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实村上春树的书我看得不多,最有印象的是学生时代读过的《遇见100% 的女孩》,首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京都的惠文社一乘寺店,被放在入口处的展示桌上,可惜不懂日文,还好时报文化出版中文版,让我有机会拜读精彩内容。

DSC09747    

《身为职业小说家》不只村上的书迷会感兴趣,喜欢写作的人也不可错过,这篇感想分成几个部份:

1. 为什么要当小说家:小说的用途。

2. 如何成为小说家:需要的资格、条件和能力。

3. 写作的技巧:按照准备、过程和完成等阶段,整理书中提到的方法。

4. 个人心得:看完书的三点想法。


Part 1: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是日本知名小说家, 1979 年以《听风的歌》荣获「群像新人奖」,正式出道后写作至今超过三十五年,作品中译本累计五十余本。此书类似迷你自传,着重于成为小说家的经过、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写作,还有提供写小说的建议。


Part 2:为什么要当小说家?

所谓小说家是把不必要的事情刻意变成必要的人种…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是由效率好而机敏的东西和效率差而迂回的东西,互为表里,多层存在所成立的。缺少了任何一方 (或一方成为绝对的劣势),世界可能就会变得歪斜扭曲了。 ~《第一回: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

之前和别人讨论过看小说的好处,对方认为与其要看完几百页的故事,不如直接把道理用几句话说完。其实好的小说会让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还没翻到最后一页就为了即将结束而惋惜。另外,几年之后,你不见得会记得一个道理,却会对一篇故事印象深刻,还能变成和人聊天的话题,或许和朋友或陌生人都读过同一本小说。

我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别人的孩子们如果能开心地读我写的书,而且从中产生类似共鸣的话,即使作用微小,但我总算为下一个世代留下一点什么了…小说这种东西,故事这种东西,是拥有能劝解男女之间、世代之间的对立,和其他种种固有陈规的对立,具有缓和冲突机能的东西。 ~《第十回:为谁而写?》

小说除了对个人的影响,还有共读的好处。无论师生或亲子之间的沟通,经典小说都能派上用场。另外,我和老婆分别读过《冷静与热情之间》,后来仿效小说的男女主角,一阶一阶爬上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百花大教堂屋顶,成为难忘的回忆。


Part 3:如何成为小说家?

【大量阅读 & 用心观察】

对于想当小说家的人来说,首要条件就是要读很多书…其次…应该是养成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仔细观察的习惯…结论之类的东西尽可能先保留,甚至刻意延后。重要的不是整理出明了的结论,而是把那些事事物物的模样,当成素材=原料,尽量以接近现状的形式鲜活地留在脑子里。 ~《第五回:那么,写什么好呢?》

世界看起来好像很无聊,其实却充满了许多有魅力的、谜样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拥有能看出原石的眼睛的一些人。还有一件很棒的事,那些都是免费的。你如果拥有一对准确的眼睛的话,就可以尽情的选择、尽情地捡拾那些贵重的原石。 ~《第五回:那么,写什么好呢?》

村上在学生时期读了各类别的书籍,培养出复合性的视野。相对来说,看的书不够多,或者没有花时间去消化,除了观点狭隘,使用的单字和词语也会受限,因此大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harukimurakami    

此外,村上在生活中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会挑选出有趣的几个细节,想办法记在脑子里,变成写作的素材文件柜。之前在年度好书推荐文介绍过Allain de Botton 所写的《机场里的小旅行 / A Week at the Airport – A Heathrow Diary》,一个旅客频繁进出、再平凡不过的地方,光靠作者描绘现况,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就能写成一本书,可见观察力的重要性。


【增加生活体验】

夏目漱石小说中出现的人物,真是色彩丰富又有魅力…文章一句句都是自掏腰包亲身体验过的。这种小说,读着就让人非常信服。可以安心地读。 ~ 《第九回:要让什么样的人物出场?》

随着年龄增长,村上累积更多的人生阅历,无论是好的或不好的,但他会思考自己能得到什么,例如被朋友背叛,虽然当时很受伤,至少能利用负面经验,塑造小说中登场的坏人,让人物更为多样化。


【不做不行的事】

我认为能经历二十年、三十年身为职业小说家的继续活跃,或者生存下去,并获得一定数量读者的人们,应该都具备某种优越的、像强大的核般的东西。不写小说不行的内在的动能。能够支撑长久孤独作业的强韧耐力。或许可以说是身为小说家这种职业人必要的资质和资格吧。 ~ 《第一回: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

