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偷書賊》跟《傳信人》,看完之後定期在 Amazon 留意作者 Markus Zusak 的新書訊息,沒想到等了整整十一年!

看到《克雷的橋》這本書時,千萬別被厚度嚇到,就跟堅固的陸橋要一顆又一顆的石頭建造,感人的故事也要一年又一年的時間醞釀 (Markus Zusak 花了快十三年),讀完之後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十個章節的編排、穿插現在和過去的寫法、跨越三代的時光,都是為了預留伏筆、完整交代鄧巴家的歷史,以及鋪陳最後的結局。套句前陣子的電影片名,這本小說可以說是「比悲傷更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同時也是看完感動會留在心中很久,馬上想再看一次,重溫那份感動的故事。

IMG_7185.jpg  

鄧巴家的五位男孩被大家當成小混混,在母親過世之後,某天離家多年的父親突然回來,要求一起幫忙造一座橋,其餘的兄弟們無法原諒父親當年的遺棄,排行老四的克雷卻沒說什麼就答應。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座獨一無二的橋,只有克雷才能打造;也有一個飽受創傷的家,只有克雷才能修補…

我分別從「親情」、「愛情」「人生」和「書本」四方面節錄書摘和分享感想:


【關於親情】

《克雷的橋》最重要的主題是親情,身為父親的我讀來格外有感,親情代表什麼?


1.親情是教會孩子一種興趣或嗜好,好比閱讀書本或彈奏樂器,即使要用很嚴厲的方式。

潘妮曾對父親瓦迪克說過:

少了你拿樹枝打我的手,我不知道該怎麼彈琴。

I don't know how I'll play without you hitting me with that branch.

而瓦迪克強迫潘妮離開家鄉,在給女兒的信中,寫下這一段感人的話:

這世上我只教過一個人彈琴。雖然妳是個犯錯狂,但我真的很開心,也很榮幸,那是我此生唯一所愛、唯一摯愛。

I taught only one person in this world to play the piano, and although you were a great mistake maker, it was my pleasure and privilege. It is what I've loved best, and most.

當兒女學會這項興趣或嗜好之後,一輩子都不會有無聊的時候,更可以教給他們的子女,如同潘妮希望兒子們能學會彈琴一樣。

你可以整天都罵髒話,整天討厭我,只要你彈鋼琴就好。

You can swear all day, and hate me all day, if only you would play.


2.親情是自己沒有未來,可是盡全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瓦迪克明白共產國家的結局,不想讓女兒再過同樣辛苦的生活,於是花了十年教潘妮彈鋼琴,年滿十八歲時強迫離家前往維也納的難民營,即使知道這輩子可能再也無法見到最愛的女兒一面。他在信裡面寫著:

別回頭、別回來,我不會歡迎妳回家,我只會把妳推開。我想妳現在應該很清楚,妳還有另一種人生,有另一種生活方式。

Do not turn around. Do not come back. I will not receive you with open arms, but rather push you away. I think you can see that there is another life for you now, there's another way to be.


3.親情是花時間聆聽子女面臨的難題,例如校園霸凌,並教導他們如何處理。

哈特涅在學校老是欺負馬修,當父母親麥可和潘妮發現這件事,耐心聽完事發經過,麥可決定訓練他拳擊技巧,至少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本應保護我的父母、用正確方式養育我的父母,卻毫無半刻遲疑要把我送進校園戰場,面對必輸無疑的一場仗,我對他們真是又愛又恨。但此刻我知道,那其實是對我的訓練。

My parents, who were there to protect me, and raise me the right way, were sending me, without a moment's more hesitation, into imminent schoolyard defeat. I was torn between love and hatred for them, but now I just see it was training.


4.親情是在孩子做出值得肯定的事情時,開口給予讚美。

例如父親麥可看到克雷獨自挖出一條巨大的壕溝,終於對他說:

小子,我真的得好好稱讚你,你真了不起。

I gotta give it to you, kid—you've got heart.

5.親情是根據每個孩子的需要,把時間留給他們,帶著他們去做喜歡的事情。

潘妮記得父親每一年會給自己一個驚喜,比如擔任高中時期的舞伴,或是十三歲生日時帶她去盪鞦韆。在那些非常艱辛的日子裡,至少還穿插著美好的回憶,讓她覺得:

在一片灰暗之中,保有了一顆彩色的心。

The heart of color in all that grey.

