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E.T.》電影片段、聽到主題配樂時,眼淚就不自覺地留下來,忽然之間我變成了當年六歲的小男孩,為了跟外星人分離而依依不捨…

210 元花的太值得了!離開台北國賓長春影城,搭捷運和火車回家時,用 iPod 回顧買過的電影原聲帶,當晚發現有出書,更火速跟 Amazon 訂購。

《電影配樂傳奇》的導演是 Matt Schrader,四歲時就很愛看「蝙蝠俠」影集,二十歲時聽到 Hans Zimmer 幫《The Dark Knight/黑暗騎士》做的配樂,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很好奇音樂帶來的神奇魔力。二十六歲那年他離開任職的電視公司,陸續訪問多位當代配樂家和導演,三年之後於 2017 年推出《電影配樂傳奇》紀錄片,台灣則在今年三月初上映。

h-HO00001297  

電影介紹百年以來的配樂發展史,以及人物訪問片段,優點是有畫面有音樂,能讓你重溫感動情境;同名書本則收錄其中二十三位配樂家和兩位導演的問答內容,補足電影的深度和廣度。我覺得兩者相輔相成,DVD 和書本都很值得收藏。

上篇文章節錄書本的重點觀念,下篇文章為個人感想,以及電影背後不為人知的配樂故事。


Part 1:重點觀念

分成「配樂功用」、「客戶溝通」、「靈感來源」、「譜寫過程」、「閱讀劇本」、「指揮樂隊」、「回顧過去」、「個性影響」、「延伸應用」和「新人建議」十個主題:


【配樂功用】

當「超人」的經典旋律響起,你腦海很難不出現身穿紅披風的超級英雄畫面,這就是配樂深植人心的魅力所在!

Marco Beltrami:It's sort of like their (audience) emotional partner throughout the movie; their emotional guide…but music shouldn't call any attention to itself. You shouldn't be aware of it, because if you are then it takes you out of the picture…

I think at its worst, what film music is often asked to do is to provide something that is lacking in the picture.

馬可·貝爾特拉米:配樂可以在電影欣賞過程中引導觀眾的情緒…但不能搶了它的風采。觀眾不應該感覺到配樂的存在而分心…

我想配樂最不應該的功能就是去補足畫面所缺少的東西。

幾乎每位作曲家都被 Matt Schrader問到「配樂到底能發揮什麼功用?」有人說是觀眾的情緒按摩油 (Emotional lotion),有人說是情緒操控師 (Emotional manipulation),也有人說是電影的核心與靈魂。總結來說,能達到的功能不外乎:

1. 幫電影加分,讓很好的電影變成卓越的電影 (make a good movie great),使刺激的場面更加刺激,浪漫的場面更加浪漫。

2. 傳達畫面和台詞都無法表達的故事。

3. 替特定角色配上專屬音樂,每次出場都讓觀眾重複聽到相同旋律,增強他們的印象。

4. 就像救火隊,不管是導演沒拍好,或者演員沒演好,都能起死回生。

另外,John Powell 認為配樂家能透過音樂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因此要謹慎拿捏尺度,一位好的作曲家反而要冷靜,不必去證明任何事情,或者刻意炫技。而且配樂並非自己的專屬作品,不是單純作曲,更要跟畫面完美結合,隨著畫面不同,要發揮的功用也不一樣。如果已經是很好的畫面,就不該干擾它。換句話說,配樂只是畫面和台詞的部屬 (subordinate),不該喧賓奪主。


【客戶溝通】

導演會和配樂家開「音效會議」,傳達想要的感覺。而配樂家既然受人之託譜寫音樂,當然不能閉門造車。

James Cameron: So the composer has to act almost like a therapist and go through all this mishmash of what the director's saying and get the essence of it, and then go off and try to turn that into something fresh that the world's never heard before—something new, not derivative, and yet something that's going to support and enhance the director's vision of the film.

導演詹姆斯·卡麥隆:配樂家就像心理醫生,要從導演嘮嘮叨叨的言詞之中,找到他們意念的本質,然後寫出全世界沒聽過的旋律—全新的、不是衍生的、能夠支持和強化導演對電影的期望。

S001  

配樂家 Hans Zimmer 把自己比喻為廚師,利用商店中供應的食材,作出美味的料理,一方面要記得跟導演討論,另一方面不能百分之百照單全收,必須超越他們的想像,否則導演自己作曲就好了。

Bear Mccreary 說作曲前的當務之急是盡可能跟客戶接觸,瞭解他們是哪裡人、花了多少時間在這部電影、有沒有投入熱情,了解電影帶給客戶的意義之後,才會討論專案細節。他會詢問對方很多問題,包括覺得做得很好與不好的地方,對於哪邊感到不安。對談的時間愈多,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時反覆觀看電影,最後進入閉關階段,在打擾最少的情況下,試著變成最有創造力的自己。

