自己,是不是跟內在價值漸行漸遠。侯文詠問過四到五百位臨終病人,他們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關係」- 後悔沒有跟父母、配偶、子女或親人好好相處;另外一個是「意義」- 這一生到底給別人帶來什麼幫助,為世界留下什麼貢獻。或許你會察覺大部份的時間全花在外在價值的追求,所以要適時做出調整,畢竟生命有限,沒人知道哪一天是最後一天,不要臨終時才後悔有太多來不及做的事情。


【變成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Natalie 有一次在東京的壽司店用餐,對於蔬菜壽司的美味讚不絕口,可是師傅堅持最多招待六位客戶,不開分店,不做其他料理,專心致力於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此外,她拍攝電影《黑天鵝》期間,知道訓練期間再長,也不可能和專業芭蕾舞者並駕齊驅,總是有人技術勝過自己,這讓她體認到 - 妳永遠不可能做到最好,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妳所能發展自我。

ht_natalie_portman_black_swan_110117_ssh.jpg  

因為外野手無法計算球的落點,因此一開始他所能追隨的只有他的內心的直覺和判斷。這和追隨「內在召唤」的思維是很接近的。儘管看不見前途或錢途,但一個追隨內在召喚的人,卻能依據內在模糊的直覺和判斷,努力地去實踐 (奔跑)。在實踐的過程中,靠著與外在環境的磨合,一步一步去調整方向,不斷地縮短內在召喚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靠近落點),落實那個興趣,直到它變成一個可行,甚至是有前途、錢途的工作 (接到了球)。 ~ 《請問侯文詠 - 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我們要勇於面對內在價值,更要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全力以赴。侯文詠以打棒球的外野手來舉例,最初不能預測球的落點,一旦開始奔跑,就會愈來愈接近球可能落下的地方,即使最終還是漏接,曾經有過的努力也不會被否定。這讓我想起美國知名籃球教練 John Wooden 對於成功的定義”Success is peace of mind which is a direct result of self-satisfaction in knowing you made the effort to become the best of which you are capable. / 成功是一種內心的平靜,而能夠達到這種自我滿足的境界,是因為你知道自己在每一方面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毫無保留。”我們自己就是最可敬的對手,以及最客觀的裁判,還有多少潛力沒有發揮,是不是渾渾噩噩過日子,離最好的自己還差多遠,內心都一清二楚。

在《黑天鵝》正式拍攝時, Natalie 自認成為專業的芭蕾舞者,至少還差十五年的訓練,她仍然投入數倍的練習,讓差距慢慢縮小。我們看到演員的生活似乎很有趣,不光到世界各地拍片,演出的角色和電影類型也時常變動,以彭于晏為例, 他演過愛情片《聽說》,又能練出魔鬼身材去演《翻滾吧!阿信》的體操選手或《激戰》的格鬥選手,最新電影又是《破風》的腳踏車選手,有時候很羨慕他可以專心致力於一個目標,學習一項新技能,但其實每一次演出就是一次賭注,演員們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部片子的機會,所以每一部作品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相同的道理,雖然你的付出不一定會被看見,不過每次都盡心盡力,被看見的機會一定比別人更高。

Well, it can be a good thing if it makes you try things you may never have tried. Your inexperience is an asset in that it will make you think in original, unconventional ways. Accept your lack of knowledge and use it as your asset.

此外, Natalie 提到缺乏經驗不見得是件壞事,如果當初她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絕不會冒險接演《黑天鵝》,沒想到帶來意外的美好體驗;而今年她剛執導第一部電影,儘管同樣沒有準備好,她強迫自己一旦坐上導演椅,就要想辦法做到。因此她鼓勵畢業生,沒有經驗的優勢就是不會遵循過去的作法,以自己的方法多加嘗試。換做我們來看,工作生涯可能長達三十年,難免會轉換職務或產業,到新的部門或公司報到時,要給自己多一點信心,新老闆敢給我一個機會,錄用毫無經驗的新人,代表他們一定在自己身上看到什麼,沒有理由懷疑自己做不到。