十幾年後,潘妮已經為人母親,清楚自己時日無多,於是陪馬修去看電影;陪羅里看橄欖球比賽;陪亨利去車庫拍賣;帶湯米去博物館。

她會陪我們每個人各自做一些什麼,或許是為了給我們創造專屬的回憶,但我希望她也是為了自己。

She would do something once with each of us. Maybe it was to give us one memory that was ours, and ours alone, but I hope she did it for herself.


6.親情是雙向互動的,再堅強的父母,也會有需要兒女支持的時候。

潘妮被告知要入院治療,還有剃掉頭髮時,五個兒子跟著她一起理了大光頭,讓她的髮型不再那麼突兀,並感受到大家的支持。

他們要剃掉我的頭髮,所以我覺得現在輪到你們出手了,這樣搞不好可以贏過他們。

Well, they're going to take my hair—so now I think it's your turn. We might as well beat them to it.


7.親情是陪伴孩子走一段人生的路,愈晚生小孩,能陪孩子的日子愈少,盡管父母總會先離席,仍然偷偷在心裡許願,能陪著他們再多度過一個重要的人生紀念日。

無奈的是潘妮只能想像五個男孩的往後人生,何時會畢業,何時交女友,再多的眼淚與不捨,也無法再多活一天。

她永遠見不到我們長大成人了。她哭泣著,靜靜地哭…她體內的力量全都要用來編織故事,揣想我們未來的人生。

She would never see us grow up. Just cry and silently cry...She had strength now only to fictionalize, to make up our lives before us.


8.親情是給孩子一個家,更讓他們想回家。這個家不是有他們的房間而已,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會無條件地愛他們,支持他們想做的事。而且無論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都能回家與爸媽商量。

我很喜歡《克雷的橋》的結局,尤其是最後一句話:

鄧巴家的男孩能做的事很多,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一定會回家。

A Dunbar boy could do many things, but he should always be sure to come home.

「回家」不是一個動作,是一份責任,是人跟心都回來家裡,做老是做不完的家事不會抱怨,花時間唸已經唸過五十次的繪本不會不耐煩。千萬別忘記有愛的家,才會讓人想回家。


9.親情不只是父母之情,也包括兄弟之情,尤其排行老大的孩子,通常都要負起分擔家計或照顧弟弟的責任。

母親潘妮生病之後,馬修知道七口之家頓時少了一份收入,自己不得不休學去賺錢。此外,他還在父親麥可離家以後,子代父職,陪伴克雷去跑步和訓練,同時不讓其他弟弟誤入歧途。

我離開學校的時候沒有問任何人的意見…如果要談怎麼做較明智,帳單會如潮水那樣湧來,對抗死亡是吝嗇不得的,但這依舊不是我這麼做的原因。不是這樣,我只是覺得這麼做似乎是對的。

When I left, I didn't ask their permission...Talking about resourcefulness, the bills were becoming flood-like—defying death had never been cheap—but that's still not why I did it. No, it just seemed right, that's all I can say.

6346632_B.jpg  


【關於愛情】

《克雷的橋》也能教會我們關於愛情的十一件事:

1.愛是找到最懂自己的那個人,你說的每件事情對方都能理解,或者願意花時間在自己身上,變成最懂你的人。

例如凱莉之於克雷一樣,認識沒多久,克雷就願意帶她到自己的秘密基地—看到整個城市的屋頂、父母曾經擁有的舊床,以及母親的墓園。

他藏了那麼多心事,卻在此刻全數湧出。她能看見他的內心,看到其他人看不見的部分。

So much he'd kept from the surface. But now it was all flooding outwards; she could see in him what others couldn't.

從凱莉․諾維身上,克雷找到了解他的靈魂,她就等於他,清清楚楚,一生一世。

In Carey Novac, Clay had found someone who knew him, who was him, in all but one life-defining way.


2.愛是給你所愛的人自由,放風箏去飛,或許還有回來的一天,硬把風箏握在手中,留得住人卻可能留不住心。

凱莉當然想要克雷待在家鄉陪伴自己,但她知道克雷心意已決,明白自己只能成全與祝福而已。

這一次,她讓他清清楚楚知道她會多想念他,她同時也期望著(或說命令)他去做該做的事。

This time she let him know exactly how much she'd miss him, but also that she expected—or more so, demanded—that he do what he had to do.