村上认为写小说必须具备相当强的心,不是跟别人比较或竞争,而是为了保持自己现在状态最佳形式的强,像每天最少五个小时,坐在书桌前写作的意志力。超过三十年的时间,村上几乎天天跑步和写作,因为两者都是对他的人生来说,无论如何不做不行的事。另外,想当作家还要耐得住寂寞,他感觉像一个人坐在深井底下,就算某一行文字的精准度稍微提高了,只有自己会发现,不会有人给予鼓励。

f_2415397_1  



Part 4:写作的技巧

以下按照写作的准备、过程和完成阶段,整理书里面提到的观念:

【写作的时机】

不想说小说的时候,或提不起想写的心情时,我就完全不写,只有想写的时候,才决定「好吧,来写」而开始写…不过有一段时间不写小说之后,心情又会变成「差不多该来写小说了吧」。就像融化的雪水积蓄在水库那样,体内会自然累积可以创作的材料。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的时候 (这可能是最佳状态),就在书桌前坐下来,开始写小说。 ~《第四回:关于原创性》

职业小说家能够决定每天的工作内容,不想写小说就翻译,想写的时候才写,对于上班族来说,就没那么容易。我除了早起到办公室写作之外,黄金时段就是偶而没跟老婆碰面的周末,两个整天可以关在房间赶进度。有时候,某一段不知道怎么写,干脆去练习投篮,回来就有了想法。或者就让那个段落放在脑海里,在起床的半梦半醒之间,就找到灵感。


【培养写作习惯】

写长篇小说时,自己规定一天四百字稿纸估计要写十页左右…想写更多时也在十页左右就停下,觉得今天好像不太顺时,也想办法努力写到十页。因为做长期工作时,规律性会具有重要意义。能写的时候顺着气势写很多,写不出来时就休息的话,就无法产生规律性。因此就像打卡般,一天都几乎正好写十页。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作家的生活看似自由,其实不然,跟工厂的员工很像,必须有定时定量的产出。村上引用丹麦女作家 Isak Dinesen 说过的话:「我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各写一点 / Write a little every day, without hope, without despair.」以及美国戒酒团体的标语:「一天一天踏实地过 / One day at a time」他认为默默地每天继续写下去,就跟重复盖章一样,某一天自己心中就会发生什么。

以我来说,天气冷又下大雨的早上,很难准时爬起来,不过人到了公司,专心写作一小时之后,就很庆幸还好有出门,不然几乎都有预期之外的事情发生,下班时间难以控制。自己能做的,唯有把握早晨时光,每天写个一到两段,积少成多写完一篇文章。


【文章的修改】

第一次初稿完成后,稍微放一段时间,喘一口气 (依每次情况而定,大约休息一星期左右),开始进入第一次改写…大概要花一个月到两个月时间。结束后,再搁置一星期左右,进入第二次改写。这也是从头开始大量的重写。只是这次会着眼在更细的地方…结束之后,再稍微休息,又开始下一次的改写。这次与其说是手术,不如说更接近修正作业。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看清楚小说的展开中,哪个部份螺丝该锁紧,哪个部份螺丝该稍微转松…大致在这前后,我会做一次较长的休息。可能的话把作品收进抽屉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如此让作品好好熟睡过之后,再度进入细部的彻底修改。充分熟睡之后的作品,会带给我和以前相当不同的印象。以前看不见的缺点也能清楚看见了。可以分得出有没有深度。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a2fc762eec5a5ecc9e20145d06735c63  

即使我的文章校稿约十次才放上部落格,仍然会被读者发现错别字,所以我认同让作品「熟睡」的必要性。一个晚上重读三到四次,和隔两天再读一次,后的效果较好。短时间内重复阅读容易陷入盲点,有问题的地方反而没看出来。此外,我固定在周五发表新文章,没赶上这个礼拜,正好有多一点时间去修改,不会为了赶进度草草交差。