S002  


【靈感來源】

配樂家也是凡人,靈感不會忽然從天而降…

David Arnold 認為大多數的作曲家轉變為工作模式時,會處於能夠感受最多事物的狀態,進入潛意識而跟現實生活脫節,不知不覺中把衣服放到冰箱裡,可是能夠從很多地方發現靈感,例如正好在散步、開車或洗澡,或者在鋼琴前面苦戰了一個禮拜。

Rachel Portman 會先花大約十天到三周,重複觀看電影,尤其是特定片段,完全瞭解電影內容和音樂流動之後,才投入譜曲,就像反覆敲門直到電影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S003  


【譜寫過程】

配樂跟任何藝術作品一樣,創作階段是最關鍵,也是我最想研究的主題。

Hans Zimmer:The blank page is always the blank page, and just because you learned how to fill it the last time doesn't mean you know how to fill it now…I just have to go through the torture, and there's no shortcut. It just is. You're struggling and you have self doubts, and it's quite a lot of weight to carry on your shoulder as well, the more expensive the movies get.

漢斯·季默:空白頁仍然是空白頁,上一部電影你能寫出配樂,並不代表下一次就知道該怎麼做…對我而言每次都要堅苦奮戰,也沒有任何捷徑,還要經歷自我掙扎與面對自我懷疑。尤其預算愈高的電影,扛在肩膀上的壓力愈大。

S004  

Hans Zimmer 說他永遠學不會拒絕有興趣的配樂邀約,一開頭就跟導演說沒問題,隨即想到毫無想法,過了幾周甚至想請導演不妨去找配樂大師 John Williams。不過這麼多年來他體認到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就算自己作曲經驗豐富,每次仍然如臨大敵。

Howard Shore 談到幫《魔戒三部曲》配樂需要好幾年,所以每天訂出工作進度很重要,才能循序漸進完成系列電影的配樂。他會先閱讀小說和研究作者,了解帶給後世的影響,然後把所有資料放在一旁,散個步,打個盹,思考帶給自己的意義,再針對最有印象的畫面作曲。

Rachel Portman 很留意作曲時不聽任何的音樂,她怕自己跟海綿一樣照單全收,受到不好的影響。

此外,「隔日測試」是很常採用的手法,Steve Jablonsky 每天都作曲到晚上十一到十二點,投入那麼多時間之後,難免失去客觀的創造力,在主觀的情感上自我感覺良好。他會刻意等到隔天或幾天之後,假如對旋律的感覺沒變,才拿去給導演試聽,不然就繼續修改、直接放棄或暫時保留,也許能用在其他地方。

Rachel Portman 同樣會把作好的曲子放在一旁,隔天起床看是不是還覺得不錯,如果不行就從頭再來。


【閱讀劇本】

電影是照劇本拍攝,配樂是幫電影作曲,那應不應該先讀劇本呢?

Steve Jablonsky 認為劇本跟影片百分之百符合的機率幾乎是零,《The Island/絕地再生》是他最後一次看劇本,只知道屬於英雄故事,需要動作和愛情樂章,卻對音調和速度沒有太大幫助,尤其影片開拍之後通常跟劇本相差很大。有一次導演曾開門見山地說:「你不如直接看影片就好,反正拍片、後製和剪輯都有很大幅度的變動,看劇本沒有用的!」

Marco Beltrami 同樣選擇不讀劇本,他的經驗是依照劇本作曲之後,看到影片反而很難從頭改掉原本的作品,而且他屬於影像導向的作曲家,與其根據文字用自己的想像先作曲,寧願等到有實際畫面再說。

Tom Holkenborg 則習慣先讀劇本,他覺得這樣寫出來的配樂想像空間較大,雖然看到影片會發現某些曲子不管用,至少有些旋律已經完成,通常會帶給自己驚喜。


【指揮樂隊】

譜寫樂曲是孤獨的一人創作過程,那指揮樂團又帶給配樂家什麼感覺呢?

S005  

Bear Mccreary 提到指揮是整個作曲過程中最享受的部分,不只很高興看到樂團演奏自己創作的樂曲,也經常在首次聽到時,又有了新的點子。另外,他在過去十年和同一批音樂家合作數百次,多年累積的默契能夠縮短溝通時間。加上音樂家們很有才華,第一次看到樂譜,就能在製片和導演面前無懈可擊地演出。

Harry Gregson-Williams 同樣喜歡親自指揮,他認為自己的角色是用身體語言、表情變化和視線接觸,去激發樂團繳出最佳表現。

John Debney 覺得指揮是他脫離苦悶作曲過程的調劑之一,尤其在鍵盤前面坐了十二到十八小時。其次,音符直到被活生生的樂隊演奏,才成為真實的配樂作品,如同看到自己等待已久的孩子出生一樣,不然只是鍵盤上的一些符號。

相對來說,有些配樂家會找別人代為指揮,自己在聲控室和導演討論哪邊需要修改。


【回顧過去】

約翰·威廉斯的職業生涯橫跨六十年之久,其他配樂家也在職場待了十幾或二十幾年,他們怎麼看待過去相對不成熟的作品呢?