3.戀情的延續和兩人的成長息息相關,為什麼會發生兵變?女生出社會見了世面,男生在兵營接受訓練。為什麼會出國變心?一人在國外眼界大開,另一人在國內繼續生活。並不是某一個人的成長飛快,感情的變化就是必然,關鍵還是在於兩人的共識,是否還想繼續走下去。

麥可和艾比的故事是一個例子:

當她的學歷推著她飛速前進,他一如既往地待在那兒,停留在建築基板上,他則充滿生命力,而他…他就只是普普通通地活著。

While her degree propelled her immediately forward, he was where he'd always been, on those building slabs; it felt like she was a life force, and he was just a life.


4.愛情的墳墓不是婚姻,但通常隨著同居,愈來愈沒有自己的時間;或者隨著生子,愈來愈沒空兩人獨處和經營感情。因此跟哪一天結婚、在哪裡辦婚禮、排場有多豪華沒有關係,王子和公主的身分僅有一天,接下來才是真槍實彈的現實考驗。

看看小說中對麥可和潘妮婚禮的描述,讓我想到「幸福」不是別人說出口就保證有的祝福,也不是用結婚儀式去換來的獎賞,而是在未來的日子裡,要用兩個人的「雙手」一起去實踐的過程。

他們走過教堂中間的走道,經過敞開的門口,走進眼前炙熱的陽光裡,每當我想起這場婚禮,彷彿又看見那迷人的時刻。他們捉住了那難以捕捉的幸福,以雙手將之實現。

They walked down the center of the church, where the doors were held open, to a white-hot sunlight in front of them—and when I think of it I see that lure again; they're holding that hard-to-catch happiness. They've brought it to life in their hands.


5.婚姻和育兒從來都不容易,婚前再怎麼相愛的戀人,也免不了磨擦和爭吵。既然無可避免,不如找出解決之道,像是主動認錯,提醒對方美好的回憶。

麥可曾在鋼琴琴鍵上用顏料寫字跟潘妮求婚,某一次兩人吵架過後,當潘妮彈完鋼琴,麥可對她說了這句話,讓她露出微笑:

我想寫「我很抱歉」,不過我忘記顏料都跑哪兒去了。

I'd write the words I'm sorry, but I've forgotten where all the paint is.


6.愛是給你所愛的人信心,支持他或她去完成夢想,無論自己是否在對方身邊,同時忍受著相思之苦,等待相見的時刻來臨。

當凱莉正式展開騎師學徒生涯時,克雷明白怎麼樣才能讓她更加專注:

至於克雷,他心意已決。他知道她必須離開他。他也能夠讓她離得遠遠的。

As for Clay, he was determined. He knew she had to leave him. He could make her stay away.

當克雷跟父親一起建造橋樑時,凱莉曾在給他的信寫著:

我希望你在那裡也做了些了不起的東西。我知道你會,你必須,你一定會。

I hope you get to do something great out there too. You will. You have to. You will.

凱莉也在克雷再次離開時告訴他:

克雷,等你回家的時候見,我保證我也會在。

See you when you're here, Clay. I'll be here, too, I promise.


7.愛是不躁進、不著急,耐心等愛的種子萌芽。現在手機、網路、即時通訊軟體或 app 發達,讓談戀愛的節奏迅速加快,少了等待和思念的美感,只能刻意控制並拉慢步調,讓每一個小小里程碑都更具意義。

如同克雷和凱莉之間的感情:

他們想辦法訂出了規矩,認真遵循,才不會冒險破壞現況。只要能在一起,只要兩人能在這裡獨處,那就夠了。對這一切他們都非常感激。

They'd made rules, somehow, and followed them, to not break or risk what they had. It was enough that they were here, alone, together, and there were plenty more ways to be grateful.

他怎麼能這麼深愛一個人,而且還愛得這麼謹守規矩?竟然這麼長一段時間都如此安分,什麼都沒做?

How could he love someone this hard and be so disciplined, and stay silent and still so long?


8.愛是用你獨特的方式跟對方表白,不見得要花大錢,那樣的物質禮物有錢就能買到,只要是你花心思想出來的,相信對方都能感受的到。

例如克雷是這樣做的:

有時我之所以吃吐司,只是為了用麵包屑寫下妳的名字。

I eat toast sometimes just to write your name in the crumbs.