【使尽全力去写】

对每部作品来说都没有「如果还有一点时间的话可以写得更好」的情况。如果写得不好,是因为在写作品的时间点我以一个作家来说的力量还不够—只有这点而已。虽然遗憾,但不必感到羞耻。力量不足可以靠后天努力来弥补。但失去的机会却再也无法找回。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村上在写每篇长篇小说时,已经尽了全力,有无法写得更好的自我要求。原因是他不为邀稿而写,没有截稿时间,并完成了仔细观察、培养心情、专心写作、搁置文章和多次修改等步骤,确保每一阶段都有充分的时间。比起出版之后收到的评价,他更在乎是否用想写的方式去写,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标准,真实地感受到问心无愧。

我写作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太多想写的文章,时常为了把一篇文章写好,干脆不写其他篇。虽然内容一改再改,并替换频繁出现的同义复词,读的人不会察觉,但自己就是想改到满意为止。不见得放在部落格的文章都能视为代表作,可是每一篇一定是用心写出来的作品。


【接纳旁人意见】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一定都还有改良的余地。无论本人如何认为「写得好」「真完美」,都还有更进步的可能性。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无论什么样的意见,只要是清醒的,其中应该就含有某种意义。这些意见,可能会引导你的头脑稍微冷却下来,恢复适当的温度。他们的意见也就代表世间,因为读你的书的终究是世间的人。如果你忽略世间的话,恐怕世间也会同样忽视你。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村上认为刚写完作品总是一头热,不够客观,因此作家要有雅量接受旁人的批评,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位长期阅读自己作品,并能坦白和直率表达感想的人,像是他的老婆。好处在于对方如同「观测定点」,透过长年相处而有深入了解,相较之下,各家出版社的编辑不同,每次都要经历磨合期。

在写作的路上,我想要感谢几个人—姑姑说加上分段的子标题,让人更容易阅读;好友 Sun 建议文章的标题如何修改较好,并找出英文错别字;网友 Ducky 提醒我标点符号的格式,还有分享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的网站,方便查询成语的正确用法。


【持续挑战自我】

经常可以继续怀着向新境界挑战的斗志—毕竟对于从事创作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只安静定在一个位置,一个场所 (比喻意义上的场所) 的话,创作欲望的鲜度会降低、衰退,最终消失。 ~《第十一回:到海外去。寻找新边境》

村上面临四十岁的关卡时,放弃日本温饱的生活,直接搬到海外去,打算将自己的作品推广到其他国家。虽然他的小说现在已经被翻译成超过五十种语言,丝毫没有怠惰或偷懒,今后还会探索本身未知的潜力。


【短篇 vs 长篇小说】

短篇和中篇小说…是为了写长篇小说的重要练习场,也可以说是有效的踏脚石。我想可能像在一万公尺和五千公尺的场地赛时,虽然会分别留下纪录,但重心还是放在全程马拉松上的长距离跑者那样…我还是认为长篇小说才是自己的主战场…我本来就属于长距离跑者的体质,因此要好好把各种事物综合地、立体地建构起来,某种程度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距离。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就像飞机般,需要够长的跑道。 ~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每逢周三和周五,我的 FB 粉丝专页会分享看完的书和简短评语,不过这种短文难免占用写长篇感想的时间,后来发现能在长篇感想引用短文中的某些话,所以不算白费功夫。另外,村上的生命线是长篇小说,对我而言是长篇感想。不少人反映我的文章太长,可是自己仍坚持要包括佳句节录和个人心得,前者的对象是没看过或不想看书的人,能很快吸收重点观念,或者判断对此书是否有兴趣;后者的对象是看过书的人,愿意的话可以交流意见。还有,自己看完书通常有很多想法,每次都贪心地想要多写几点,类似日后回顾的笔记,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Part 5:个人心得

简短谈一下自己的三点心得:

【找到此生最爱】

二十几岁时代的我,从早到晚都在从事体力劳动,为还贷款而忙碌…不管多忙,生活多困苦,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不变的巨大喜悦。唯有那喜悦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 ~《第二回:刚成为小说家的时候》

为什么要写小说呢?毕竟我们能带进坟墓里的,也就只有竭尽所能达到的满足感,费尽心力工作的证据而已。 ~《第六回:和时间为友—写长篇小说》

村上大学还没念完就结婚,和太太两人一连三年打好几份工,贷款开了一家唱片行,虽然比同学还辛苦,但生活中的调剂就是看书,热爱阅读的种子在三十岁那年开花结果,以新人之姿出道变成作家。

