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寫這一篇文章,不過平常太忙只能先把要點寫下來而已,趁著剛考完 final exam 的空檔趕快整理和趕稿。當個學生要從老師那邊挖到東西,學習知識,然而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學習如何當一個好老師。這是從 term 1 到 term 3 在每位教授身上學到的東西,順便給以後或者正在當老師的人做參考。以下分成「Lecture」、「Test」和「Assignment」三方面分別說明。(註:Blackboard 是 USC 學生專用的網頁系統,可以下載老師上傳的所有相關檔案,查詢成績和選修科目明細)



【Lecture】

課前準備:
1) Syllabus:教學大綱在上第一堂課前就已經先放在 Blackboard 上面,內容裡面除了最基本的聯絡方式、course materials、評分標準之外,在 schedule 裡面要清楚說明每一堂課所要求的課前和課後閱讀文章。

2) Textbook:因應書商不斷改版,所以老師要很清楚每一版本的變化差異,才能建議學生是否要買新版的課本。也有老師在出作業時,會很細心地出兩種版本,例如買第 12 版的同學就看第幾頁第幾題;第 13 版的看那一頁。

3) Case:記得定期 update case,不要相同的 case 連續延用十幾年。有些 case 雖然年代久遠卻很經典,所以老師還是會拿來當教材。不過要先做好功課,在解釋完 case 之後,可以跟學生說明一下該公司後來採取何種對策和後續發展,以及目前的現況為何。還有教授隨時在注意那些公司的動態,如果在學期之中,提過的某一家公司有相關的重大新聞,也會即時在課堂上跟學生 update。

4) Handout:上課用的 powerpoint電子檔最慢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要放在 Blackboard 給學生下載,最好還設定系統發 e-mail通知學生,以免他們要不定期一直登入系統看有沒有新的檔案。而佛心來的教授還會在每一堂課上課時印好 hardcopy 發給同學,可以幫學生省下不少影印費。

5) Notes:因為教室有可以拉上拉下的活動白板,所以老師可以提早到教室,先把筆記寫在幾個白板上,節省等一下上課時的寫字時間。

6) Material:有些老師的教材很豐富,但是沒辦法在上課時全部提到。所以他們會把相關的檔案或者資訊 (例如哪些網站可以找到更詳細的資訊或者 youtube link) 放在 Blackboard 上面,給有興趣的同學當作進一步鑽研的參考。

上課:
1) 提早到教室和有 plan B:提早到教室的好處是可以確認當天要用的設備是否有問題,出了問題可以馬上叫修,也要記得隨時都有應變方案和相關教材,電腦不能用就改用傳統的投影機。

2) 記住學生名字:最厲害的一個教授是上第一堂課之前,他已經先從照片上認識了每一位學生的長相和姓名,然後一走進教室就說出每個學生的名子和跟他們問好。我跟大家念了半年都還不一定知道其他同學的完整 last name,教授卻可以如數家珍,可見事前下了很多功夫。



3) 熱情: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種感覺,有些老師就是可以讓你感受到一股熱情在他們身上,他們恨不得可以多一點時間,多教一點東西給學生,然後講話時也都是精神奕奕。這種熱情是騙不了人的,代表你真的發自內心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也想要讓學生們變得更好。

4) 實際運用:大家都是在職場打滾多年的老鳥了,老師要記得理論必須跟職場的實際運用相結合,多舉些自己本身工作或者跟業界合作的經驗,以及回答學生們職場上發生的問題。

5) 投影片製作:都是文字的投影片實在讓人提不起勁來,所以製作圖文並茂的 slide 也是一門學問,有些教授會針對某些特定主題穿插 youtube 短片。

6) Take-away:有些老師是在每一個 chapter 的slide 最後一頁整理該章節的 key take-away,或者額外做一張 A4 summary。而在該門課程結束時,也會做一個總結,複習一下該門學科的 objective 和重點,還會提供一些跟課程有關的實用網站。

7) Cold-call:都是單方面的講課不但效果不好,老師也會很累,所以可以利用 「即時」cold-call 強迫學生發言,或者採用「預告」的方式-在這堂課休息之前先指派一位學生,負責在等一下上課時說出自己看完 case 的感想。也有老師先 cold-call 第一位學生後,就讓那位學生 lead discussion,必須決定要 cold-call 其他哪些同學,最後也要歸納和總結大家的重點。其他的方法例如老師先把每位學生的大頭照放入一個信封,然後請一位學生抽出即將被 cold-call 的同學,以示公平。還有老師在休息時,先把 case 裡面三位主角的名子寫在紙上,然後放在學生的名牌前面,等到上課時就請學生以該主角的立場來說明他們會做的決策和考量為何。此外,Cold -call 之後要記得簡短 summarize學生的重點和給予簡單的評論,也有老師會在學生的名牌上貼上星星貼紙以鼓勵很有貢獻的發言,或者固定在每堂課結束後發 e-mail 謝謝該堂課參與發言的學生 ,也有老師是帶棒棒糖來請主動發言的學生吃。