另外,麥可則是幫艾比畫過無數幅畫:

他真正的才能只展現在一個領域,那同時也是他十分依賴的事物。他擅長畫的是艾比。

He was truly gifted in only one area, which was something he also clung to. He was good at painting Abbey.


9.愛是記得相處過的快樂時光,會過去但不要忘記,更要記得定期複習。

小說中如此形容麥可和艾比的感情:

即使在艱難的時日,也不時會有美好時光(與超美好的片刻)。

Even bad times are full of good times (and great times).


10.戀情會失去,心痛會留下,唯有時間能讓傷口結痂,甚至試著再愛一次。愛有多深,需要的走出傷痛期就有多長。

當艾比決定離開麥可時,他從此跟行屍走肉一樣地活著:

他睡在車庫裡,就這樣躺在地上,就這樣過了五年,直到這一切降臨。

Five long years he lay in that garage, on the floor, till it happened.

 

11.上一代的「缺口」,不見得就是這一代的「傷口」。有人認為父母離異或者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會容易因為心理創傷,愛情路上格外坎坷。其實上一代的恩怨已成事實,不用相信所謂的宿命,只有從自己本身做起,幸福與否要看你找到怎麼樣的對象,還有彼此對這份感情的用心。

麥可跟母親相依為命長大,潘妮的母親因為難產而死,他們終究找到了對方,擁有快樂的婚姻時光。

母親是他唯一的家長,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是單親媽媽的獨生子,她則是單親爸爸的獨生女。

Her mother was an only parent, and he was an only child...Where he was the single son of an only mother, she was the only daughter of a single man.

DYMhepgU8AEZd4H.jpeg  


【關於人生】

除了「親情」與「愛情」,《克雷的橋》還提醒我們九個人生的道理:

1.人生代表犧牲和取捨,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有時候要放棄美食、愛情或親情。

泰德為了成為專業騎師,想盡辦法維持輕盈體重:

漫長的五年間,他訓練,並且禁食…這便是賽馬要付出的代價,再加上千個遭到壓抑的美夢,吉百利巧克力棒和巧克力蛋糕,以及那些關於起司的不純思想。

For five long years, he worked and fasted...These were the spoils of the racing game, and a thousand pent-up dreams—of Crunchie bars and chocolate cake, and impure thoughts of cheese.

泰德的女兒凱莉同樣想當騎師,她把師父的話記在心裡—「妳必須除掉無用的枯枝」,每天凌晨五點半準時跑步與晨練,沒有約會的時間:

她真的是全天候工作。沒有時間分給任何事,或任何人。

She'd be essentially working round the clock now. There was no time for anything, or anyone else.

潘妮再也沒有見過父親一面,卻牢記他對自己的期望,做清掃工作存錢去買鋼琴:

她的父親希望她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那她就一定要做到。

Her father had wanted her to have a better life, and that was what she would do.


2.人生苦樂參半,甚至苦大於樂,可是培養了興趣或嗜好,便能在重複枯燥的上班生活中,找到慰藉與平靜。

馬修曾如此形容鋼琴對父母的影響:

那是我們孩提時代的悲慘象徵。卻是他們混亂之中的平靜島嶼。

Our symbol of boyhood misery. But their island of clam in the maelstrom.


3.人生的挑戰和困境一定會重複出現,不過正向心態的建立能改變一切。

馬修在學校經常被哈特涅修理,父親麥可替他做好心理建設,告訴他:

他想怎麼殺你都無所謂,但你無論如何都不會死。

He can kill you all he wants to—but you're not going to die.


4.走出傷痛的方式有很多種,絕不能是輕生,把悲傷轉化為奮戰的動力則是最積極的一種。

克雷當年面對父親離家的打擊,用跑步來減輕難過的心情,而在女友凱莉意外逝世之後,他曾跟艾比說過:

我會活下去,完成必須完成的事。我會啟程完成那座橋。

I'll live the way I have to—I'll go out and finish the bridge.


5.人生能越早立定志向,越容易達成目標,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要樂觀以對。

凱莉想繼承家族傳統成為騎師,從十一歲起每月寫信給練馬師請教準備工作,也不怕清潔馬廄,更靠毅力讓大師收自己為徒,花了三年才讓父母接受自己的志向。

她是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小孩,也一直滿懷希望。

She was a kid who knew what she wanted. She was hopeful and perennial.


