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虽然已经拥有《故事的开始》这本书,但新版内文有部份修改,加上可爱的封面,当然要和《故事团团转》一起打包回家啰!《故事的开始》有几米的生平简介、创作前十年 (1998 到 2008 年) 的故事,以及各界人士对他作品的看法,《故事团团转》的时间轴则推进到 2008 至 2013 年。两本书都有每部几米作品的详细介绍,包括作画的动机、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读者没留意到的小细节,让我不仅重翻买过的绘本,还订购《月亮忘记了》和《星空》来看。

DSC08844

DSC08868  

【关于几米】

几米出生于宜兰罗东,从小就是一位爱画图的孩子,到高三下学期才知道原来有美术系的存在,恶补了三个多月的术科,幸运地考上文化美术系。毕业之后进入广告公司,待了长达十二年的时间,更由于同事的推荐,开启和出版社或报章杂志合作插画的因缘,渐渐地,白天的广告职务愈来愈提不起劲来,晚上的画画愈来愈有热情,于是在三十六岁那一年辞职,变成全职插画工作者。

就在几米兴致勃勃朝自己的梦想前进时,三十七岁的他被诊断出罹患血癌,一住进医院就是半年,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化疗,之后出院休养,在病情好转后重拾画笔,直到四十岁才出版第一本书,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感激上天赐予的第二生命,他更积极地创作,十年内出了三十本书,不光营销到日本或欧洲国家,有些作品还被改编成舞台剧或电影。

以下是自己看完书的感想:

Part 1:关于无常和告别

【生命的无常】

我感念那一段饱受折磨的伤痛时光,让我变得感性而敏锐,许多平凡的小事变得重要,而许多非凡的大事又变得无足轻重。 ─几米

罹患血癌的几米曾经历过万念俱灰的时候,每天躺在病床,不想接见任何访客,但绘画让他重见光明,专心地作画得以纾解身体的疼痛,而且对于人生的顿悟,都成了作品的素材。生病前的几米机械化地画出一位位的小人,不带任何情绪,纯粹当成生财工具。养病期间,什么事也不能做,他疯狂想念那些被创作出来的人物,替它们编写出快乐或忧伤的故事,于是小人们获得了灵魂,几米找到了慰藉,一场被宣判人生即将终止的绝症,引导他的生命走向更丰富和宽广的方向。

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病痛和意外何时会来敲门,可是日子总得继续过,并从中找出正面的收获。因为打球受伤和车祸,我曾经撑过五次拐杖,在两年内连动两次手术,加起来行动不便的时间接近一年。那段忧郁的日子我从书本和音乐里寻求内心的平静,更能体会肢体障碍者的辛苦。前阵子不巧有同事打球受伤,我除了是咨询者和照顾者,还能拿自己当例子,如果动过四次刀的左脚仍旧可以跑跑跳跳,那他同样要有信心,打完石膏后脚伤能够恢复。

【大声说再见】

生命中的一切,终将离我们而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大声地说,再见,再见。 ─几米

几米的作品中不时可见细腻又唯美的画面,伴随着孤单和告别的意味。《月亮忘记了》里面,长大的月亮终究要离开小男孩的身边;《谢谢你毛毛兔,这个下午真好玩》的老婆婆跟毛毛兔正式告别。

DSC08866 

出国念书时同班的国际同学们,说了再见但下次相聚不知是何年何月,而赶不上见最后一面的亲人,连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了。唯有珍惜和把握还能在一起的时光,遗憾才会少一点吧!现在 Line 和 Facebook 都很发达,不然也有手机简讯,没办法对家人当面说出口的话,许多工具都能代劳。另外,每次和恋人分开的夜晚,别忘记拥抱和吻别。

Part 2:关于创作

【画图最重要的是心是脑,不是手】

创作不单是线条和色彩的组合,更为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思想」-创作者的人格特质才是创作中优于一切的元素。 ─几米

出书,只要能画很多图,写很多字,人人皆可出书。但是,创作,必须「有话要说」,真的有很想表达的东西。 ─几米

以电影为例,再红的演员,再多的特效,假使没有好剧本,让观众看完之后没有在心中留下些什么,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艺术创作也一样,画图技巧更胜于你的画家必定存在,可是你的创作初衷和原创故事是独一无二的,那是根据本身的人生体验,废寝忘食想出来的。

从写文章的角度来看,部落格刚开张的前几年,我时常去拜读其他部落客的书评或影评,觉得别人的优美词藻和流畅文笔难以忘其项背,这一辈子自己都没办法写出类似的东西吧!不过网友的留言鼓励让我有了持续写下去的动力,或许只能用很简单的词句,但如果有用心思考想表达的东西,相信依然有机会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

【灵感的来源】

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灵感呢?我认为,我们还必须考虑,自己有没有先进入创作的运行轨道。如果进入了一种饱满的创作状态,生活里的细节才可能触动灵感的到来,才可能进入创作的世界里。 ─几米

人人都需要被鼓励赞美,但激励真的有利于创作吗?我相信只有对体内自燃创作欲望熊熊热烈燃烧的创作人,适时鼓励才有正面的价值。面对被动的创作者,纵使有极高的才华,其志不在此再多的鼓励也是枉然。 ─几米