8) 更靠近學生:不只是在講台上原地講課而已,你可以走到學生面前來講課,拿起他們的東西充當道具,或者把他們當做活生生的例子。因為人都會關心和自己有關的事情,所以當老師一拿自己的名字舉例給同學聽時,自然會更集中精神想知道後續發展。

9) 讓學生講課:讓學生主動學習的另一個方法就是讓他們當老師。例如每一個case 由三個小組負責寫報告和準備 presentation,然後就由那三組的同學們負責講解該 case,之後再由老師補充。另外,也可以利用 debate 的方式,先把該學科的重點列出來,每一個重點下都有幾種方法或者制度可以選擇,然後把同學們分組,在每次上課時針對不同的方法進行辯論。還有老師指定一位學生上台 lead discussion,除了要控制討論情況、在白板寫下同學的意見之外,最後還要做 summary。

10) 隨堂練習:要讓學生從頭到尾都集中精神上課很不容易,尤其是一堂四個小時卻只有休息一次的選修課,所以要穿插隨堂練習。可以請學生個別當場做答,或者分組作答 (例如第一排的三位同學做第一題,第二排的四位同學做第二題…) 。通常後者的效果較好,因為要討論而且要推派一個同學說答案,所以不敢不做。另外,有些教授會在放映完介紹的公司 video 之後,請同學分組針對該公司的飲料產品提出改善方案,每一組都會拿到一罐飲料,必須將 idea 畫在海報上,並上台加以解釋設計概念、功能和 target customer,最後全班票選出最好的前三名,獎品就是可以把所有的飲料帶回家。

白板上貼滿每一組畫的海報



11) 幽默感:除了靠自己講笑話之外,也可以固定在每次上課的 slide 最前面穿插笑話。例如:我學不會高爾夫球的 10 個理由、我考試成績不好的 10 個理由…等,或者放幾個和課程內容有關的漫畫和網路相關的圖片。你也可以在考題上動手腳,把題目裡的主人翁變成教職員的名子,都可以讓學生會心一笑。

12) Class evaluation:學生們在每個 term 上完一半和結束時會針對老師做評核,期中評核主要是寫老師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希望老師改進的地方。老師會在審核意見後,列出比較重要的幾點意見,並說明自己將會如何在往後的上課中調整教學方式。

13)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除了講課之外,也可以放 video 或者邀請 guest speaker 來演講。如果是找人來演講,最好可以在事前和演講者討論和檢討過當天的的內容,增加和學生需求的符合度。有些教授甚至會找 case 裡面的公司主管來做 presentation 和聽取學生的報告,這樣學生可以知道更 update 的資訊,也有當場發問的機會;而公司可以從學生的建議裡面找到一些新的 idea,算是 win-win solution.

而教學道具的選擇也很重要,例如講到某家公司在不同國家的產品行銷策略,就帶每個產品的 sample 給學生看,甚至提供樣品給學生試吃和比較。另外,有些老師知道自己口音比較重,怕學生聽不懂,還會額外製做 video 供學生下載反覆學習。

另外,一般老師在問問題時,會請學生投票選擇答案,然後由老師統計人數。也有老師是發給每個學生一個類似小型遙控器的東西,每個學生可以按下自己選擇的答案,然後軟體會顯示有多少個學生參加投票,以及自動統計投票結果,省下老師手動統計和記錄的時間。 (另一個好處是每個學生的遙控器都有不一樣的 ID number,所以老師那邊可以知道誰有按鈕、誰沒有按鈕)





14) 自我充實:定期到每個國家去做公司訪問以及和學生見面,一方面保持對於產界動態的敏感度,一方面和學生保持聯繫。

15) 紀律管理:有些老師規定學生遲到 5 分鐘以上,下次上課時要買餅乾或零食請全班同學吃。另外也有老師是規定遲到的話就不准進來上課,要等到中途休息時才可以進入教室。

16) 出席率管理:可以發簽到表給學生簽名,還有老師在表格裡順便問問題,例如說:「你覺得史上最失敗的新產品為何? 還有為什麼? 」,然後下一堂課開始時宣佈最多人填的答案和正確解答。這樣不但可以知道學生的意見,更可以減少學生幫別人簽到的機率。 另外,有些教授會趁休息或放影片時,核對簽到人數和實到人數。