6.人生代表對自己的工作有責任和使命感,有無論如何都要做好的決心。

英語並非潘妮的母語,不過她前往高中當老師,負責處理最難搞的學生,並教會他們閱讀文學作品,以堅定的意志逐漸獲得學生的認同,甚至從作對轉為支持。

我們所認識的潘妮․鄧巴或許嬌小,外表脆弱,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生存專家。她跟所有學生一起吃午飯。說到禁足和無聊,她可是女王。她以有系統的緘默攻擊反制他們。

The face of Penny Dunbar, though, as we know, is that she might have been slight, and perennially fragile, but she was an expert at somehow surviving. She spent lunchtimes with whole classes—the queen of detention and boredom. She bludgeoned them with organized silence.


7.人生要在自己低潮時,依然願意去關心同樣難過的人。

克雷在凱莉過世後,去拜訪她的師父麥安德魯先生,並鼓勵對方不要放棄自己的工作。他們一個人和凱莉是情侶,另一個人和凱莉是師徒,都是被遺留下來的傷心人,唯有彼此關懷和扶持,才能逐漸減輕傷痛。

「您能繼續當練馬師嗎?」他問,「如果不能也沒關係,這不是您的…」

"Could you carry on training?" he asked. "I wouldn't be right if you didn't. It wasn't your—"


8.人生很多事情比我們看到的複雜,不要急著做出結論。

例如鄰居可能會罵麥可拋棄兒子,不清楚他無法忘記亡妻才離開;或者大家以為其他兄弟在跑步時教訓克雷,沒想到那是一種訓練方式;還有克雷很少說話、隨身帶著曬衣夾,要了解他做過的事情、承受的傷痛,才會知道為什麼變成這樣。

克雷從來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他將遠走,不再回來。這裡實在留下他太多的回憶,有太多過往變成重擔。

He was never the boy he'd been; he would leave now and never return. There was just too much of him left here: the carry of too much memory.

 

9.欣賞卓越的創作或藝術品,無論是書本或雕塑,如果能去了解作者或雕塑家的生平,獲得的感動會更加深刻。例如怎麼從無名小卒變成知名作家或建築大師?如何面對創作的低潮?

就像克雷經歷的一切,終將成為他建造橋樑的材料,以及非完成不可的決心。

他用以創作的材料不只銅、不只大理石、不只油彩,而是他自身…以及深藏他心中的一切。

Everything he ever did was made not only of bronze or marble or paint, but of him...of everything inside him.

9781743534816.jpg  


【關於書本】

凱莉曾經請羅里轉告克雷:「書是世上最重要的三件事之一。」到底書本在《克雷的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書本可以是傳家之寶,就算不在兒女身邊或離開人世,他們也能留傳給下一代。

瓦迪克不斷重讀兩本希臘神話的書給女兒潘妮聽,在她滿十八歲遠走他鄉時,送給她這兩本有紀念意義的書:

這是另一個世界,是另一個時代的殘留。這代代相傳的書本收藏幾乎是她家族僅存的一切。

There were remnants of another world, a different time. The small book collection had been handed down as nearly the sole possession of her family.

瓦迪克也曾交代過潘妮:

要是妳永遠回不來,請妳把書念給妳的孩子聽。

If it turns out that you never come back, I ask you to read it to your own children.


2.書本也能是情人之間的禮物,尤其對方喜歡閱讀的話。

凱莉把《採石人》交給克雷,除了希望他看到書會想到自己,更期待還書和重逢之日。

如果你願意接受,我要暫時把這本書交給你,或許我只是想確定你會為了還這本書而回來,也會回到圈圈。

If it's okay with you, I'm hanging on to the book for now—maybe to make sure you come back for it, and come back as well to The Surrounds.

同樣地,艾比在《採石人》的第一頁寫上表白的話,送給麥可,那再也不是一本到處能買到的書,因為有了自己的筆跡和心意。

她竟收下了那書…或許,她這麼做只是為了多年以後讓男孩與女孩可以追尋這本作品。可以收藏、可以閱讀,並為之深深著迷。

For some strange reason she took it. Maybe it was purely so that a boy and a girl could go after it, many years later...They would keep and read and obsess over it.


