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璐曾担任「新新闻」周刋创刋总经理、自立晚报副总编辑、中华电视台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亮丽外表、显赫职称、广阔交游,这些外人看似人生胜利组的生活,内心却始终有一个悄悄等待她追寻的梦想。

到四十七岁时,先后陪伴过三位好友走完人生最后一哩路,每个人在人世间的唯一挂念就是家人、爱人,以及自己是否为了梦想而活,使她决心抛开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接着转换跑道到非营利组织领域,变成中华电信基金会执行长及台湾好基金会执行长,除了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更致力于维护各乡镇的美好文化、生态和产业的发展。 

擷取    

以下是看完书的四点感想:

【大城市之外的生活】

台东特别适合在台北、都会,或职场上有过历练的人。在繁华落尽,或看淡繁华后,人世的新生之路。在繁华中不快乐的人,想让人生重新追寻简单的、幸福的人,在台东可以得到。─念阳

城市热闹的生活方式,阻挠了我们专注在更应该专注的事,像是陪家人。我愈来愈需要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和自己相处,乡村的生活比较有可能。─蔡康永

可惜我没有在台东住过几天或一阵子,不然对于书里面的描述更有体会,感觉跟金城武近期拍的广告主题「世界愈快,心则慢」有点像。在台东娱乐消遣、逛街瞎拼的地方不比台北,可是正向心理学企业教练的 Ming 觉得能得到内在的安静,过着心灵、创意和生活上的「加法」生活。另外,曾有女总裁在三天两夜的民宿度假后,坦承活了六十多岁没有一天快乐过,原来找到幸福的方法如此简单。

635429107506483750  

回想起我念专科学校的日子,外面租的房子离海边很近,没有冷气,但有凉快的夏夜晚风,以及青蛙的规律叫声陪伴着入睡。房间里面看不到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网络、B.B.Call 或手机,仅有的娱乐设施是一台卡带播放器,感觉自己的时间好多,过得十分悠闲自在,不像现在几乎手机离不开身边,周遭一堆 3C 产品,每晚在跟时间赛跑。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简单生活年代,人们反而较容易感到知足和快乐。

【内心转变需要时间】

改变,是外在的;转变,是内在的…服装、物质,毕竟仍是外在的表象。心灵的自在与归属,需要一段更深的探索。─徐璐

不是有个原住民的姓,你就是原住民。更重要的在于你的心,在于你对大自然的态度。─撒可努

刚开始搬到台东的徐璐,依然穿着有跟的鞋子和怕脏的衣服,久而久之,她发现布鞋和牛仔裤才是最适合和实用的打扮。另外,七坪的小套房对她来说就已足够,比起摆放风景照片的台北豪宅,不如亲眼去看壮阔的太平洋和美丽的池上平原。

改变生活方式的第一步由身外之物开始,塞满的衣柜、搭配服装的包包或鞋子、游览每个国家买的小东西,假如没有定期整理或丢弃,就像绑在身上的无形枷锁,变得愈来愈重,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且你花在这些东西上的时间愈多,给自己的时间就愈少,当外在的负担或束缚减轻之后,才更有机会探索内心。就像松浦弥太郎在《放下包袱的轻生活练习》这本书写的:「把物品藏在心里的记忆不占空间,携带也很方便。只要拥有少许真正重要的物品,随时整理心灵的抽屉,把那些真正需要的东西放进心灵抽屉,你也可以轻松生活。」

此外,不是住个新地方或换个新名字,就能即刻开启「慢活 Style」模式,内在不比外在,或许一套新衣就让你外表更斯文些,但谈吐和气质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心灵的转变要靠你真心融入当地生活,去认识和学习不一样的文化。

【活成自己想要看到的样子】

人生很奇妙,像一个必须回到原点的圆。不论离开多远、爬到多高,习于追寻自我的人,有一天终究会选择回到那个原点。

所谓的原点,除了正是「活成自己想要看到的样子」;也是从「原来的自己」出发,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回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状态。─徐璐

在创立台湾好基金会的二十七年前,徐璐就说过希望未来不需要名片和头衔,做自己就好,如果把这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比喻成探索外在世界的旅行,那内心所在之处就是旅程的终点,到头来,人终究只要忠于自我,为自己而活。

未来房子要买在哪里?下一份工作要选哪一家公司?问这些问题之前都有一个更重要的命题: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到底想过怎么样的生活?有些人藉由忙碌的工作、塞满的行程逃避这个疑惑,却总有彷徨无惧的时刻,感觉活着没那么踏实。你坦然面对内心思考出来的答案,将成为迷雾丛林中的指南针、惊滔骇浪中的灯塔,指引一条回家的路,提醒你上下班及睡觉时,明白自己今天为何而战,是否正在过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算术,正常人一天工作八小时,就已经占据「三分之一」的人生,台湾电子业假设每天上班平均十三小时,扣掉睡眠七小时,加上通勤来回两小时,剩下寥寥可数的两小时,洗完澡稍作休息,接着就寝,一张开眼又忙碌地往公司出发。这二十四小时就是一整个人生的缩影,结果能掌握的两小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这种生活究竟要持续多久?退休的时候,身体只怕被操坏了,连出国游玩的体力或健康都没有。

可能你因为经济或家庭因素,非得选择超长工时、报酬不错的职业,然而闲暇时间还是能静下心来思考下一步,或者从事跟自己兴趣有关的事情。前阵子曾去台北参观篮球艺术展,每位画家白天都有正职维持生计,但下班或假日就投入最爱的创作,即使日复一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拔河,至少有留一点时间给梦想。

你的梦想是否仍深埋在内心的土壤里,要是愿意让幼苗破土而出,每天持续浇水和呵护,假以时日,或许就能看到开花结果的一天,就算无法如愿,最起码不会徒留遗憾。

【慷慨付出的人生更有意义】

当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找到自己的价值后,你的下件事就应该去思考能否让别人的生活也过得更好。 ─张培仁

因为「付出」,而使人生「无憾」,对许多想享受,或已享受「乡居生活」的人,都是另一种启发。「付出」,不是手掌向下的姿态,不是自以为的给予。它是陪伴、分享、耕耘。最后真正收获最多的是我们自己。─徐璐

书中提到朱平认为人生的年轻时代是「学」,完全学习和提升自我能力;中壮年是「拿」,透过努力取得金钱或人脉等资源;状老年则是「给」,开始回馈社会,参与小区和公众事务。有好几位原住民,在社会闯荡多年后不约而同选择返回台东,从事音乐或艺术创作,或者教导年轻族人阅读、传承传统猎人技艺。另外,徐璐带领团队在台东兴建的铁花村,成为艺术和音乐表演的专业舞台;推动的「长城计划」让各类专家或老师,免费分享才华和经验,以上种种活动,一方面让当地居民受惠,另一方面让参予者本身觉得自己更有价值。

有些人直接以公益事业为工作,有些人则在年轻时打下经济基础,中老年时从「事业」改做「志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无非是稳定的收入来源。其实「付出」有分为各种形式,不一定要等到财力不虞匮乏或一定年纪才开始。对我而言,把学到的新东西分享给同事、在捷运上让位、分享一本让自己感动的书给朋友,都算为善最乐的表现,也带给自己好心情。

【我的台东梦】

一本读了会让你想多认识台东,多思考未来人生的书。最真实的你是什么模样?内心最向往怎样的生活?没有人可以替你回答,但上天给每个人的作答时间是一样的,愿我们都能活出一个更少遗憾、更有收获的人生。

擷取  

【延伸阅读】

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单纯生活的美好:

「ALWAYS 幸福的三丁目 / 再续幸福的三丁目」观后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an / 小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