在年轻的时候,假如我们能够培养一种嗜好,即使没有成为「XX 家」,至少这一生不会怕寂寞。我最早是在专科时写日记,三十岁起开始在部落格发表读后感和电影心得,算是出生以来最持之以恒的一件事情。别人觉得早起写作、反复修改很自虐,我却乐在其中,因为写作之前要重读书本好几次,每次都比上次多懂一点,而且回顾多年来的文章,也算纪念青春岁月的一种方式。

0c705ec9223d2246939c94e83ae3d7a7  


【比得奖更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是拥有好的读者。任何文学奖、勋章、善意的书评,都比不上亲自花钱去买我的书的读者,拥有更实质的意义。 ~《第三回:文学奖》

对作家来说,比什么都重要的最大职责,是继续书写更高质量的作品,提供给读者。 ~《第三回:文学奖》

村上数次入围芥川奖但从未得奖,无论是否获奖,他自认生活不会有太大改变,三十几年来,还是以相同步调执笔到现在。另外,村上形容小说家的领域就像任何人突然想参加就能加入的职业摔角擂台,要上到擂台很简单,要长久继续留在上面却不简单。与其过份在意是否得奖,不如专心把作品写好,能够感动读者才是最真实的回馈。

有时候看到别人的粉丝团,两三句话加一张图,就有上千个赞和几百个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想动辄几千字,要写一到两周,累计浏览次数还不到五十人,形成强烈对比。然而我相信言之有物的文章,放在网络仍会被有心人看见。最高兴的莫过于知道某位朋友转寄我的文章给其他人,或是买了同样的书来看。能够让更多人知道一本好书,就觉得所花的时间很有意义。


【毅力胜过才能】

小说家的赏味期限…顶多十年左右吧…过了某个时间点后「剃刀的锋利」就必须转换成「柴刀的锋利」。 而且接下来「柴刀的锋利」又必须转换成「斧头的锋利」。能够顺利超越这几种转换点的人,身为作家才能长大一个阶段,才能超越时代存活下来。 ~《第一回: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

就算在我身上本来就多少有一点写小说的才能,但就像油田和金矿一样,如果不被挖掘的话,应该永远都深埋在地下继续沉睡…我碰巧抓住了好机会。现在回头看看,真的觉得,除了幸运之外什么都不是。不过所谓幸运,说起来只是像入场劵一般的东西…有了那入场劵,你可以拿着进入拍卖会场—只有这样而已…然后你要采取什么行动,在那里你能找到什么,拿起什么,舍弃什么,在那里可能会遇到几次障碍,该如何超越,这终究是个人的才能和资质和技能的问题,人的器量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有时候非常简单只是体力问题。无论如何,都不是只有幸运就能完全应付的事情。 ~《第七回:从头到尾是个人的体力问题》

就像有人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村上认为才能假如埋在较浅的地方,或许置之不理某一天也会喷发出来。万一在较深的地方,要有人想到去挖挖看,并持续挖掘才能找到。前者就像可遇而不可求的「机运」,后者就是自己能掌握的「努力」。

我没什么优点,但对于喜欢做的事情,总是会坚持到底。部落格开站至今超过十年了,从初期一年十二篇文章,到去年完成六十篇文章,以及周一到五更新 Facebook 粉丝团的贴文,虽然哪一天成为父亲势必压缩写作时间,在那之前,会尽我所能地多写,并继续写作一辈子。


【身为职业小说家】

总之一次就好,想试着写小说,让自己把所有的力气完全挤出来。如果不行就不行也没办法。可以再从头来过啊。我当时这么想。我把店卖掉,为了专心写长篇小说也搬离东京。想离开都会,过早睡早起的生活,为了维持体力每天开始跑步。痛下决心,彻底改变生活。 ~《第十回:为谁而写?

这本书和村上的另一本《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其实都在讲同一个观念,就是对自己热爱的事情,要有不做会死、坚持到底的觉悟。所谓伟大的作家,就跟你我一样,每天要强迫自己离开被窝,迎向每天的战斗。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战场,努力做到最好,不求成名,但求无憾!

26451815__UY608_SS608_  


【延伸阅读】

写作和阅读息息相关,一起来学习别人的读书方法:

蔡颖卿之《50 岁的书桌》读后感想和乔大读书会心得 — 阅读使你靠近更好的自己


谈谈「阅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