3.兩個人一起讀同一本書,或者唸最愛的書給最愛的人聽,這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情!

她會要他在床上唸書給她聽…麥可開開心心念著《採石人》。他會先以手指撫過那些字句。

She'd ask him to read to her in bed...He'd gladly read The Quarryman. He'd first run a finger on the lettering.


另外,「閱讀」無疑是改變人生的關鍵之一,不讀書不會發生什麼事,讀書一定會改變什麼事。

例如潘妮讓很難對付的學生學會讀書,同時「閱讀」也是愛書人的叮嚀和期許。

克雷要去跟父親一起生活,必須離開學校時,老師克勞蒂交給他一小疊書本,並說:

你可以不上學,但得讀這些。

You can leave, but you've gotta read these.

而潘妮在病重之際,依然很掛念兒子馬修的未來,她溫柔地說:

答應我你會繼續讀書。

Promise you'll still keep reading.

還有克雷要離開兄弟之前,曾把書本託付給哥哥馬修,並說:

她給你的都要讀,但永遠不要忘記回來讀這幾本。

Read everything she gives you, but always come back to these.


【克雷的橋】

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悲傷的小說了,克雷就像一位最傷心的造橋人,他的遭遇令人無法想像和無比同情,親手幫助母親解脫、失去最愛的女友,依然沒有喪志或輕生,因為他還記得自己的責任,要團結失散的鄧巴家族;因為他將履行自己的承諾,要啟程實踐多年的夢想。所有的傷心、遺憾、後悔、孤獨和疲憊,都會在橋梁的完工之日,轉化為解脫、放下、安慰、團聚和滿足,替這趟救贖之旅畫上句點。

至於其他幾位配角,就跟克雷一樣堅強,麥可因為女友的變心一蹶不振,好不容易再談戀愛,又要面臨愛妻離世的打擊,不過兩人的生命至少交集過,並共組家庭,更有一位兒子克雷幫他建造橋樑;潘妮十八歲之後再也沒見過父親,晚年也因病所苦,可是她撐到最後一天,試著陪伴家人更久一點,同時教會兒子和學生們閱讀;凱莉雖然意外落馬而死,然而她說服父母和名師,成為自己想當的騎師,更認識了克雷。

在他們幾個人的身上,讓我體認到人生絕對會有「失去」,但也絕對有所「獲得」,換句話說,很多事情無法預料和控制,要記得千萬不能放棄,一定還有支持和關心你的人,一定有值得你去努力的事情。面對烏雲密布的未來,唯有「愛」與「勇氣」能幫自己找到曙光。

遇到挫折或處於低潮時,別忘了用書本中的話勉勵自己!

為了深愛的事物去奮戰。

Fight for what you love.

即使再微不足道,都能做出偉大的事。

Great things could come from anything.



購買書本:

《克雷的橋》中文版

《克雷的橋》限量英文版


P.S.
1.在火車上重讀小說時,下了車我仍舊把書本拿在手上,刻意不放入背包。那不只是紙本印刷物而已,還有鄧巴家族三代歷史的沉重回憶,以及克雷為了愛人與夢想的奮戰勇氣,我一邊拿書走路,一邊回想情節,希望累積更多的感受,並試著寫在文章裡。

另外,我也暫停寫到一半或還沒動工的感想,如果說建造一座橋梁是克雷的天命,那完成這篇感想就是我的使命,沒有寫出來的話,感覺對不起 Markus Zusak 的這本傑作,更無法分心去寫下一篇文章。因此與其上周末去國際書展給他簽名,不如趕快寫完文章,更能表達我的感激。

2.這本小說至少要看兩次,第二次的重點可以分析寫作手法:

1) 時間演進:假如按照時間軸去寫橫跨三代的故事,讀者不見得有耐心看完,因此大多數的章節穿插過去和現在,甚至暗示未來。

2) 疑點安排:刻意安排疑點吸引讀者一路看下去,像是父親犯了什麼罪被稱為「兇手」?其他兄弟為什麼不讓克雷跑到終點?到底曬衣夾對於克雷的意義是什麼?