Brian Tyler: I wouldn't change a thing, looking through my history. Because all of those weird processes and strange ways of doing things have made me what I am today, and so they all kind of make sense in a bizarre way.

布萊恩·泰勒:回顧過去完成的創作,我完全不會想要修改任何作品。因為所有的嘗試和過程都塑造了現在的我,全部都是必經的過程。

Hans Zimmer 被問到五或十年後重聽自己的音樂,會不會覺得還能做得更好?他說那些配樂就像自己的小孩,你不能真的對他們發脾氣。即使現在聽起來很難為情,可是那屬於成長的一部分,你的日子還是要過,並且不斷勉勵自己更上一層樓。

Howard Shore 認為身為藝術家或配樂家,努力一段時間之後,無論是整天或整夜,你必須接受那就是所能達到的最好產出,繼續寫下一段。

Trevor Rabin 覺得自己一旦完成某部電影的配樂,日後再聽也不會想修改。畢竟那些都是在截止期限之前,盡力寫出來的配樂。換句話說,如果他有用之不盡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任何作品。

Quincy Jones 被問到希望當年第一次幫電影配樂的自己學到什麼?他的回答是犯錯,唯有犯下錯誤才能成長,假使沒有犯過的許多錯誤,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個性影響】

觀眾的心情隨著欣賞電影和聆聽配樂而起伏,配樂家同樣在無形之中受到類似的影響。

Hans Zimmer 幫《Interstellar/星際效應》配樂時,把自己關在倫敦的公寓中,足不出戶,也不讓其他人來找他,就像在宇宙中迷失的太空船,只有自己在裡面而已。

替《Black Hawk Down/黑鷹計畫》配樂時,由於片商把上映日期提前,他將所有工作人員關在同一間房間,跟影片中到索馬利亞駐紮的遊騎兵一樣,每次感覺到有人不專心,他就把真的遊騎兵找來,對那個音樂家描述當年與武裝民兵對抗的慘烈情況,Hans Zimmer 形容自己就跟性格暴躁的將軍沒有兩樣。

在《Crimson Tide/赤色風暴》配樂期間,他跟導演 Tony Scott 的對話跟劇情很像,如同潛艇艦長和副艦長互相爭奪指揮權。

另外,Hans Zimmer 曾經跟老婆一起觀賞自己配樂的《Gladiator/神鬼戰士》,當他正在為音樂和畫面十分契合而得意時,老婆突然搥他一下,並且說:「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過去半年來你都像個王八蛋!」因為他被劇情影響,表現地十分自負和趾高氣昂。所以老婆比較喜歡他幫愛情片或喜劇片配樂,會變成一位比較好相處的人。


【延伸應用】

配樂是幫特定電影譜寫的,有沒有可能應用在更多地方呢?

Brian Tyler 說他有時候去電影院,發現預告片的音樂很耳熟,原來是自己幫其他電影製作的配樂。

Trevor Rabin 替電影《Remember the Titans/衝鋒陷陣》作的配樂,曾經被美國職籃 NBA 拿去使用十五年,還有被七次或八次奧運賽事採用,甚至在歐巴馬當選總統慶典上播放。雖然他沒被事先告知不太開心,但很慶幸是歐巴馬而非其他的候選人使用。


【新人建議】

配樂家們會想給有志投入這個行業的新人什麼建議呢?

在譜寫配樂方面:

Mychael Danna 認為配樂家是說故事團隊的一份子,因此要收集所有跟劇情本身有關的知識,了解愈多,對於譜寫配樂幫助愈大。她幫《Ararat/A 級控訴》配樂時,親自到亞美尼亞去跟當地音樂家見面,並且在四世紀建造完成的教堂錄音。當時是冬天,裡面沒有電源和暖氣,不過 Mychael Danna 認為這是最真實的情境,能在音樂起源之地錄製配樂。

在社交技巧方面:

Garry Marshall 說他的導演妹妹 Penny 會聘請跟自己食物喜好相同的作曲家,從這個角度來看,作曲家最好清楚老闆愛吃什麼,雙方會有很長的時間一起工作,能讓相處容易一點。

Bear Mccreary 則認為社交技巧很重要,配樂仰賴團隊合作,你要讓一起共事的人覺得他們的工作很有價值,也讓導演或製片感到雇用你是正確無誤的決定。

Score-A-Film-Music-Documentary-Still-2017-billboard-1548  


繼續閱讀下篇:

全台獨家!《The Score/電影配樂傳奇》觀後感想和讀後心得(下)—讓夢想成為起床鬧鐘、做出感動自己的配樂

81wYc0uJsYL

 

【延伸影音】

《電影配樂傳奇》(Score) 正式預告

《電影配樂傳奇》官方網站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句和好書!

《Ryan 讀書房 / RBR:Ryan's Book Review》粉絲專頁

擷取12  



arrow
arrow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