即使想出书的人不少,绝不是靠朋友的几句话:「你一定可以的!」或「要加油喔!」就能真的变成作家。天赋和才华虽然是基本条件,决心和毅力更为重要。给你一整天的时间写作,却忍不住上网东看西看,写到一半没灵感就跑出去玩,是很难完成一篇文章的。创作,永远是孤军奋战的一场战役,只有孤独常相左右。

【创作的瓶颈】

时间,一直是我解决困境的良药。答案线索,往往都藏在生活的细节中。我只好等待、沉淀,让自己慢慢来。 ─几米

创作就是这么奇妙,当你和作品「纠缠」很久,即使不再去想它,它却已经埋进了你的潜意识里,偶然间,看到一个画面,听到一句话,或读到一组文字,就像是有人按了某个神秘的开关,突然之间,原本难解的问题都豁然开朗了。 ─几米

几米有时候画完很多草稿,可惜没有一个好的故事能串联起来每幅画,最长等待超过十年才集结出书。干脆去做其他本书,累积新的经验,再回过头来解决难题。

有想创作的欲望,就必然会遇到难关,先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再拉长时间打持久战。有时候绞尽脑汁仍想不出好句子,忽然在走路的时候,或者搭火车时看着窗外的风景,一些想法就浮现脑海,所以没有什么文思泉涌的神奇时刻,端看你愿意给未完成的作品多少等待的时间。

【创作的挑战】

有诗人说过:「带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也许我就是这种充满「自虐」人格的创作者。在每一次发想新的创作主题时,我会自我设计很多限制条件,有这样的框架之后,才能激发我更多想象。 ─几米

有人认为几米是多产画家,应该没办法质量并重。其实他画每本书都持续挑战自我,像《走向春天的下午》整本书以背影为视角;《地下铁》每一个车站都画了不同色调和排列的磁砖拼贴。此外,有些画法驾轻就熟之后,他反而觉得用同样的技法没有乐趣,想要尝试新的可能。

换做歌手来看也相同,好比下一张专辑以差异性极大的造型现身;擅长抒情歌曲的人挑战动感舞曲。而套用在篮球员身上,像是习惯外线投射的前锋去学习禁区单打技巧;常在篮下搅和的球员改练三分冷箭,这些都是突破自我设限,精益求精的例子。

【短篇 vs 长篇作品】

短篇作品像室内装潢,细腻琐碎要花很多心力,但很多人看不到;长篇作品像盖大楼,纵然困难漫长工程浩大,可一旦大楼盖起矗立街头,所有人都看见了。 ─出版社郝先生

几米曾全年无休每天画《苹果日报》的专栏、每周画《壹周刊》的专栏,另外不定期接《联合报》、《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的邀稿,导致六年之内没有心力从事长篇绘本的创作。

在台北的篮球艺术展我有跟某位创作者聊到这个话题,插画作品能定期引人注意,但主题漫画才能长久在读者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自己写文章有类似的体会,长篇感想才是在网络上会被人用关键词找到的文章,不过字数过多,大约一个月我才有办法写一篇。成立 Facebook 粉丝专页之后,改成周一到五天天更新,例如节录名言佳句或撰写简短评论,不然好像一座废弃的游乐园,久久才推出新的设施。然而这些势必会占去写长篇文章的时间,所以是一种 trade-off,很难两全其美。

【创作的坚持】

当我创意满满时,觉得好像头上开满了花。画画这件事就像园丁照顾花园,必须每天辛勤地工作,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才会突然繁花盛开。 ─几米

创作不需要那么多废话道理,只要日日低头实作,自然就会找到最动人的答案,眼前就会浮现一条幽静绝美的小路,沿途开满了香气四溢的花朵,远方会有温暖的光…… ─几米

几米认为想画一本书的发想时期最为愉快,自由自在地幻想,到了实作的完稿阶段就很痛苦,就像工人做工,唯有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工作才有办法完成作品。他认为纪律对自己的创作帮助最大,如同工匠般日复一日关在固定空间里,默默雕琢一件器皿,完成之后又继续下一件。

印象中自己是二十多年前开始记录心情,每一次从电影院走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赶快骑车回家,把感想匆忙写在日记本内。八年前陆续发表在部落格上,而几句简短的感想,最终要变成几千字的一篇文章,都要历经反复琢磨、再三修改的过程,不管是文章架构思考、同义字替换或错别字校正。另外,经常会遇上想不出句子,很难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即使没有截稿压力,依然凭着不想半途而废的念头,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完成超过两百篇文章。

【故事的开始 & 故事团团转】

大人看几米的作品,就像穿越时光隧道,找回自己欢乐的童年时光,同时感受到一抹忧愁或哀伤。《星空》的书封写着:「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没有滴滴答答的雨天,就看不到雨过天晴的彩虹,几米的人生从四十岁才从谷底辛苦地往上爬,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内心中的光亮,乐观面对明天和未来的到来!

DSC08867  

【延伸阅读】

画家奈良美智的故事:
『小星星通信』读后感 / 「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观后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