3) 人物刻劃:看一本小說等於看五本小說,作者花了很長的篇幅介紹五位人物—麥可、潘妮、克雷、凱莉和馬修,除了他們的遭遇,並巧妙結合歷史、書本、藝術或賽馬,凸顯人物的真實性,讓讀者感同身受。

4) 豐富主題:你可以單純當一本小說來看,愛看書的人也能按照書本內提到的書延伸閱讀;愛看電影的人去觀賞鄧巴家男孩看過的影片;對賽馬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澳洲的名駒和賽事;有跑步習慣的人更知道紀律和勤練的重要性;喜愛建築的人會永遠記得這本跟米開朗基羅有關的小說,找機會去義大利的博物館朝聖。

5) 敘事角度:《偷書賊》是以死神的角度來說故事,《克雷的橋》則是以大哥馬修的角度來說故事。

3.謝謝木馬文化出版中文版!還貼心整理出英文版沒有的目錄。另外,本文書摘的英文翻譯全部來自中文版,譯者為馬新嵐。

IMG_7188.jpg  

4.我購買的中文精裝版封面是克雷和橋梁,英文版封面的圖案更豐富,包括書本、鏟子、馬匹、小蛇和雕像…等。

IMG_7187.jpg  

5.分享《克雷的橋》小說中提到的書本與電影,假如讀者正好讀過書或看過電影,更能融入故事情境:

書本清單:

1.《採石人/The Quarryman》

2.《伊利亞德/The Iliad》

3.《奧德賽/The Odyssey》

4.《障礙賽馬/The Steeplechaser》

5.《米開朗基羅:一代大師/Michelangelo: The Master》

6.《世界上最偉大的橋:The Greatest Bridges of Them All》

7.《東十五街的戰鬥:The Battle of East Fifteenth Street》

8.《牧草達人/The Hay-Maker》

9.《見證者/The See-Sawer》

10.《索尼博與主廚/Sonnyboy and Chief》

11.《開膛手傑克的屍體/The Corpse of Jack the Ripper》

12.《她藏在樓梯下的男人/The Man She Hid Downstairs》

13.《勾魂者/The Soul Snatcher》

14.《藍色海豚島/Island of the Blue Dolphins》

15.《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6.《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


電影清單:

1.《衝鋒飛車隊/Mad Max2》

2.《E.T.》

3.《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4.《阿瑪迪斯/Amadeus》

5.《致命的吸引人/Fatal Attraction》

6.《雨人/Rain Man》

7.《光棍俱樂部/Bachelor Party》

8.《最後的傳說拳擊手/The Last Great Famous Pugilists》

9.《再見,列寧!/Goodbye, Lenin!》

10.《狗臉的歲月/My Life as Dog》

11.《戰慄遊戲/Misery》

12.《無法無天/City of God》

13.《摩登保母/Weird Science》

14.《異形/Alien》

15.《七寶奇謀/The Goonies》

16.《鳥/The Bird》

17.《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8.《迷霧追魂手/Mad Max1》

6.不知道為什麼書本封面都強調《克雷的橋》是《偷書賊》作者的新書,沒有提到另一本《傳信人》,應該是《偷書賊》有翻拍成電影,知名度較高的關係。

 

【延伸閱讀】

Markus Zusak 應該是唯一每本書我都寫過感想的作家:

《偷書賊》讀後感想和觀後感

《傳信人》讀後感

看完 《克雷的橋》很感動,特地幫 Markus Zusak 畫了 Q 版漫畫:

給《克雷的橋》作者的禮物!— 送《Ryan讀書房》四號福袋到澳洲!

 


【延伸閱讀—其他】

給喜愛米開朗基羅的讀者,自己去義大利度蜜月時曾看過他的創作:

第十二天 (5/2):「創世紀」- 外星人來地球該看的第一幅畫

第十二天 (5/2):「聖殤」- 完美融合悲愴與平靜的雕刻作品

 

給愛看書的讀者,同步推薦這兩本小說:

讀後感想《小鎮書情》&《巴黎小書店》— 兩本帶給你感動、治療你心痛的好書

 

給愛看電影的讀者,了解配樂家這個職業,如何克服創作瓶頸:

全台獨家!《The Score/電影配樂傳奇》觀後感想和讀後心得(上)—配樂家是導演的心理醫生、觀眾的情緒操控師

 

給正在談戀愛或成為夫妻的讀者,連麥可和潘妮都會吵架了,我們也要找出維繫感情的小方法:

相戀十年紀念文—給老婆的三千八百四十七張小卡(未完待續…)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