CGICbG1WUAATX9j.jpg  


【夢想不是終點,而是過程】


前陣子參加 USC send-off (南加州大學年度新生送行會),好多年輕朋友準備到異鄉就讀大學或研究所,有人要學創業管理,開創自己的事業;有人以進入好萊塢的動畫製作公司為目標,「未來」對於他們來說,仍是全新與未知的浩瀚宇宙,他們懷抱的熱情就是滿滿的燃料,這一趟探索之旅不管終點在哪,肯定收穫滿滿。相較之下,當年我國中畢業時,怕從事藝術工作很難養活自己,沒有選擇復興美工,改考五專院校,念了工業工程與管理,面臨升學的選擇時,轉系難度較高,大學和研究所朝相同領域深造,畢業後許多同學在同一份職務就待超過十年,例如生產管理或品質管理,不曾改變過。就算我做過供應鏈成本分析、出貨品保、產品和專案管理,終究脫離不了電子產業,好像不小心走進電梯,從此一路往上,很難再去另一棟大樓。如今年紀和已婚兩種因素讓職涯轉換的機會成本增加,難道就這麼眼睜睜地看夢想漸行漸遠?


絕大多數上班族的角色是蠻卑微的,好像只能 show 專業的一面;如果對人生有什麼夢想,不能放在工作裡面,一放進去就發現「自己跟自己打架得很厲害」;但如果不去想這些事,又會懷疑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這有點像是「自選曲」或「指定曲」之間的差別。基於外在現實的要求被迫唱指定曲,但有一天有機會能唱自選曲的時候,忘了能唱自選曲或者根本不會唱,那才是最可怕的事…這的確是一種矛盾,但不是極左或極右的問題,必須自己在中間找平衡,即使妥協,都不忘作夢,才能維持夢想不死。 ~ 《該生素質太差 - 孫大偉的成績單》

但關於種樹這種事,不是樹種下去就完結了,這不是那種「追到一個女人和她上了床, 就結束了」或者「目標存一百萬, 結果終於存到了」,而是要一直持續下去的承諾,每天都要去照顧耕耘,更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 《該生素質太差 - 孫大偉的成績單》

現實與夢想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卻不是只能選一種。因為上班而忽略其他面向,很容易覺得人生毫無意義;衝動離職去追尋夢想,馬上要面對存款逐日下降的隱憂。假使夢想是成為一位作家,那至少要出版一本書,沒人知道能賣幾本,往後還要保證能不斷寫出好的作品,同時這個目標只有達成與否兩種結果,追求的過程中會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最後失敗的話會非常失望。換個角度想,如果我把目標改成「這一輩子都要持續閱讀和寫作」呢? 「當作家」不是目的地,而是一種過程,不是成為作家就不寫作。我沒有出書的文筆,可是絕不會停止寫文章,每週一到五的清晨,想打字的念頭讓我自動醒來,上班前提早到辦公室專心寫作,每一天至少有一個小時在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一個小時在實踐我的夢想,而且每多完成一篇文章,就代表逐夢之旅又多前進了一哩路。想通了這個道理,就覺得不必執著離職與否,待在中間地帶雖然朝目標邁進的速度較慢,至少有保持前進,總比躊躇不前來的好。

「呼應內在呼喚」的過程其實更接近一場馬拉松長跑,因應這樣的過程,從一開始,就必須有一種能夠長期走下去 - 或者,更進一步說,讓自己能夠「歡喜自在」的準備…如果未來不存在「一定成功」的保證,很務實地想 - 我是不是不應該把一切寄望在哪個成果之上 - 而是,在做這些事情的當下,就應體會到這個過程本身的快樂…跑馬拉松長跑的時候,與其期待終點的歡呼、名次,還不如當下就享受那個路途喘氣、流汗的快感…寫作的時候,與其期待出版之後的收入或掌聲,還不如當下就享受那個從無到有的創意… ~ 《請問侯文詠 - 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兼顧現實與夢想是一種作法,但是不要背負過多的壓力。與其規定自己參加路跑比賽,非拿前三名不可,不如改成今年一定每一場賽事都要完賽;沒辦法離職去環遊世界,那就每年到一個沒去過的國家旅行;沒時間一次完成環島,就規劃分段行程。總而言之,不要讓自己陷入滿分或零分的兩難困境,最重要的是,你騰出時間做自己真心喜愛的事情,正在享受人生,在過程中就得到快樂。


