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部令人看了心有戚戚焉的孩童教育片,以新加坡的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父亲负责公司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母亲是杂志的编辑,俩人都因忙着赚钱而忽略儿子的需求。 15 岁的哥哥 Tom 虽然在校成绩不好,却是个很会写 Blog 的孩子,还有计算机方面的才华。8 岁的弟弟 Jerry 在学校是个乖乖牌,但没出状况不表示没有问题。兄弟俩渐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正确教导而误入歧途。 Tom 因为帮派朋友的认同和赏赐而加入他们,还因行窃失风被逮。Jerry 每天练习学校的舞台表演,屡屡邀请父母来欣赏演出却苦无响应,想起父亲某次提及自己是放弃时薪 500 元的讲师费用回家教他功课,结果天真的 Jerry去偷福利社的零钱却被录像存证,事后当父亲逼问他是否因为要买游戏卡才偷钱时, Jerry 说: 「因为慢慢存零用钱太慢了,我才去偷钱,想凑到 500 元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我的演出」,这一句话真的让我看的好震撼也好心痛,孩子的小小心愿无非是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但被逼得要用这种手段来达成。

Tom 的死党成才生长于单亲家庭,不识字的父亲年轻时不学好爱打架,被人打断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就是不打不成器,却一步步把成才打入自我放逐的深渊, 成才因为殴打师长而遭退学,加入帮派的他愈学愈坏,最后在一次围殴中父亲更为了替他解围而意外失去性命。

教育儿女的责任在父母和老师身上,又以父母亲的责任更重。不是付了学费把孩子送到学校丢给老师就好,最有影响力的人当然还是父母。看完影片有几点感触:

1.注意孩子的自尊: 自尊就像是脆弱的玻璃弹珠一样,比起身体上重重的体罚, 孩子在全校师生面前被老师鞭打留在心灵上的伤痕更深,更不容易复原。

2.身教的重要性: Tom 的爸妈不准孩子在吃饭时讲电话,夫妻却若无其事地接起手机聊些五四三的话题,如果为人父母者都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这种双重标准是不可能让子女信服的。而成才的父亲以拳头实施爱的教育,有样学样的成才当然也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

3.孩子的教育是夫妻共同的责任: 丈夫的责任不是辛苦加班赚钱而已,比起经济上的支持,孩子更需要你每天晚上的问候和谈心。前阵子报纸写到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小学生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每天陪我吃晚饭」,他们要的不多, 只是想跟父母分享今天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和学到的新东西。

4.沟通和了解: 当孩子开口寻求意见或协助时,先耐心倾听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机,如果直接不分青红皂白骂一顿,可能这就是他们最后一次请你帮忙了。 影片中的一段话说的很好:「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心中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一面拿出来」。 Tom 的父母以为他成天沉迷于计算机游戏,没发现 Tom 对计算机也很有一套。某天 Tom 帮父亲修好故障的 notebook 送到公司去,父亲却误会Tom 弄坏 notebook 还怪他逃学。 成才精力充沛,以李小龙为偶像,父亲始终不懂得让他适性发展, 成才直到父亲逝世后才一路打上世界舞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片尚未开发和播种的土壤,都有独特的性质和特性,就靠父母的慧根去找出适合栽种的植物。资源放在不对的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在对的地方就成了资源。

5.Never give up: 当一个孩子听见爸妈对自己说:「你没救了,我不知道要怎么教你」, 老师说:「你无可救药, 毫无希望」,他们更容易自暴自弃。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自甘堕落,每个社会案件和问题儿童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或问题父母。孩子们要的就是一句鼓励、一句称赞和一个认同且满意的表情。 I’m proud of you, I love you。 烂苹果被丢掉整颗都没了, 把烂的部分削掉就还可以吃。

生下孩子才是责任的开始,不是取个名字叫做「成才」就真的可以如愿成为人才, 爱孩子也不是无条件地去满足他们提出的每个要求。父母和孩子就像两座想要彼此紧密连结的岛屿,却少了一座相连的桥梁。双方都深爱对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爱, 却因为期望和结果不同而愈离愈远。光有「爱」还不够,用何种「方法」去教育孩子更为重要。 找出那把开启孩子心房的钥匙端看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每个孩子都很特别,所以同一把钥匙不见得适用于每个人。小孩不笨,只是父母没有看到他们的优点。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在孩子身上,只要肯用心,相信日后孩子们给你的回馈会让你觉得一切辛苦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