17) Review & Big picture:許多教授會在每次上課開始時,複習上次教導的內容。然後再利用課程大綱,說明這一堂課在整個課程的進度為何,讓學生知道已經學過了什麼,即將和未來會學到什麼。

18) 年年更新:教授在最後一堂課請學生寫下本學期覺得最好的三個 case 和理由,做為明年調整和選擇 case 的參考。另外,針對學生在期末評量的建議項目做自我檢討,才能持續改進,讓自己的課程愈來愈好。

【Test】

試前準備:
1) Review:在考試之前幫學生快速複習重點,也有老師是提供上課 slide 的精簡版,例如把原有的 60 張 slide 濃縮成 30 張,縮小學生的準備範圍。

2) Sample exam:先出一份 sample exam 或者用以前的考題讓學生熟悉題型。

正式考試:
1) 隨堂考試:可以事先訂好考試日期,或者每教完一個 chapter 當場就考試,這樣學生幾乎都會在上課時聚精會神聽課,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回家準備考試。

2) Mid-term / Final exam:最好是兩個都考,因為只考 final exam,一試定江山對於學生實在壓力很大,而且學生是沒有考試就幾乎不會念書的。

考試當天:
1) 試卷:可以分成 A 和 B 兩種試卷,同一排的單數同學考 A 卷,複數同學考 B 卷。而兩份考試題目都相同,但是順序不一樣,例如 A 卷的第一大題等於 B 卷的第三大題,如此可以減低學生偷看左右同學答案的機率。而在考試題型上,一定要包括應用題,就是從來沒有講過的題目,必須學生真的融會貫通才有辦法作答,才能看出來他們是不是懂得活學活用。

2) Open book:有些考試雖然是 open notes, books and everything,老師還是會勤勞地去確認學生桌上的文件,因為有些試卷分為 part1 和 part 2,你要確認學生放在桌上參考的不是隔壁同學的試卷。

3) 上廁所:長達兩三個小時的考試可以讓學生們去上廁所,但是必須符合「一進一出」的規定。

考試檢討:
1) 成績資訊:老師會公佈最高和最低分、平均分數和標準差,讓同學們知道自己的成績和其他同學的差異。也有老師會唱名 90 分以上的同學,讓學生知道有問題可以去請教哪些人

2) 考後檢討:有的老師是直接提供答案卷,有的老師是特別花時間逐題檢討。

3) 考後調查:有的教授會另外發問卷調查學生對於 take home exam 的意見,包括花多少時間完成試卷,還有對於題目的難度或者內容是否有其他建議。

【Assignment】

Team project:
1) 由各組同學合作完成書面報告和上台做 presentation,如果是下次上課時就有小組要上台 present,老師可以在此次下課時召集負責的同學們事先說明準備的方向,和強調自己希望看到哪些重點,確保實際結果和自己的預期不會有太大落差。而每一組報告完畢後,可以請其他同學說出該組同學哪邊做的很好和哪邊需要改進。另外,成績可以分成幾個部份評核:例如 50% 由老師給分,25% 為 peer evaluation,25% 為班上同學針對其他組別打分數 (自己組的分數不用打)。 至於批改報告,老師都會在每一頁標出寫的對或不對的地方,並加上評語和建議;powerpoint slide 也是一樣,有些老師不只給總分,甚至會針對每一張 slide 去建議哪邊可以改進、整份 slide 前後觀念是否有連貫和合邏輯 (因為大部份學生都是分工合作,每個人完成自己的部份再整合成一份,不見得會有時間大家再一起 review 和檢討整份報告)。 另外,比較盡責的教授都會在下一週就發還本週收到的報告,然後要注意分數一定要寫在內頁或者封底,才不會被其他同學看到。還有教授更小心,堅持親手把報告交給本人,同學都不得代領。

2) Peer evaluation:要求學生針對同組成員包括自己打分數,並列出整個 group 的工作分派、每個人的貢獻、該名成員的幾項優點和待改進事項等,如此可以看出誰是 free rider。

3) Encouragement:可以公佈 group project 最高分的一組和說明高分的理由。或者告訴大家最高分的一組將會變成下一屆學弟妹上課時的範例,給學生們努力的動機。

4) File sharing:老師在收到每個小組的檔案之後,放在 blackboard 供大家下載做為互相學習的參考。

5) Return the report:一般教授是直接發還有寫上批改意見的 report 給學生,也有教授很貼心,額外 copy 足夠的份數給每位組員,讓每個人都有一份。

目前為止的心得大概就是這些,之後有機會再繼續更新。其實不只當老師才可以學,平常總是有機會做 presentation,都是離不開這些重點:事前準備、提早到現場確認狀況,和聽眾互動等等。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