【改變自己就能改變世界】

Natalie 演講的開頭對畢業生說“You are here for a reason. / 你們今天出席畢業典禮是有原因的”,同樣地,上天讓我們來人世走一遭,一定有它的用意。而她演講的結語是:To be or not to be is not the question, the fatal question is how to be and how not to be. / 何時走到生命的盡頭並不重要,重點是你選擇生活的方式,你打算如何做,以及選擇不做什麼事情。“也就是說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比活多久更為關鍵。

侯文詠則提到生命的意義包括對於別人的影響力,他以社會學家 Mark Granovetter 的簡單抗爭模型為例,說明社會的運作模式。假設每一個人加入抗爭活動的門檻值都不相同,門檻值為 0 代表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時會率先發難,門檻值為 1 代表需要看到一個人投入,自己才有勇氣加入,依此類推。

00.JPG  

A 城有一百個人,每個人的門檻值恰好是 0 排列到 99,每個人都因為前面的人而投入抗爭運動,最後變成全城的人團結在一起。

01.JPG  

B 城同樣有一百個人,原本門檻值為 3 的人決定不再積極,把門檻值提高為 4,導致出現兩位門檻值為 4 的人,由於前面是三個人而非四個人,所以兩人冷眼旁觀,連帶影響後面的所有人,整座城剩下三個人的零星抗爭。

02.JPG  

侯文詠說「在一個無法改變的世界,每個人都覺得那個門檻值為 3 的人應該是別人。而一個能夠改變的世界,每個人都相信那個門檻值為 3 的人就是自己…你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就決定你存在一個怎麼樣的世界。而這一切,其實是由你自己的選擇所創造的。」假使我們就是那個門檻值原本為 4 的人,只要願意做出改變,讓門檻值變成 3,最後的抗爭結果就是一百個人與三個人的差別。

我沒有遠大的抱負去改變世界,既不是能發表演講的公眾人物,也不是能慷慨捐款的大老闆,能夠做的就是分享自身經驗,並寫些讀後感和電影感想。這些年來陸續在部落格讀到令人振奮的留言,有人說我的開刀和復健經驗讓他看到復原的希望;有人說我的出國經驗讓他信心倍增;有人說我的文章讓他想去買那本書來看,這是最早寫文章時沒有意料到的事情,純粹是讀到一本好書,不分享給朋友覺得不夠意思,以及不寫篇讀後感對不起作者的心血。曲家瑞說:「即使是再微不足道、再平凡無奇的人,都有影響力,都可能在某些關鍵時刻展現驚人的能量…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影響力的人,在你不知道的過去或未來,一定對某個人以及這個世界帶來影響,產生意義。報紙上聳動的社會新聞讓人看了心驚膽跳,我寧願用一篇文章激勵人心、讓人心情變好、使人多認識美好的東西,對這個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力,雖然力量只有一點點,要是每個人願意這樣做,我們都會變成門檻值為 3 的人,慢慢改變自己,也影響別人。


【延伸影音】

Natalie Portman 演講的 youtube 影片:

Natalie Portman Harvard Commencement Speech | Harvard Commencement 2015



【購買書本】

《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延伸閱讀】

《最後的演講》作者藍迪教授在 Carnegie Mellon 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

Randy Pausch在Carnegie Mellon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想

 

John Wooden 教練的人生哲學:

《Wooden On Leadership》與 《Wooden》讀後感想 – John Wooden / 約翰‧伍登教練的領導哲學和人生智慧 (上)

《Wooden On Leadership》與 《Wooden》讀後感想 – John Wooden / 約翰‧伍登教練的領導哲學和人生智慧 (下)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